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径选择
——以研究生党员为探索主体

2023-01-11 00:14杜俊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主体

梁 菲,杜俊华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44)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种感性的和对象性的物质活动,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还具有社会历史性,对当代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主要矛盾进行了科学论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一论断不仅肯定了我国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而且还提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研究生党员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探究美好生活的内涵,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进行行动路径的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对美好生活的理解

1.从实践的内涵理解美好生活

马克思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2]首先,从实践的主体出发,我们讨论的美好生活是基于人的价值性的美好生活。研究生党员不仅承担着研究学术的义务,还肩负着弘扬政治的使命,体现着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个性追求。其次,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和社会性的活动,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而人的需要的社会性、丰富性、多层次性和无限发展性却决定着人用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基本上是外部世界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的东西。这就迫使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为了获得自身需要而外部世界又不现成存在的东西而去创造。[3]从这一角度出发,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的能动性和社会性的整体发挥,美好生活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而是反映出每个人不一样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生活。最后,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它不是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被动遵从,而是人类自我追求、实现、创造理想价值的活动,是以物质形态去构建为我世界。从这一点出发,美好生活不是在主观上的天马行空,而是立足于客观实际,让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真真实实体会到的生活改观。

2.从实践的构成理解美好生活

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它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人通过中介使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在不间断的作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又不断发生转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助力美好生活的实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主体在实践中的作用看似被淡化,实则是主体在更高层次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延伸。从自然实践的角度理解美好生活,即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共处。生态环境问题的频发警醒人们对大自然要报以尊重和保护的态度,作为生态链顶端的人类与其他物种有着共生性,我们的美好生活离不开整个生态链的平衡。其次,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明,实践架起了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是打通二者的中间环节。个人是通过实践活动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社会也是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个人。最后,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表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之所以是“自由的”,表明人类能够张扬自身的个性,运用自身的意识、能力和潜能改变、创造世界;所谓“不自由的”,表明人类不能随心所欲、狂妄自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被历史和条件所制约。[4]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意味着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有不同的涵义。作为研究生党员,不仅要高瞻远瞩具备广阔的视野,把握大的方向性问题,在自然、社会和精神境界中明确自身定位,体现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

3.从实践的作用理解美好生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实践作为人们认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的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要获得新知,社会要不断前进,都离不开对实践的探索,美好生活同样离不开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社会与个人不论是发生、现存还是发展方面,都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对立统一。通过实践,人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分工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在追寻美好生活的过程中,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实践,离不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实践的目的就是使客体不断满足自身的需求,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为人民能够享有更加丰富的精神文明、社会保障以及宜居生态提供了重要前提,从而不断增强着人民的获得感。最后,我们要将其赋予动词的特性,其时态为进行时而非完成时,意味着追求美好生活是在动态中不断发展的,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研究生党员要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放在心中,将努力奋斗视为一种常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探究美好生活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阐明了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系,还指导着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中国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我国不断加强自身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提出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面对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基础,只有在实践创新的同时进行理论的创新,才能将伟大理论运用于中国实践。而研究生党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有着共生性的关系,不仅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会促进新时代新青年的成长成熟。数据显示当前研究生群体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0.19%,同比往届增加了33.2%,而其中的党员人数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7]这一特殊群体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呈现出差异化和渐变性的特点,面对知识积累丰富和高度认知的群体,引导他们求真务实,紧跟党的步伐,朝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前进,才能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能够脚踏实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研究生党员奔赴前线共克时艰。数据显示,党员在14亿人口中占比不足7%,而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牺牲的公职人员中党员高达66.7%。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更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研究生党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践行自我的初心和使命,拓宽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宽度,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越来越顺畅。

三、以研究生党员为主体,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美好生活的路径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美好生活”既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位共产党员的终身追求,而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每个人的行动落到实处。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将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主体选择”“实践指标”“实践原则”“实践系统”“实践即时性”五方面来进行科学化分解,通过进一步的细化更具体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1.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主体选择

