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运宝 安 蔚
派河行动不仅确保“一河清水向北流”,更直接关系巢湖治理的成效。巢湖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关键节点,十年治巢在江淮“牵手”进程中具有战略性意义。
随着巢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巢湖槐林湿地大批湖鸥与鹭鸟将此地作为栖居之地。图 /IC photo
2022年岁末,备受瞩目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将实现试通水通航。“江淮大运河”贯通后,长江、淮河将实现世纪“牵手”。而在这条长700多公里的输水线路中,巢湖是重要节点,“引江济巢”成为整个工程的关键一步。
回首十年,从2011年合肥“拥湖入怀”,由此打响长达十年的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到如今,2022年11月10日,合肥成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国1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十年治巢的历程成为江淮连通线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注脚。
如今,巢湖综合治理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执“绿”为笔,向美而行,巢湖之美如何凝聚成合肥气质,山水之色又将如何涂染城市画卷?
2022年12月15日,安徽省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拼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安徽省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总投资18.6亿元,工程实施后,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巢湖堤防防洪抗灾能力,同时可以抑制巢湖湖岸的崩塌,加强环湖水土保持建设,改善巢湖水质,增加水环境容量,确保防洪保护区内生态安全、改善环湖生态环境。更让人惊叹的是,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2020年汛期百年不遇洪水考验,已完成治理的堤段未出现一处险情,在“巢湖保卫战”中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
水患得到治理,只是巢湖综合治理成效的一个小切面。十年治巢,巢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
历史性转变体现在一组数据上:巢湖水质从十年前劣V类转为全湖平均水质保持IV类,国控断面达标率由2012年的27.3%提高到目前的100%,出湖入江水质保持II类。“巢湖水质十年跨了两个台阶,现在稳定在IV类,这个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一直从事巢湖治理工作的安徽巢湖管理局局长余忠勇告诉《决策》,“现在入湖河流都达到了国家考核标准,甚至优于标准,这些主要指标都是历史性的变化。”
治事易,治水难。治水之艰辛,非亲身经历者所能共情。十年治巢的同时,城市正在经历着飞速发展。过去10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近20%,比重已经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半壁江山。2020年,合肥国内生产总值破万亿,达到10045.72亿元,合肥市常住人口更是达到946.5万。在人口、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巨大压力下,巢湖水质污染不增反减,在大湖治理治理中无疑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
转折性突破则是巢湖治理中的另一个奇迹。蓝藻治理一直是巢湖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指标,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老百姓直观感受,蓝藻都是巢湖治理的关键聚焦点,备受关注。
“从过去年年出现,到2021年整个爆发期推迟了56天,再到2022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推迟51天,实现整个夏天无蓝藻异味,蓝藻治理达到了近年最好水平”,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副局长蒋大彬进一步解释道,“还有个最主要的指标,藻密度在2015年以前,每立方米的藻密度以亿级计算,现在已经下降到百万级了,这个成绩很了不起。”巢湖蓝藻治理经验更是得到自然资源部华东督察局的充分肯定。
而在全局性改变上,如今的巢湖,以保护支撑发展和以发展促进保护的良性互动格局已经形成。一个“碧水巢湖、安澜巢湖、富民巢湖”正在展露容颜,在历史性转变和转折性突破的推动下,巢湖的发展格局发生了全局性改变。
在生态格局上,2021年6月,巢湖流域治理入选国家首批“山水工程”。作为‘山水工程’中唯一一个入选的湖泊型流域治理项目,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促进了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强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如今的巢湖,以保护支撑发展和以发展促进保护的良性互动格局已经形成。图 /IC photo
