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郭 栋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4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的关键起步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进未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革命[1]。医学高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课程建设。徐州医科大学一直积极倡导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一流专业建设的契机和教学效果的实际需求,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共同完善线上课程的专业建设规划,努力发展建设学校临床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既要有效组织线上教学,又要扎实推进新医科建设,持续提升专业内涵和建设水平,充分体现“教与学”转变的本科教学精神[2]。
现代大学课堂教学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展线上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教学变革和教育创新的重大战略机遇。这就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因情制宜地开展线上教学。对线上课程的组织和开展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推进“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科学的教育生态构建,是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也是助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机遇。线上教学作为整体本科教学的一部分,日后也必然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3-5]。
临床药学专业所要求的必修课程较多,作为医学和药学的交叉学科,涉及临床学、药物学等多方面的课程,五年制的课程内容让初学者觉得较难接受[6]。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应用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未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7]。未来线上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教学,使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线上课程建设首先要有效整合线上教学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即教师线下授课+学生线上自学:学校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爱课程、徐州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等组织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同时,利用QQ课堂、腾讯会议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在线答疑和直播教学,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答疑服务,使学生不受空间限制自我学习,同时确保在线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性。线上教学要强调教师课前引导、学生线上学习、线上讨论和过程性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实施阶段内,可充分利用优质共享在线资源,积极对接国内知名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同、教学内容一致、教学安排相近的网络在线课程;后期经过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确认网络平台学习的重点后录制以短小、精炼为特色的知识要点视频,及时跟踪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效果;对于需要实验教学的课程,学院逐步建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平台,丰富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教师可采用虚拟仿真文字结合动画等方式进行授课,将教师演示的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让学生更好地观摩和学习,以推动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线上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务处、各个教研室及每个教师通过系统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与内容,采用教务处、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多方协作推进的方式,注重多方协同强化课程支撑与保障,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学模式也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更多需要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参与度[8]。
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教与学的新变革,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新生态。线上课程学风建设要结合时代背景,积极构建大学生线上学风建设体系,督促学生以网自学,线上搭建激励引领平台、方法交流平台,多种方法并举建立健全云端学风建设机制。
线上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使自己成为线上课程内容的建设者、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和学生问题的答疑者:在线学习开展前,授课教师应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在线教学流程,并于课前发布通知,让学生利用软件查阅资料,完成章节学习任务;在线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并针对在线教学重点进行特别辅导,同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在线讨论;最后,教师应利用网络直播课程等方式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在线答疑。下次在线学习开展前授课教师还需要布置预习章节和课程重点等,并定期发布课程公告。
线上教学是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方式,授课教师和学生不在同一空间,无法感受到学生学习时的真实状态。这种无监管的线上学习更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但是对于自主性差的学生,线下的监督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班主任应与学生保持沟通,强化交流互动,帮助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确保在有效的监管下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另外,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应主动关心、教育学生,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医学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悟性等方面各不相同,其线上课程的学习成效也就存在较大差异。教务处应根据本科教育精神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随时对线上课程的准备、实施、反馈进行督导和评价,积极鼓励,允许创新。教务处安排督导员每周对各个课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线上课程准备是否齐全、线上问题回复是否及时准确、在线测试是否及时批改、课程是否融入思政元素等;对学生发放线上反馈调查问卷,把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反馈给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质量不高、不全面的教学章节安排督导专家与专业教师进行重新设计;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要集中、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巩固,单独安排线下课程重新讲解。
教务处督导员、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教研室主任要随机随堂听课,对于线上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指导,并评价线上答疑效果;教师要注重在线教育的课程评价,每门课程要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在线学习的行为表现,如出勤率、问题提出和互动交流等,重点在于督促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并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信息员可以定期向教务处督导反馈教学效果信息,有利于明确线上课程问题所在,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以提高在线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助力临床药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
学院各个教研室负责筹备各个课程的慕课视频、案例分析、复习题、专业教案、PPT课件、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并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复习。同时,学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9],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及信息化教学水平。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培养药学优秀人才[10]。
自全面实施线上教学模式以来,学校各部门积极行动,教师积极适应,加快角色转变保证教学质量。学生认真参加在线学习,呈现出良好的学习风貌。在进行的线上问卷调查中,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90%以上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后期尝试线上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未来也将对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案例库,以打造与一流专业相匹配的一流课程教学模式。
在“十四五”时期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信息化、网路化教学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不仅要求高校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更要求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切实提高临床药学专业的育人成效和培养质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优质在线课程促进一流本科专业教学的优化升级,共同推进一流在线课程和一流专业的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临床药学本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