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亚杰 邵丽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群众健康严重受损的重大群体性传染病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和居民安危带来了损害,常导致社会恐慌以及群体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医务人员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和主要应对力量,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烈性传染病及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极具破坏性的特点,因此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具有高超的医疗水平和岗位胜任能力,更是对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巨大考验。然而,在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持续超负荷、高强度医疗工作下,医务人员,尤其是青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3-4]。剖析其原因,也暴露出我国医学教育中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欠缺[5]。本文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结合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探讨我国医学生命教育。
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由于多数前线医务人员缺乏对事件发生以及本质的了解,缺乏可靠的应对措施,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若缺乏适时适当的心理干预,往往会发展为心理健康问题。一项系统回顾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心理健康报道的13 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26.5%~44.6%)、抑郁(8.1%~25.0%)和失眠(23.6%~38.0%)[6]。参与到一线诊疗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7]。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对医务人员进行量表评定并与中国成人SCL-90 常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医务人员的SCL-90 各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恐怖、强迫、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与常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8]。以上研究表明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医务人员有着较低的心理状况水平,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及恐怖情绪等[9]。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理解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削弱岗位胜任力,影响整体战斗力,也对医务人员个人和家庭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专业性心理干预的方式对参加医疗救援的医务工作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
本质上,急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务人员属严重应激事件。大部分医务人员在缺乏心理建设的情况下快速投入到一线,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冲击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极易造成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ituational disorder,ASD),进而引发主观性症状,身体免疫力下降,以及并发各系统疾病[10-11]。剖析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如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的早期,医务人员缺乏对事件的客观认识,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短期内持续的强烈心理应激往往导致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等心理健康问题;(2)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每个医务人员都面临从自己熟悉的环境转换到一个陌生环境的问题,往往带来心理冲击;(3)短期内接诊大量患者,医务人员往往持续工作,得不到有效休息;(4)一些患者及家属因得不到有效救治情绪激动,甚至对医护人员发泄情绪,医患关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显得尤为复杂;(5)新发传染病发展的早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面对大量病人死亡时感到无能为力,内心受到极大煎熬,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6)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同事和社会的支持系统的缺乏,往往引起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失眠、愤怒等情绪,进一步损害心理健康状态;(7)主观因素: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危机管理中不同的个体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焦虑型人格易产生危机感,在严重公共卫生事件中,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员也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重病或死亡患者带来的心理冲击;(8)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早期,缺乏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忽略。
经统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一线医务人员的平均年龄不足35 岁[8],超过1/3 的医务人员其工作年限不足三年。在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几乎所有的青年医务人员都是首次接触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而且短期内出现大量患者,在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大量非专科的年轻医生被调整至一线。在缺乏处理烈性传染病的知识及思想准备下进行高强度的专业性工作,对于青年医务人员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也存在更高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一项研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线的医务人员分为青年(44 岁以下)和中年(45~69 岁)两组,根据SCL-90 评分测定心理健康状态,结果显示青年医务人员在总均分、焦虑、敌对、偏执、精神化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年医务人员[12]。综上,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青年医务人员冲锋在第一线,承载着上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托,然而这一医务群体专业技术有限、缺乏社会经验、心智也不如高年资医务人员成熟,往往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脆弱群体。针对此类状况,我们不得不反思:面对一直奋力救治患者,但却充满无力、无奈甚至悲哀的医务人员,除了给予适时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外,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或者减少医务人员心理疾病的发生?
医者,上承天命,下超民生,精诚所感,性命所托。敬畏生命,是医生的第一品格。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人与人之间的生死密切关联,生命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生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群众,更关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和岗位胜任力。医务人员需要明白生命的规律,死亡并非医学的失败,而是疾病发展的可能结果之一;需要明白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很有限,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痛苦也是医疗的成功。医务人员要具备坦然正视死亡的职业素质,正确看待生命的脆弱性,克服死亡恐惧,以敬畏之心面对死亡。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正视生与死,形成生死认知;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西方国家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反观我国,生命教育体系较为薄弱,甚至教育资源丰富的全国医科院校都尚未将生命教育纳入医学教学体系[13]。生命教育,是医学职业精神培养的基本要求,不仅包括对生命敬畏意识、关爱意识的培养,也包括医疗救助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最终将落实到具体的临床实践当中[14]。医学生获取生命教育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不仅影响个体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也直接和间接影响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决策,乃至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命质量。年轻医生需要补上生命教育这堂课,医学生更是要在执业前完成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在突发传染病这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下从容面对死亡,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中流砥柱作用,实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自我价值。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在一次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们也在反思生命的本质,寻找生命的意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务人员以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点亮了希望之光。应当明确,敬畏生命,不仅仅是敬畏生死,更是敬畏生死之间的生命过程。医科院校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教导学生向善。医学生命意识的缺失势必造成职业责任感的缺失,在面临无法救治的患者、情绪激动的家属、左右为难的伦理选择时,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应当始终坚持以尊重生命、保障个体生命为前提。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5]。医学生是死亡教育的先行者,未来也是与濒死患者接触最多的照护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医生每天需要面对大量死亡病例。很多年轻医生在经历大量患者死亡后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会选择一些过激行为,如自杀、他杀或残害动物等。死亡教育的目的是使医学生能够正视死亡,树立健康、科学、合理的死亡观,摒弃中国“讳谈生死”的传统文化,理解医学不仅仅是保障生命在场的质量,也是帮助生命离场画上圆满句号。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它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医德,提高医疗质量。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于生命价值的实现,也就是生命的社会存在意义。突发公共危机中最美的“逆行者”为医学生上了一堂宝贵的生命教育课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更多的是医务人员背负生命的责任,为社会和民族鞠躬尽瘁甚至献出生命。死亡是个体自然生命的结束,但并非生命意义的终结,医务人员为人类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超越。医学教育应当教导学生用长远的目光、一生的追求去实现“救死扶伤”的自我价值,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作为一门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学科,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执业能力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我国医学生的生命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很少有院校单独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对于医科院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内容和对象等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建立健全生命教育体系尚需较长时间。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且需要渗透在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在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入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是我国目前医学生命教育中具备操作性的方法。生命教育在课程本质上和医学专业教育课程高度契合,医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中要涉及尸体解剖、器官捐献、安乐死等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也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病患死亡[16]。在医学专业教育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对医学生自我心理调适、价值观、执业责任感以及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