在生物格局上,如今的巢水之滨,林依水畔,水在林中,飞鸟云集,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处处可见。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环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累计修复恢复湿地6.2万亩,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562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3种,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来到巢湖栖息、繁衍。
“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如今,这张“最好名片”正在精彩呈现。
湖泊污染治理是国际公认的难题,而其中与城市生产生活联系甚密的湖泊,耐污染负荷能力较差,故而所承载的压力更大,是地球上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合肥在“拥湖入怀”的同时,也承担起了治湖的全部责任,谁来治理?拿什么来治理?怎么治理?一道又一道难题摆在了面前,重任在肩的合肥人任重而道远。
思路决定出路。巢湖综合治理,一开始就提升到打造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顶层设计的高度,作为改善合肥生态环境的主要抓手,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与“城湖共生”理念协同发展,这为合肥探索大湖治理开发新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先从体制机制上“拧成一股绳”。过去的大型湖泊治理走得是“九龙治水、八国联军”模式。所谓“九龙治水”,就是流域内地方各自为政,没有系统地统筹考虑;所谓“八国联军”,是各个部门和科研单位分别出锦囊妙计,让政府治理无所适从。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没有定力和信心,治理工作很难推动。
巢湖综合治理则打破这种架构,采取“高位推进、一市统管”的模式。在顶层设计上,成立高规格巢湖综合治理指挥部,负责统筹调度巢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市委书记任指挥长,确定一名市委常委专抓巢湖综合治理;市委每年召开巢湖综合治理大会,市委常委会每季度调度一次、市委书记每月现场督导调研一次、环湖县(市)区每月调度一次。
在职能架构上,合肥市把市环湖办等机构职能整体并入省巢湖管理局,实现湖里、岸上、资金、项目由省巢湖管理局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初步实现从“九龙治水”向“一龙管水”转变。
在人才推进上,合肥市组建巢湖研究院,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共建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肥分中心,建立巢湖治理智库,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
“大湖治理的难点还在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每一条河流都有它独特的个性和难题,巢湖综合治理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条新路”,余忠勇说道。这条“新路”是否能走下去,靠的就是一股合力,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高规格的决策机构和扁平化的指挥落实体系,为巢湖治理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定好了谁来治理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治理的钱从哪里来?巢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浩大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创新筹资模式,则从根本上解决了巢湖综合治理的后顾之忧,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
从2013年开始,合肥市政府报经市人大批准,设立环巢湖项目资金池,归集项目建设资金,通过每年计提市级和各县(市)区、开发区一定比例的预算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水利建设资金及相关部门争取的中央和省补助资金等,将相关专项资金归集到资金池,并利用资金池资金进行质押融资,累计归集422 亿元。同时,积极与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累计使用国开行贷款132.17亿元,利用资本的力量,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程的实施。
战略准备已经部署,如何规划好战术,是打赢每场战役的“阵眼”。“四源同治”是治理的破阵之法。
在“点源”治理上,巢湖流域经济处在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会带来刚性污染,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要通过控制总量,消减存量,扩大容量的策略,来消减污染带来的影响”,巢湖研究院总工万能胜说道,“这就要进行污染治理,消减污染存量还清旧账,并通过水质和水量、水流的互动关系,通过生态补水、水位调控等措施,来扩大环境容量。”
十年来,合肥市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6座,日处理能力320万吨,环湖4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全市85个乡镇、606个中心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自2017年以来,共完成5992个市政雨污混接点、5338户大排水户整治,力争不让一滴未处理的污水流入巢湖。
在“线源”治理上,坚持以河保湖,以支流保干流,重点治理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双桥河4条入湖重污染河流,持续加强清水型河流保护性治理,确保河流稳定达标,促进水质不断提升。
