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文言文命题路径探究
——以一次命题实践为例

2023-01-11 02:35
中学语文 2022年7期
关键词:袁绍语料曹操

■ 纪 涛

在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命题实践中,文言文命题的创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从语料选择和题目设计的角度来看,题型的经典性使得文言文命题具有一定稳定性;其次从命题质量来看,部分文言文命题更多关注“事实性知识”,停留在“识记”等低阶能力考查层面,体现不出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本文试图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一次命题实践为例,从语料选择和题目设计两方面,探讨创新文言文命题的路径。

一、语料选择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高考的核心功能概括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在语料设计层面要落实这一考查要求,需要在“教化”功能上积极发挥语料背后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完成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

1.人文性

文言语料不仅是测试材料,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张华老师指出“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在语篇选择、语料裁剪等不同维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1]本次命题语料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经过对原材料的裁剪,荀彧成了节选文字的主要人物,是传统道德文化中“仁”与“忠”的化身:在军阀混战中他向曹操建言“奉天子以令诸侯”,帮助曹操能够在与袁绍的对抗中占得先机一统北方,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局面,是为“仁”;在曹操试图篡汉之时,他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劝阻,导致最终蹊跷死亡,是为“忠”。选文核心内容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借助材料的人文性来潜移默化地引导考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整体性

在命题中语料应当利于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整体考查。在命题实践中,文言语料往往节选自古代文献典籍,经过不断删减,文本内容可能会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而课程标准指出命题的原则应当是“以综合考查为命题导向”“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或任务”,因此在文言文命题中不管是单篇语料,还是组合语料,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基点,在这个基点上给学生提供比较、对照和鉴别的思维空间。本次命题语料的内容基点就是“奉天子以令诸侯”,选文内容涉及其提出的背景、原因、结果以及各方因此产生的利益纠葛,相关内容理解类的题目都围绕此来命题,达到利于考查学生是否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的目标。

3.思辨性

语料设计应当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催生思维的火花。课程标准中的“学业水平质量”描述中的水平4和水平5对应着高考命题的要求,其中要求“能比较、概括多个文本的信息,发现其内容、观点、情感、材料组织与使用等方面的异同”“有效地筛选信息,比较和分析其异同”,因此语料设计围绕内容基点,通过删减文字,突显出文本内在的相反、类似的逻辑关系,使之能够在比较、对照中彼此相互印证、触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本次命题的文言语料内部存在着多组对立关系:曹操与关东诸将对皇帝的态度,曹操与袁绍对“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度,“奉天子以令诸侯”实施后对曹操与袁绍的影响,谋士们对曹操与袁绍的态度,荀彧与董昭对曹操篡汉的态度,司马光与杜牧对荀彧的评价。把语料的核心内容放在矛盾对立中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辨的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题目设计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四翼”的考查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因此在命题中需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科学融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内容,回应高考评价体系“怎么考”的要求。

1.基础性

学生对“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的掌握必须扎实,这样才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养成相关的学科素养。在知识层面上,文言文命题的基础性主要是指与古代汉语字词句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常识;在能力层面上,主要是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基本能力。但是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基础性内容的考查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以往静态的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考查已经淡出了全国卷的舞台,动态的综合性的以情境为载体的考查成为当下的‘显学’”。

本次命题试图以“情境为载体”的方式考查“基础性”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勾连课本,将书本中的知识放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考查,帮助唤醒学生对课本重要知识点的记忆。比如,文学常识题中的“五伯”,同《报任安书》中的“权倾五伯”进行勾连;句子翻译题“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勾连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一句,考察学生对相应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强调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文言字词的基本能力。如翻译句子第二题“孔子之言仁也重矣”的“重”字需要根据语境确定翻译成“慎重”,还是“重要”,因为句中的“之”是用于取独的结构助词,所以“孔子言仁”与“重”之间构成主谓关系,“重”字如果翻译为“重要”是不通顺的,只能翻译成“慎重”。

2.综合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命题中要“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认为命题的综合性具体体现为“对同一层面的知识、能力、素养”和“对不同层面的知识、能力、素养”能够融会贯通。本次命题在这两方面都做了积极尝试。

文言测评中“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这一客观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对原文词句的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以往对这一题型的理解常常停留在简单的信息比对层面,比如在选项的时间、人物关系等方面设置错误点,学生只需要聚焦与选项对应的相关文字进行比对,就能选出正确答案,但这种碎片化的考查方式反映出的是筛选、理解等方面的低阶能力,而推理、判断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则是缺失的,因此命题时需要考查学生整合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综合考查在概述原文内容时的各项能力。本次命题中此题设置了以下4个选项:

