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生态局官渡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李薪星
2020年,昆明市官渡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83.47亿元,居昆明市各县(区)之首,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正增长。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调查显示,官渡区常住人口有160.2万人,城镇化率达99.2%。伴随着经济增长与人口增加,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官渡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十三五”末期官渡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变化,在官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昆明官渡区整体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十四五”官渡区保护生态环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从而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市官渡区位于昆明市东南部、滇池北岸,是昆明市的核心区域之一,地处东经102。40′30″至103。02′55″、北纬24。54′22″至25。15′46″之间,东临宜良县和呈贡区,西南接滇池,西接西山区,五华区在胜利桥交界处,北接盘龙与嵩明县。官渡区地貌主要由盆地、丘陵、高原构成,实际管辖8个街道办事处,面积达128.85平方公里。官渡区管理滇池流域面积128.85平方公里,滇池湖岸线共长17.6公里,辖区内河道与沟渠共计25条,总长145.8公里。官渡区滇池流域河流属于金沙江水系,由东北方向西南方汇入滇池,盘龙江和宝象河有源头水补给,其他河流属季节性河流。官渡区土壤类型多样复杂。原生植被主要有落叶针叶林、暖温带针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官渡区使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适合对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与变化趋势的评价。按照适用性、广泛性、客观性的原则,采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环境限制指数,对辖区内的生物、植被、水资源量、土地利用、污染物控制等状况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利用得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来反映该区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的好与坏。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的计算公式: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100-土地胁迫指数)+0.1×(100-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
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数值,可以把生态环境分成5类级别,分别为优、良、一般、较差和差,具体含义见表1。
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式中:A最大值表示处理前的指数归一化最大值。
为了更准确、客观地评价官渡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本次评价采用全国归一化系数。
2020年官渡区未出现突发环境事件和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故官渡区环境限制指数为0。由表1及表2可知,从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来看,“十三五”时期官渡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良,植被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为富余,基本能满足人类的生活。
表1 生态环境状况等级
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指数值(EI)为51.7,生态质量为一般,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于稳定。依照国土面积占比统计得到,2583个县(市、区)参加评价,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的结果是:“优”“良”“一般”“较差”“差”数量分别为533个、1146个、703个、189个、12个,占比分别为16.8%、29.8%、22.2%、6.9%、4.4%。官渡区的生态状况指数值(EI)是62.12,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良,与全国所有地区进行比较,处于中上水平。
与2015年相比,2020年官渡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EI增加了14.77,从分级上来看,由一般转为良;从变化趋势来看,“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十二五”有了显著改善。
从表2列出的生态环境状况各评价指数的变化看出,2020年官渡区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均有大幅度提升,水网密度指数小幅度下降,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均有大幅度降低。“十三五”期间,官渡区以“夯实、调整、优化、提升”为主线,以“保投资、促建设、抓拆、增加土地供应”为重点,通过推行城市更新改造行动计划,“一河一策”的贯彻落实、面源污染的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治理的强化落实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与2015年比较,官渡区的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8.5%、125%、18.2%、47.8%。官渡区紧扣滇池保护生态红线方针,先后建造了10个湿地,共计448.9公顷,新增绿地3137.4公顷,投入44.5亿元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72个,开展“清四乱”河湖专项行动,完成入湖主要污染物污染4项负荷削减的任务,劣V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湖滨生物得到休养生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工程得到实现,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区得以成功创建,获得云南省生态文明区称号。通过以上措施,2020年官渡区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废水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排放量分别是312.72吨、227.987吨,与2015年相比,分别减少49.22%、68.71%。2020年 官 渡区 废 气 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及烟(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是917.63吨、223.19吨、769.24吨,与2015年相比,分别减少19.68%、92.53%、41.68%。通 过环境管理、污染控制、总量减排、土地利用空间合理规划、城市改造、植树造林等工作,2020年官渡区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明显下降;水网密度指数小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2020年降水量明显减少,与2015年水资源量相比减少了约15.5%。
表2 官渡区201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EI)一览表
《昆明市官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鲜明提出:要努力创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示范区,让生态文明现代化得到基本实现。到2025年,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生态转型效果,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显著,保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降低趋势,让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8%甚至100%,做到37.01%的森林覆盖率,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入滇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环湖湿地连片建成,形成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山水美。
按照官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要求和方案来看,可以预测“十四五”通过建设“一心、一带、三轴、三廊、六片、多园”的城市绿化景观格局,官渡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和植被质量将有大幅度提高,生物多样性会有较大程度的丰富,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数值也有有所增加。通过强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结合环境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等措施,土地胁迫指数会有所降低。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逐步实现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可以初步预测,“十四五”期间,官渡区的生态质量状况会有良好改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官渡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次不高,高科技产业的规模不大,数字经济、结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综合实力与社会治理有差距,道路、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薄弱。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资源、能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水环境综合整治压力增大,生态环境压力剧增。要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质量良性循环,结合《昆明市官渡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我认为今后可以采取以下六个方面的保护措施。
继续加强总量减排、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等手段,使全区工业、生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加大重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督促重点企业做好废水处理,激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把总量控制、减排控制作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心,引导重点工业企业使用先进治理技术,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关停落后产能,更进一步削减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加大行业特征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与削减力度,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大力完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营造垃圾分类回收氛围,以创建“绿色家庭”为契机,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奖励活动,做到垃圾分类人人有责。要实现发展建设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功能,可以根据市场性能和条件,利用己封闭垃圾场地的土地开发、垃圾收费、财政补贴、企业环保治理资金投入等手段,让垃圾管理引入市场,形成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加快垃圾处理系统的打造,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制度,最终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同时,要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不奢靡消费,努力做到绿色消费。
开展增绿、建绿工程,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城市空间来进行,对道路交通沿线景区、单位、居住小区的绿化要加强建设,定期开展义务植树,系统打造湖滨湿地带的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绿色体系,提升绿化品质。大力引进“低碳”新兴产业,打造绿色技术研发、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金融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贯彻执行“一河一策”,严格控制面源污染,贯彻执行水污染治理的方针,遵循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科学治理、系统治理的原则,加强水源控制,促进水污染防治。持续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强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同时加快市政管网建设,提高污水管网收集效率,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鼓励官渡区水质净化厂进行提标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全面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加强官渡内工地施工的扬尘控制,严格查处各类渣土运输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等污染。加强加油站、储油罐油气回收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防止或减少VOCs等污染物进入厂外大气环境。构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警诊断平台,实现区域内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做好颗粒物与臭氧加的协同管理,在努力提高大气污染防治自动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完善预报预警的联动机制,确保区域内空气优良率达到十四五规划要求。
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宣传教育,组织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并引导公众对环境保护形成科学、合理的认知,增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积极利用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协调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本文通过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体系对官渡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官渡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持续改善官渡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措施,为官渡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