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之光照亮高中语文课堂

2023-01-11 03:24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236500王宝林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9期
关键词:屈原习俗中华

安徽省界首第一中学(236500) 王宝林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财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门的打开,异域文化汹涌而至,这给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任重而道远。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挖掘文化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诗词歌赋、戏曲、书画、雕刻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教授的文化内容。课标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课标的这一要求,在语文教材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根本,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素材,并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使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与价值,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时,鉴于古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田园诗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重点讲解了这首诗朴素的语言、所使用的白描手法及所描绘的田园风光,致力于让学生领悟这首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如下拓展:田园诗描写的多是恬淡静谧、清新质朴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他诗歌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他的主观情感。陶渊明通过描写悠闲自在、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来展现自己的高远志趣和高尚情操。拓展结束后,教师结合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达则兼济天下”与“穷则独善其身”都是值得尊敬的,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二、创设文化情境,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部分高中生由于缺少社会阅历和思考能力,固执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抽象的、遥远的,从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根本不感兴趣。其实不然,中华传统文化是具体的、鲜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身影。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挂年画等,这就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效延续的表现;庙会上,经常会有手工艺人捏泥人、吹糖人,这些手工技术都是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借助多种方法创设文化情境,以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

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公元353 年,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作诗。王羲之将大家所作诗赋辑成一集,并挥写序文一篇,即《兰亭集序》。语文教材中展现的是《兰亭集序》的文字内容。但教师应明确,其实际上属于书法作品。虽然王羲之的真迹已经无处可寻,下落成谜,但是许多书法大家临摹的《兰亭集序》同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师可以借助它们展现书法艺术的风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先展示一条有趣的资讯《书法拍卖史上最昂贵的十大书法作品》,以展现传统书法艺术的风采和魅力;然后展示《兰亭集序》的摹本,以有效启发学生,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展示的虽是摹本,但学生也可从中窥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气盛神凝,颇具中和之美,其中每个字都逸笔天成,且变化结构、笔法转换匠心独具,没有造作的痕迹。王羲之的个人情趣和书法功底可见一斑。中国有句俗话,字如其人。将这句话用在王羲之身上非常贴切。在东晋风云诡谲的政治环境中,王羲之之所以能独善其身,不仅是因为他的君子品格,还因为业道酬精——人们都佩服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我们要向贤者能人学习,做有工匠精神和专业艺术造诣的人,致力于用专业去征服他人。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文化情境,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和震撼,促使学生将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内化于心。

三、开展文化活动,滋养学生精神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文化的过程。语文教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外延宽广。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想要仅仅通过讲解讲授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不科学、不现实的。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解和辨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讲解课文的创作历史背景等的基础上开展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从思想情感与传统文化层面深入探讨价值观念、文化观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质和美,促使学生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比如在教学《苏武传》时,教师可以在讲述苏武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及人生经历后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文化活动:总结相关的人物塑造方法(详略得当的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对比和衬托);概括苏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探讨“苏武的忠诚是否是愚忠?”,以及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的时代意义;书写关于气节的名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出自《赐萧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过零丁洋》);就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各抒己见、交流意见。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中所宣扬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又比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之后,以“中国的建筑派系”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活动开展前,先向学生展示我国多个派系建筑的图片,再提出问题:我国有哪些建筑派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我国出现这么多建筑派系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建筑派系的由来是什么?这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在课外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你探究了哪个建筑派系?这一派系的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总结活动成果,并巩固已掌握的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化内涵

生活是滋生、孕育文化的土壤。原生态的习俗文化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各民族及各地方的文化传统,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学会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文化心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展示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习俗,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课文《边城》中有关于湘西端午节文化习俗的大篇幅描写,还提及了湘西中秋节和春节的文化习俗以及婚嫁习俗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出其中描写文化习俗的内容,并分析文化习俗的特点与内涵。如端午节时,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等;中秋节时,赏月、年轻男女对歌等;春节时,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等;婚嫁时,要有小轿子、羊、糍粑等。通过分析,学生能够知晓地方文化习俗具有古老淳朴的特点。再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文化习俗包含着美好的愿望,表达着欢快的情感,蕴藏着吉祥如意的心愿,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切。其实,不止湘西,我国许多地方都过端午节,而且都会开展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湘西不止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还过许多其他的节日,如调年会、赶鸟节、土地会等。我国许多地区也如湘西一样,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习俗。教师可以结合地方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讲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对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解读文化习俗背后所寄托的人们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五、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并呈现丰富资料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就应丰富教学资料。语文教师应当利用网络平台,寻找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资料,并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所寻资料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所寻资料进行筛选整合,以充分发挥资料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中,教师引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到的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借助视频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闻一多的诗歌《七子之歌·香港》,让学生深刻体会香港人民对香港回归的渴望;选出课文中所描绘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并播放相应的视频,如4时30 分,末任港督降旗;晚6 时15 分,告别仪式开始;晚7 时45 分,第二次降旗仪式开始;0 时,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在此基础上,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关香港回归的片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如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样的意义?第一次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标志着香港不再由港督管理;第二次则是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降下了英国国旗,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0 多年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第三次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彻底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教师这样做能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进而实现预设的课堂教学整体目标。

六、借助有效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当前,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屈原列传》时,教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再思考以下问题: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屈原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的原因是什么?之后,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文,在总结归纳屈原一生遭遇的基础上思考:在国家危难之际,屈原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精神?屈原是个怎样的人物?司马迁创作《屈原列传》的目的是什么?通过问题探究,学生能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感悟屈原的爱国精神以及正直品质。教师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章中着重描述的屈原与渔夫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这能让学生明白,司马迁通过设置人物对话,揭示出屈原被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自主分析屈原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使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理解所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猜你喜欢
屈原习俗中华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