“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身”是马克思在17岁时就确立的人生目标。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要明确自己为何而学,学去何方,这就是主体选择的问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行各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逆行者们在一线救死扶伤,科研人员一丝不苟研发新疫苗,媒体人众志成城传递正能量,他们用各自所学所能在此次疫情中贡献力量。作为研究生党员,在深受鼓舞的同时,也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站位于大局,辨析前进方向,进一步为自己的人生奠基。在选择时,不盲目跟风也不随波逐流,选择所爱、热爱所选,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将“主体选择”深化为学专业所学,钻专业所研,用专业所用。

2.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实践指标

有效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指标,即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我们所采取的行动在质量、数量、时间、绩效等方面进行量化,做到心中有数。作为研究生党员,在明确了主体选择之后,必然有一个行动的路径,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质”转化为“量”,客观准确地衡量自身的成长。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势,进行生活行为记录和线上学习,以每月、每周、每天为时间周期,合理分配睡眠、运动、学习、人际交往、家务内务、娱乐休闲等事项的时间,让居家生活变为路线图、时间表、矢量图,然后通过将行为数据化,可以保持同学校和同学的密切联系,从而强化自己研究生党员身份的认同,在相对的时间段有相应的产出。最后,在量化行动之后,为了对行动进行质量管理,可以采用PDCA的实施流程,制定行动计划(Plan)——实施行动步骤(Do)——根据结果复盘(Check)——调整行动方案(Act),经过四个阶段不断的循环,实现阶梯式上升。

3.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8]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就会感到自己是无用的人。[9]这是表现在职业选择方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中也要因人而异。具体表现在:第一,遵循客观规律。无论是与自然相处,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生存,都要遵循适度的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我们要实现的美好生活是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得以实现的。第二,在做事的时候要脚踏实地。在越来越智能化的世界,短平快的节奏让大部分的年轻人变得急躁和没有耐心,部分研究生党员也有理想主义色彩较浓、好高骛远以及个性较强的一面,所以,研究生党员在致力于科研的同时联系实际,将科研成果用于实际,服务于民。第三、坚定理想信念。与普通群众相比较,研究生党员承担着更多的义务,在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这一点上必须时刻在言语和行动上保持一致,而且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里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4.研究生党员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体系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正是有了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们的整个社会才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实践性在人的社会性的规范下,真正成为人的实践性。所以,人的社会性使人的自然性和实践性真正获得了社会中人的属性,使其不仅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存在和活动方式,而且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性和实践性,使个人的自然性和实践性获得独特的社会品质。[11]在社会有机系统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会大不相同。古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有集体荣誉感和服务精神。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人人都是战斗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的身份不允许我待在家中,在疫情防控危急时刻,我有责任、有义务冲在防疫的第一线。”这是志愿者杜佳莉的心声,也是每一位研究生党员应该有的觉悟,勇于投身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业,争取早日实现美好生活。

5.研究生党员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即时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除了有个体差异性之外,还有其社会历史性,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的准则。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容、新的活力,任世界沧桑变化而马克思主义永远如旭日当空、霞光万道。[12]新时代,新使命,在明确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同时,需要每一代人接续不断地努力。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在有限的时光里,要科学地做好时间管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点开始约束自己:一、专注做一件事。二、拒绝“拖延症”。三、避免消极怠工的态度。四、适当奖励自己。除此之外,在这个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在网络虚拟空间也要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同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些行为都体现出时效性,不仅包含不同时间不同行为要求,而且将其作为一种潜意识的习惯,以此提升自己所学所做的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吸引力、感染力。[13]

党员研究生不仅是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也是党组织中的新生力量。在新时代,将探究“美好生活”的行动路径融入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之中,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践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充分显现。新征程,新要求,集党性、学识、责任、修身、典范于一身的研究生党员,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忘前辈们的艰苦努力,不负新时代的追求卓越精神,将历史的兴衰和远大前程结合起来,选择自身的行动路径。

猜你喜欢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何谓“主体间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