李美锋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在临近营业线动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规定严格进行安全培训以及安全教育,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路局以及铁路总公司关于临近营业线施工的所有禁止内容以及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向在岗员工灌输安全责任意识,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1)加强对民工团队的安全教育,在对民工进行安全培训的时候主要突出安全技能培训,让民工详细掌握施工操作技能以及标准的作业流程,让他们掌握必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岗位所要求的必备技能,加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有效预防安全质量相关的作业事故。
(2)结合全体员工的作业特点,以工作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进行全员安全质量培训,积极展开专业技能的演练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劳务派遣人员的技能和理论培训,把安全质量始终放在岗位培训的重要地位,树立安全第一以及质量第一的作业思想,集中讲解安全事故案例警醒员工。
(3)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这种特种、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层层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取得国家特种从业资格证,才能够到岗作业。
严格落实审批施工手续,对现场作业加强控制,清楚掌握施工建设的关键卡点以及施工重点,落实监理人责任制,施工总监应亲自去现场严格把关盯控重点问题、巡视以及监察作业,保证营运线的施工作业得以安全进行。只有当手续齐全、防护到位、施工行为规范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开始施工,三个重要施工条件缺一不可,保证安全监理的责任落实制度。此外监理人员还应该严格对现场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管理,从源头开始谨慎控制,卡控施工关键环节,定期考核现场,狠抓工程质量。监理单位一定坚决落实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每一项内容,按照监理的重要原则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是否按照有关规定以及规范、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及时防范安全问题,对质量不合格的施工重新处理,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继续强化对现场施工重点环节的卡控工作,对施工质量保障做到终身责任制;隐蔽工程的纸质、影像等资料要妥善保存,强化对隐蔽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考查工作人员的作业能力,在现场动工之前要按照预先设计方案卡控每一项作业程序、机器设备数量、作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明确盯控以及卡控点负责人所要担负的责任,不成功提报,不可以施工,提报不明确、内容不实同样不准许施工,倘若没有严格按照提报施工,将立即停止施工建设。监理单位应该提前指派专业人员对临近营业线进行监督和管理,按照职责内容监控施工现场的每一项环节,切记不可擅自更改施工方案或者不安操作规范施工。
坚持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析,尤其是施工中所涉及的安全质量措施以及施工关键点,实现动态管理,抓关键,及时清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监理按照施工要求下发停工令或者通知书,监督施工单位对不合格的地方整改,书面上交问题分析以及整改措施;强化日常考核,责任追究到个人,明确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加强对现场施工以及管理的考核力度,防患质量风险,积极贯彻逐级负责制。
(1)及时解决并追究在施工安全控制过程中所有检测不到位等问题,追查现场记录资料不同步、不全甚至空白等严重问题;
(2)重点解决“五不一没有”这种严重问题,即作业技术交底不准确、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没交底;
(3)认真对待工程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切记不可出现保管不规范、资料缺失等问题;
(4)对进入现场的资料要严格验收,检测到位之后才能进场,此外还应该做好登记以及存放记录;
(5)严格检查现场的施工方案是否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特别是在营业线施工方面的方案计划,如果两个方案有出入,停工整改;
(6)对于比较短暂的临时性工程,也必须按规范程序开工、过程盯控、验收等,避免出现资料不完整或者缺失等问题;
(7)避免出现机具、人力缺失导致的施工质量不可控问题;
(8)严禁如下施工,即超范围施工、超量或者超前的准备工作、应急预案不完善的施工、没有规划的黑施工;
(9)认真对待相对比较零散的施工点,不可放松监控,避免出现质量或者管控问题;
(10)及时解决方案不细致、预想不到位、施工工序链接有问题等盲目施工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或者返工问题;
(11)监理等负责人要及时解决施工单位安排的各层级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比较差的问题,不能详细掌握施工工艺技术,对“验标”不熟悉,特别是对某些施工单位的关键岗位基本概念不清晰的问题;
(12)彻底解决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等负责人对日常管控不严格,管理水平以及方法低下,对施工质量安全认识不到位,工作状态不佳等问题;
(13)严厉处理施工单位的管理层管理力度不到位,对上级规定的硬性工作指标执行不到位,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操作,对现场问题长时间不解决、拖延处理等严重问题;
(14)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与标准化管理存在很大差距,导致施工现场杂乱无章,防护措施落实等不到位,例如高空作业以及基坑防护等;
(15)慎重处理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特别是试验操作不合规、资料丢失或者资料信息内容错误、实验室标准引用不当或者不清晰、检查不严格以及频率低、工艺流程控制问题、原材料质量等问题;
(16)严肃处理第三方检测单位没有起到真正的把关作用,掩盖事实或者问题,对检测做出虚假报告。
(1)技术交底要一清二楚,设计单位主管负责人保证详细交底,施工单位要对所有参数了如指掌,清晰地向作业人员交底;
(2)及时检测机械设备,动工前保证设备全部到位,状态良好;
(3)认真做好现场的核实复查工作,及时核对设计图;
(4)编制内容详细、清晰的作业指导任务书和要点提示卡片,让各个工作层面都可以详细掌握工序内容,做好质量卡控;
(5)禁止组建以包代管等架子团队,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岗位之内确立负责人;
(6)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台账登记,保证有源可查,保证质量合格;
(7)优化技术团队建设:根据实际工程实施情况展开定期技术培训;动态分析抓工程短板,重点检查关键施工内容,督促不合格工程质量整改;及时上报业务素质以及能力不足的工作人员,合理调配技术管理团队;
(8)强化责任追究制,积极落实签认管理责任制;
(9)保证现场管控效果,严格根据设计图纸检测每一项工作内容,杜绝检查人员走马观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建立监察团队,不定期、高频次检查工程进展,严惩质量问题,消除一切绕行心理,将高质量常态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