A.各地义军在讨伐董卓过程中,天下响应,曹操由此意识到道义的力量,这是他后来接受荀彧等人提出的“奉迎天子”主张的重要原因。

B.朝廷下诏责备袁绍,认为他未尽到臣子责任,为此袁绍深感压力,于是上书朝廷进行辩解,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但被曹操拒绝了。

C.曹操主张在击败袁绍之后进攻刘表,但荀彧却认为远征刘表会给袁绍残部喘息之机,因而主张在袁绍尚未摆脱困境时将其一扫而平。

D.董昭建议曹操自立为帝,荀彧却坚持认为曹操应当恪守臣道,这与他“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是一致的,因而引起曹操忌恨而被毒死。

题目的每个选择项都设置了多个事件:A选项——义军起事,天下响应;曹操意识到道义的力量;曹操接受 “奉迎天子”主张。B选项:朝廷下诏责备袁绍;袁绍上书朝廷提出迁都主张以表达忏悔之情;曹操拒绝袁绍建议。C选项——曹操主张进攻刘表;荀彧意识到远征刘表会给袁绍部喘息之机;荀彧主张将袁绍一扫而平。D选——董昭建议曹操自立;荀彧秉持 “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坚持认为曹操应当恪守臣道;荀彧因曹操忌恨而被毒死。

通过梳理每个选项,我们发现首先每个选项中的事件都分散在文中各处,需要学生整合相关文本信息进行概括;其次,选项设置的考察点并非简单的事件比对,需要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去推断这些事件是否符合选项中表述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读题,可以发现在B选项中袁绍提出迁都主张的原因并非是“表达忏悔之情”,而是为了和曹操争夺利益。

如果说上述选择题是聚焦理解层面,对文言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思维素养进行综合考查,而本次命题中的主观题则是围绕对“荀彧之死”的不同评价,连发三问,从不同层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首先在阅读层面上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回想到课文《管仲列传》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明确司马光是以管仲类比荀彧的功绩,然后才能准确提炼出司马光与杜牧的分歧点,进而概括出杜牧和司马光对荀彧之死的不同观点;其次在表达层面上围绕自己赞成的一方观点,阐述自己的理由,这考查的是学生在表达中分析推理及语言组织的能力。

3.应用性

学习致用,是体现一门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结合,设计出能够检测学生迁移应用能力的试题,正是高考评价体系的一项要求。

以断句题为例,本次命题的断句题在具体语境中考查陈述性知识兼词“盍”的用法,检测学生是否在应用中掌握兼词用法的能力。同时“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一句如何断句,也要根据语境去判断是“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还是“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

再以文学常识题为例,文学常识是文言测试中的必考题型,但如果只是在识记层面进行考查,参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就显得定位偏低,因此考查文学常识,需要将其置于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考查文学常识的选择题中设置了这样的选项:

A.北面,旧时君见臣,尊长见卑幼,南面而坐,故文中以北面指向人称臣。

“北面”在学生识记的文学常识里就是“俯首称臣”的意思,但在文本语境之中,“北面”与“西向”相对,并且从人物关系看幽州牧刘虞作为宗室成员与关东诸将已有臣属关系,因此“向人称臣”的说法是错误的,应该理解为“向北方”。此处考查的导向就是破除机械性的识记,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学科认知情境中,完成理解运用的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从单纯的记忆性考查到更高级别的理解运用层面的考查。

4.创新性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要求“学习者在新颖或陌生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因此文言命题尽管限于题型性质等因素而导致创新难度较大,但如何创新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本次命题的主观题为例,题干原稿为:对于荀彧的评价,杜牧持何观点?司马光对此不赞同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在修改以后的定稿中,题干表述改为:关于荀彧之死,司马光与杜牧评价的不同点在哪里?你赞成谁的评价,理由是什么?显然,由于命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后者更有创新性:题干借助司马光与杜牧截然相反的观点设置了一个探究的情境,要求学生据此作答;题干并不对两人不同的评价做出判断,为学生的独立判断与自由表达提供了思维空间,更具开放性。因而此题不仅可以如上文所说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还可以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之间考查学生的思辨思维。

总而言之,文言文命题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稳定的传统题型,如何在新高考推进的过程中,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理念,体现新课标对测评的要求更好地承担传承文化与选拔人才的双重责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附:本次命题的语料

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荀淑有孙曰彧,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今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操乃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操引董昭并坐,问曰:“今当施何计?”昭曰:“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操曰:“善!”遂迁都许。诏书下袁绍,责以“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患其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自近,使说曹操宜徙都鄄城。操拒之。郭嘉往见袁绍,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而求主子盍去乎” 操召见,喜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十月,董昭言于曹操曰:“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彧以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守退让之实,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彧为佐命元功,彧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猜你喜欢
袁绍语料曹操
心动杀人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山鸡舞镜
濒危语言与汉语平行语料库动态构建技术研究
袁绍其实不无能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