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兴彬,李艳梅,蓝天缘,冯 威
(1.崇左市左江治旱工程管理中心,广西 崇左 532200;2.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710054)
长距离小断面引水隧洞的主要特点包括:施工空间狭窄、工作面小(开挖断面小于10 m2)、交通运输不便、通风排烟排水困难、施工功效低[1~3]以及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塌方、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施工环境总体较为复杂。但引水隧洞在长距离、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被广泛采用[4],在工程穿山越岭、开挖难度大、交通不便的地区,避免了大规模的土石方开挖,使得长距离输水项目工程量减少、蒸发量减少、输水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水工隧洞成为国内外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设计中经常采用的形式,特别是国内近几年供水、灌溉工程项目开工较多,特小断面长距离引水隧洞较为普遍。
峙书隧洞洞长2404 m,隧洞穿越低山丘陵地区,设计断面为城门洞型,尺寸为2.20 m(宽)×2.32 m(高),开挖断面面积9.34 m2,按《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 378-2007),属特小断面,设计流量为1.79 m3/s,最大埋深约为118.5 m,过沟库尾段最小埋深约为13.0 m,设计无支洞,洞内避车道间距为200 m,纵向比降1/1500,平面转角两个(21.8°、半径60 m,50.6°、半径50 m),隧洞穿越地层为侏罗系下统汪门组(J1w)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百姓组下段(J1b1)泥质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以Ⅴ类为主、局部为Ⅳ类,整体围岩较差,洞身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局部渗水量较大。
(1)开挖采用全断面钻爆法,一次钻爆成型,并及时进行一次支护锚喷。采取进、出口双向掘进平行施工,以满足计划工期。
(2)支护方式为安装钢拱架、锚杆、钢筋网片的喷锚支护,Ⅴ类和Ⅳ类围岩调整相应间距,进出口采用大管棚支护、库尾浅埋断层段进行超前小导管支护,洞内避车道加强支护。
(3)通风采用风管式压风输送,轴流风机20 kW,Φ600 mm柔性风管设置在洞内顶部,并加固牢靠,随着隧洞进尺加深,增加一台轴流风机串联送风,确保掌子面含氧量不小于19.5%,进口段工作面,对于通风排烟来说,属于正向坡,有利通风排烟或者通风排烟效率高,但对于出口段工作面,对通风排烟来说,属于逆向坡,不利于通风排烟,在已开挖的隧洞中间段容易形成烟塞。
(4)出渣对于这种特小断面隧洞施工来说是最为困难的,总体效率比较低,但经过多方咨询、比较,采用ZL15扒渣机装车、当地农用机具“七牛”(拖拉机的一种)进行运输,每车只能装3~4 m3,因隧洞围岩岩性较差,加上渗水影响,洞底板很容易软化形成泥浆,所以根据进度深度情况,适时进行底板铺筑碎石或砼进行硬化,以便于车辆运输和通行。
(5)排水设施,采用固定间隔距离设置集水井、安装智能控制水泵抽水和通风功效相反,在隧洞进口段,因为是逆坡排水,相对繁琐困难一点,而在隧洞出口段,因为是顺坡排水,相对容易一点。
(6)二次衬砌为钢筋砼,采用定型钢模台车(长度12 m)进行模板安装,钢筋等零星材料采用“七牛”进行运输,采用砼罐车运输至洞口后采用地泵进行输送入仓,相对效率高,质量容易控制。在穿越拐弯段时要对台车进行拆解重新组装,浇筑完成后要对地泵泵管及时彻底清理,方便后续使用。
(1)围岩类型以Ⅴ类为主、Ⅳ类为辅,且有渗水,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进行掘进,超挖总是无法彻底避免,致使超挖出渣、喷护及二衬砼工程量不同程度增加,造成项目费用大幅度增加。
(2)因围岩差且存在渗水、钻爆废水,虽经采取抽排水措施,不可避免的造成隧洞底板泡水软化,车辆运输不便。
(3)该隧洞为特小断面且距离长,又未设计支洞,而洞内设施必须设置齐全,包括通风排烟风管、作业分管、进水管、排水管、动力电缆、应急照明、爆破线路、集水井等设施,在如此狭小空间合理布设上述设施,非常困难。
(4)在桩号N35+414.271 处存在FN15 断层且桩号N35+414.271~N35+594.271 为峙书水库库尾浅埋段(最小埋深约13 m),围岩为Ⅴ类,存在突泥涌水的风险。
采用全断面微差控制光面爆破法施工,按“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勤支护”原则进行。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3.10 m×3.25 m,周边孔间距50 cm,孔深1.1 m,采用间隔不耦合装药,毫秒雷管引爆,炮孔痕迹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炮孔痕迹保存率60%以上,对节理裂隙极发育的岩体,达到20%。围岩中不得有明显振动裂隙,不得有欠挖。
底孔、掏槽孔、崩落孔采用耦合连续装药,间距分别为70、70、60 cm,孔深分别为1.3、1.3、1.4 m,毫秒雷管起爆,装填系数0.7~0.85,采用2#乳化炸药,Ⅳ类围岩循环进尺1.5 m、Ⅴ类围岩循环进尺1.0 m,掏槽孔采用斜线方式,确保掏槽效果。
起爆网络:①起爆材料采用MS1~13 电雷管。②起爆方法。周边孔采用电雷管引爆毫秒导爆管,通过捆绑毫秒导爆管形式用电雷管引爆毫秒导爆管起爆炸药。③起爆顺序:掏槽孔→崩落孔→底孔→周边孔。