在“面源”治理上,采用源头消减、过程拦截、尾水回用等措施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矿山364个,修复总面积2.7万亩,实施城市雨水调蓄工程,有效解决城市面源污染问题。
在“内源”治理上,持续推进巢湖禁捕和增殖放流,试点实施巢湖生态清淤,减少巢湖本体氮磷营养源释放,强化蓝藻应急防控。
点、线、面、内“四源”同治,从就水治巢,逐步变为源头治理,治理重点扩大到排口、管网、农业面源、城市面源、矿山修复等,构建起一个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水污染防治体系。
深冬的巢湖水,随风涌动,透出一些宁静。今年底,引江济淮工程将全线试通水、试通航。届时,每秒300立方米长江水将源源不断流入巢湖。未来,这些水还可以通过巢湖流域的清水廊道流入淮河,为豫皖5000多万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从城市内湖到沟通长江、连通淮河的枢纽大湖,巢湖治理肩负着更重要的生态战略使命。巢湖综合治理理念也将从“一湖之治”走向“流域治理”,从单一水体治污向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实现治巢护江转变。
今年7月底,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完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从空中俯瞰,巢湖仿若银盘镶嵌于安徽大地,环巢湖十大湿地犹如一块块翡翠“串珠成链”,筑起环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
修复生态系统,构筑绿色屏障,恢复湖泊生态原真性,这是巢湖综合治理的又一大创新思路。十年来,巢湖综合治理已经从单纯污染治理转变为治理与生态修复并重。
从宏观来看,围绕“一湖两带八区”流域生态格局,实施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总投资151亿元,并获中央财政补助20亿元。2021年,“山水工程”绩效考核在自然资源部通报中排名第1,在部际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从微观来看,围绕湖内生态修复,今冬明春巢湖调控水位原则由过去防汛抗旱兼顾,转变为防汛为主,控制水位由往年的9.5米下降至8.5米,下泄水量同比增加53%,带走了大量藻细胞和营养盐,降低了蓝藻生长速度。
2021年6月,巢湖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按照规划,合肥市将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巢湖治理,治水是前提,管理才是根本。治湖必求利民,碧水巢湖、安澜巢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为富民巢湖,让当地人能增收,让周边人有去处,让外地人喜欢来,成为巢湖综合治理的第二层命题,这就需要解决岸上的问题。
位于安徽巢湖沿岸的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于2012年正式启动建设。彼时,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彪带着20多名年轻人开启了“荒滩创业记”,当起了“园艺师”。十年来,他将办公室搬到一线,日均两万步,走坏了十几双鞋,用脚步见证着环境的变化。“当时这地方也是一片荒滩,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三个林子到一个园子,从一个园子到一个国家公园,从一个国家公园形成了人民的后花园。”方彪回忆道。
就在森林公园的门前,一条154公里的环巢湖观光大道蜿蜒在800 里烟波浩渺的巢湖之畔,成为合肥最美湖滨路。如今的巢湖,周边环境、景观、文化、功能设施得到较大提升,市民不再“望湖兴叹”,拥湖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近湖、亲湖福祉。
如今的巢湖综合治理,巢湖之水不仅能实实在在的出现在湖泊,也能出现在屏幕上。在数字巢湖系统-流域监控水质界面中一条条蓝色河流汇聚一堂,鼠标轻轻一点,流域内河流水质状况在屏幕上弹出水质类别、各项指标等数据清楚呈现。“数字巢湖就是把现实中的巢湖数字化、可视化满足巢湖综合治理的需求”,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湖泊生态环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自2017年6月启动“数字巢湖”建设以来,该系统已完成巢湖流域地理国情数据收集、整合,实现流域地理信息数字化,打通气象、水文、环保数据共享通道,让“水质、水量、水华”一体实时监测。
目前,数字巢湖系统已接入卫星3个、视频监控73个和水质站332个、气象站222个、雨量站138个、水文站992个等,成为我国大江大河大湖中实现全要素信息集成共享的首个流域。
诚然,随着巢湖综合治理向纵深推进,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治理的命题也远没有结束。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给巢湖治理带来更大的难度,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更是给挑战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半封闭大型浅水湖泊的综合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手段单一,缺少根治措施,巢湖底泥清除成本高,难度大,都让治理和修复处于风险高位。
“大湖治理是一场比耐力、比毅力、比智慧的持久战,站在新起点,巢湖将实现从水质达标向有鱼有草转变,从注重一湖治理向保护长江的转变。巢湖,将成为合肥的名片,当好长三角的生态屏障。”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表示,合肥需要以“山水工程”为统领,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