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范怡清
上海健康医学院:1.基础医学院;2.康复学院, 上海 2013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这一口号,并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在“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下,我国对康复行业的社会需求日升月恒,对康复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新的突破与机遇,对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是新的方向与目标。
康复专业诞生于20世纪中期,对于医学领域来说,虽是一个极为年轻的分支学科,但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专业,其本身的发展也需要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等多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共同推动,所以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康复专业人才,掌握足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是必需的[2]。
一般而言,患者的病情程度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功能障碍部位需要不同的康复治疗,容易导致现有的康复治疗器械或方案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加强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勇于投身实践,如对于康复治疗器械、方案的重新设计和改良等,以满足社会对个性化康复治疗的需求[3]。
我国的康复行业发展起点低、时间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教育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差距。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学科、跨专业的多学科知识没有交叉融合和渗透[4],知识结构体系单一,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实践课程比重较小,相应的机制体制建设尚在探索中,缺乏成熟模式。因而,培养出的康复人才缺乏高质量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满足目前人们日益多样的康复服务需求,无法保证康复治疗质量。
目前,对于大部分医学院校来说,学生的专业教育一般分为两个模块,即专业知识的学习主要由院校教师负责教授,而专业技能的掌握往往由实习医院带教教师负责传授。虽然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一般专业知识的需求;但是却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框架中,不能对该专业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选择性学习,难以接触其他相关学科,只能一味地进行被动学习[5],知识获取的方式相对单一,对于医学专业尤其是以康复专业为首的需要多学科知识辅助的专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教师是关键所在[6]。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几乎都是由学科教师,或是辅导员等兼职代替,很少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而社会所急需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更是严重不足。任课教师要么缺乏实战经验,要么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7]。
除了专业性不强这一问题,指导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理念也常常缺乏重视,甚至有些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认为只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商罢了。而对于大部分的医学生来说,从商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这也就导致了指导教师或者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医学专业和未来工作的实践意义不大。
优秀教师是一个“导体”,通过创新的方式与学生联系起来[8]。但也正是因为目前教育模式下指导教师队伍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导体”作用发挥得不稳定。可能刚刚有一批学生在某一个项目课题上取得了一点成果,马上就会换一批学生或是指导教师,从而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深入。
在大多数学生的认知中,大学是一所传承融合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是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机构,而创新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属于社会范畴而非学校内所必需的教育。特别是在医学院校,许多医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对于专业知识的渴求度远远大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并且由于临床工作实际需求,往往都会有考研目标和准备,对创新创业意识淡泊,兴致不大,认为其不必要。
同时,对于康复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对于进一步进修的需求并没有临床医学那么大,照理来说,应该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热情去创新创业;但是,学校并没有一个足够良好的氛围去鼓励激励他们。由于医学院校多以临床、护理、药学、康复、检验等专业为主,并且创新创业需要包括艺术传媒、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支持,正是因为学科结构的单一,所以难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也使学生团队的优化和整合存在困难,更是难以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创业拔尖人才[9]。
美国医疗保险机构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健康管理这一概念。虽然我国的康复研究中心成立于1988年,但对于康复而言,自2007年其学术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才开始呈上升趋势,而真正被人们所熟知,还是在我国“十三五”之后提出的“大健康”建设,将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之后,才使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接受度和认知度普遍提高。
“健康中国”这一战略目标,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不可否认,政策的完善的确对医学院校康复专业有一定的支持和指导作用;但是,目标设立不明确、概念含义不清晰,同时目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行业的发展参差不齐[10],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健康行业进行招聘时,管理不严格,对专业要求界限模糊,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互联网+”不能理解为只是在形式上涉及了互联网,而是“互联网2.0+创新2.0”的经济创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是一种跨界融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学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入康复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可以在校园网、公众号,尤其是QQ群、微信群等易于被学生接触的平台发布创新创业的信息和相关内容;再次,网络课程的加入,诸如慕课、微课等,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可视化、实物化,提升学生的理解度与接受程度;最后,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更新也是不可忽略的,在校园搭建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是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基础,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的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完善,也要从师资体系抓起。譬如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专家小组和创新创业办公室。工作小组由教务处、学科科研处、学工部、系部相关负责人及教师、辅导员组成,负责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专家小组负责培养方案的审定、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过程监督等;创新创业办公室负责分析政策、推进日常各项工作。
不少学校则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由各学院的领导和部分教师专项负责组织、执行、监督学校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施。
同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组建学科交叉、专业知识互补的教师团队,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设置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金保障,推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展[11]。
实践是认知之本,也是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实践能力的培养[12]。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他倡导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做”的环境[13]。
由教育部牵头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以竞赛为牵引绳和驱动力,构建起知识、能力、思维“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体系:一是以竞赛激发促进大学生饱满而持续的创新创业热情;二是以竞赛为契机,筛选培养一批创新创业项目,重点孵化,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学习历练机会[14]。
以建立学生社团组织为首,创新创业选修为辅,并且将创新创业加入毕业学分之内,以达到塑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的目的。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专业社团提高其“做”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模式[15]。目前,国内已有多个高校通过专业社团探索出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16]。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做出典型成就的校友,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成功案例。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说,“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我国的经济发展依靠企业,而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业,换句话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这也就无怪乎我国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之大。
而对于康复专业的学生而言,相较于技术的借鉴和使用以及康复专业知识的掌握,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重要[17]。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意识,是加快康复专业在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极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在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有不同的见地。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之“材”“听其言”“观其行”,才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各尽其材,更有效率,得到收获。
各行各业均在强调创新,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抓住时代所赋予的机遇,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点,积极打造多形式、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探索适合微时代特征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更多的康复专业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