结合围岩等现场情况,经多方案比较,最终确定爆破方案。爆破效果良好,装药耗时短,炮孔痕迹保存率高(50%以上),炮孔利用率70%以上,平均超欠挖±10 cm,岩体相对完整,循环进尺1.0~1.5 m,进尺比较理想,经济效果较好。
2.2.1 基本情况
隧洞进口段开挖至桩号N35+400时,围岩岩性逐渐变差且渗水量增加,根据地质勘探,在桩号N35+414.271~N35+594.271 范围存在断层、浅埋段,且位于峙书水库库尾处,需及时加强防护。设计方案采用小管棚(Φ42 mm、管壁厚3.5 mm、长3.5 m、@0.3 m×2.0 m),喷15 cm 厚C20 砼,钢拱架Ⅰ14(纵向间距0.6 m),挂钢筋网(Φ8 mm,@0.15 m×0.15 m),砂浆锚杆(Φ22、长2.5 m、@0.6 m×1.0 m)、顶拱回填灌浆等技术措施加强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2.2.2 方案优化
由于现场实际作业环境复杂,且处于库尾,实际渗水量较大,岩层破碎类似泥土,随时存在突泥、涌水、塌方的危险,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1)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前钻孔,深度约6 m,用以探明渗水量大小,避免突然发生涌水情况。
(2)喷C20 砼调整为喷C25 早强砼,砼强度等级提高且凝固时间缩短,确保及时硬化凝固,缩短作业周期。
(3)挂钢筋网(Φ8 mm,@0.15 m× 0.15 m)调整为挂钢筋网(Φ8 mm,@0.10 m× 0.10 m),另外结合实际增设随机锚杆(Φ25 mm、长3 m)。
按照以上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顺利穿过库尾浅埋断层区域,确保了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
峙书隧洞地质岩性总体较差,渗水、钻爆废水渗流到底板上,加上扒渣机、运输车等来回活动,底板很容易软化成泥,造成施工不便。因此对隧洞底板浸泡软化处理方案进行优化。①及时做好集水井汇集明水,对洞顶等部位大量渗水按照排水管汇集排水至底板排水沟,钻爆废水及时排除;②钻爆时,底板留有10 cm 保护层,及时铺筑2~4 cm 碎石厚20 cm,个别岩性破碎部位采取浇筑15 cm 厚C20垫层砼;③采用智能控制抽水泵,联动抽排积水,确保洞底板处于干地状态,便于施工运输。此优化方案减少了后期清基和回填砼工程量,利于工人及机械设备作业,同时避免了回填砼的费用损失。
隧洞底板浸泡软化处理方案经优化后,底板得到保护,运输效率提高,机械及人工处于干地施工状态,作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施工效率。
因峙书隧洞距离长为2404 m,且未设置支洞,又是特小断面,按照常规布设各项设施无法实施,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优化,以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洞内风、水、电从上到下原布置为其中一侧布设施工用电、作业供风管,另一侧布设通风排烟管、进水管、出水管。方案未考虑应急照明、爆破线路、信号线路等设施,与实际作业不相符,不能满足要求,无法确保安全生产。因此,优化布置为其中一侧布设作业风管、进水管、出水管、爆破线路以及底部处设置集水井;另一侧布设动力电缆、应急照明、信号线路,同时在本侧开挖错车道;通风排烟软管布设于隧洞顶部。经过现场实际作业,运行良好,极大促进了隧洞开挖作业,节约了费用、提高了功效,同时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
峙书隧洞为特小断面,加上工程地质条件差,穿越断层、库尾浅埋段,隧洞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且局部洞段渗水量较大,有两处平面转角,塌方掉块频繁。另外,工作面狭窄、大型机械无法使用、各种工序互相干扰、工序衔接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等,施工环境极为复杂。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隧洞工程建设前期地质勘察非常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在编制初步设计时对勘察工作精度、实施精细度不高,进而影响到设计质量,以至于在施工中造成各种地质情况不明的不利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引入各种精准可靠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非常重要。
(2)隧洞施工过程中,对已开挖支护后的围岩,特别是发生过塌方、稳定性差的洞段,变形观测非常重要,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于隧洞开挖断面控制、支护方式调整、施工安全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3)峙书隧洞因埋深大且位于库尾段,虽属于长距离隧洞,但未设计支洞,因此综合考虑出渣方式相对落后,如类似隧洞有支洞,可考虑采用绞车进行出渣,出渣效率会大大提高。
本文对长距离小断面隧洞的施工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梳理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可以为同类型水工隧洞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