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文斌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物流运输企业也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物流运输企业需要提供运输、仓储、信息等多种服务,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统计显示,我国物流行业正处在稳定增长的阶段,并且在调结构、促转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同时提升物流运输企业的服务能力,应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物流运输企业来说,培养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在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业自然也不例外。在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下,物流运输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对此,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一)行业进入新常态。目前来看,物流行业的经营效益在不断提升,对于城市来说,物流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物流行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从增长速度来看,物流行业迅速增长的态势基本结束,进入温和增长的阶段,一些问题随之显现,粗放管理的弊端逐渐暴露。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关乎内需的社会物流需求依旧在保持增长趋势,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物流需求日益提升。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运作的硬性约束得到缓解,但资源、成本等方面的负担随之加重[1]。从增长动力分析,模式在不断创新,资源得到有效地整合与优化,行业整体呈现出发展的新态势。
(二)发展的巨大机遇。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物流行业进行了讨论,在《中长期规划》中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原则和主要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方向,首先要控制成本,减少乱收费的情况,促进物流通道的建设。其次,要促进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使物流一体化、网络化的经营水平得到提升。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需要根据企业的转变和发展进行调整和优化。不仅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要创新模式和方法,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企业掌握更多人才,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在《中长期规划中》提出了重要的发展任务,包括提质增效、信息化建设、区域协调、环境保护等等,这些发展任务都需要引导。以信息化建设来说,只有提升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意识,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广,使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物流运输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和机遇,很多物流企业通过创新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脚步,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所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调整发展战略,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和改进。为了不断发展,企业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公司中的高级人才没有均匀分布,很多员工都在存储、陆路运输、港口等方面集中,策划、营销、贸易、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统计显示,我国高级物流人才占比极低,约为6%,尤其在国外贸易管理方面,甚至不足6%。物流企业公司缺少综合管理人才,很多员工虽然对物流的操作方式十分了解,并且有丰富的经验,但缺少现代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对贸易、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知识、技术缺少了解,所以综合运输项目的组织能力较低。
(二)薪酬体系不完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构建完善的薪酬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薪酬与员工培训、绩效考核有直接关系,需要将这三项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员工日常业务都十分繁忙,缺少学习技术和知识的时间,且物流公司普遍不重视人才培养,培训以入职培训为主。这就导致员工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考核方面,没有采取有效的考核措施,不仅考核周期长,且奖励措施不够及时有效[2]。这些都会对薪酬管理造成影响,薪酬体系没有根据发展做出有效合理的调整,领导层缺少战略组织的能力,薪酬依旧采用“工资+奖金”的模式,造成薪酬的激励效果不明显,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企业的竞争力很难提升。
(三)管理方法不先进。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物流运输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手段随之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行业整体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企业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及时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的建设,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比较落后。不仅如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且对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不足,所以无法将现代科技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在一起,不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缓慢,也造成管理工作的效率难以提升,进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优化人才配置,加强培训管理。物流运输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仅要转变发展战略,还要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需要先调整内部资源,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调整方式。为此,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充分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的综合分析与预测,创新人才招聘模式,使招聘工作更具有针对性[3]。针对人才不合理的情况,需要先了解公司已有人才的情况,包括综合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内容,构建人才信息库,为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一方面,企业要扩大人才招收的渠道,吸纳更多复合型人才,使公司有更大的活力。可以通过协会、猎头、网站等渠道进行招聘,优先选择具有商务经验、物流知识的人才。另一方面,内部要积极提拔人才,通过比拼、考核等方式了解员工业绩、业务水平,然后为有能力、有素质的员工提供晋升渠道和机会。
此外,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构建完善的培训平台和科学的培训机制,要加强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培训前,要先做好调查工作,根据员工能力、岗位需求等要素制定培训计划,保障培训效果。具体来说,针对物流管理、国际贸易、信息技术等内容进行培训,可以采取讲座、师徒等培训方式,促进人才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还要加强精神培训,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好党建、思政等工作,保障人才保持积极健康的思想态度,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二)完善薪酬体系,创新考核机制。对于大部分员工来说,薪酬是工作的目标,也是最关心的一项内容。通过有效的薪酬制度,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也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所以,企业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对企业的薪酬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目前,很多企业采取3P薪酬体系模型,并且有显著的应用效果[4]。该模型具有灵活性、人性化的特点。在该体系下,应该确保核心员工的薪酬水平可以在75分位以上;基层员工则在50分位以上。企业还要重视绩效管理,可以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职位高低、能力水平来调整薪酬待遇,采用奖金、福利、餐补等多种薪酬模式,通过混合方法的方式来激励员工,促进弹性福利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将员工的个人需求放在首位,增加员工的薪酬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完善考核机制也十分重要。通过考核可以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帮助员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可以采用平衡计分法进行员工考核,根据成长、决策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是非管理类员工,则根据KPI绩效指标进行考核分析,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入手,并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培训、薪资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员工动力。
(三)构建信息网络,改进管理方法。在现代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采用信息化的模式和方法。为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尤其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通过大数据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方面,要做好信息记录、采集工作,将各项信息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掌握员工的能力和缺陷,为培训、薪酬、考核等工作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要对员工受训信息进行记录,根据信息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岗位调配,使员工的特长、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要完善工作效率数据,包括工作速度、效果等多个方面,为培训计划、岗位规划等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物流运输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脚步,需要创新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具体可以从人才配置、人才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着手改进,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培养更多有效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