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能力与关键

2023-01-10 11:46风笑天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究者意愿生育

风笑天

社会研究是我们探索和认识社会世界的一种方式。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这种探索,获得对社会世界的正确认识,研究者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社会研究的方法。然而,一些研究者在学习了社会研究的方法后,依然不会或者不能很好地进行社会研究,特别是不能进行高质量的社会研究。这里既有对社会研究方法知识的掌握问题,也有缺乏相应的社会研究实践的问题,还有对方法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认识问题,以及对研究的关键环节注意不够的问题。本文拟结合这一状况,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一、研究是什么与方法在哪里

在探讨社会研究及其方法问题之前,应该首先明确的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研究,或者更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只有弄清了研究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方法与研究的关系。

简单地说,研究“是一种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1]3这种从问题到答案的找寻过程所依靠的,既不是常识或经验,也不是传统或权威,而是科学。这即是“以系统的方法来找寻”的含义。这句话也可以用更简单的“问题→答案”的方式来表示。它包含了三个主要的内容,即“问题”“答案”以及箭头所代表的“过程”。许多初学者和不熟练的研究者往往只是对其中的“答案”非常关注。但实际上另外的两个方面,即“问题”和“过程”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在研究这样的一件事情当中,或者说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方法在哪里?虽然方法存在于从提出问题到表达答案的整个过程中,但其最主要的内容却是存在于上面的箭头所表示的“过程”当中。问题是研究的起点,答案是研究的终点。而在问题和答案之间的这一个箭头,意味着研究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沿途会经历什么?这一旅程有哪些重要的部分构成?这正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旦我们认识到研究是一个过程,并关注这一过程,就会发现这里正是研究方法大量出现和发挥作用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更好地说明方法与研究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把上述简图再稍微扩展一点,内容再稍微详细一点。即可以将研究这一过程进一步写成“问题→设计→实施→答案”的形式。这就是最一般的对研究的一种图解。也可以说是研究的基本构成。它不仅说明研究包含这四个主要的环节,同时说明研究就是从问题到设计、从设计到实施、最后从实施到答案的这样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走完了,一项具体的研究就完成了。

在这四个主要的环节中,都有具体的研究方法。但是在不同的环节,用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不同环节的方法具有的特点也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前两个环节的方法更具抽象性、指导性、方向性,而后两个环节的方法则更具操作性和固定性。同时,不同环节的方法作用不同,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影响不同,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也不同。现实中,方法书上、学校方法课上所教授的主要是其中“实施”环节以及“结果”环节中所用到的具体方法。比如,课堂上老师们会教怎么抽样、怎么设计问卷、怎么去调查发问卷、怎么做访谈、怎么收集资料、怎么上计算机运用SPSS 软件做统计分析,最后怎么写调查报告等。一些研究者相对关注的也是后面两个环节中的方法,特别是比较多地将关注点放到了实施环节的操作方法上。即对于如何运用某种方法收集资料、用什么方法分析资料及如何写出研究报告比较重视,而相对忽视更为重要、也更困难的前两个环节。应该认识到,做研究远不止是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它还包括提出问题和进行研究设计这两个重要环节。没有好的研究问题,没有科学的研究设计,不可能做出合格的研究。

在社会研究的学习和实践中,常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研究者学了研究方法,方法书也看懂了,但还是不会做研究,特别是做不出高质量的研究。笔者在南京大学给研究生上研究方法课时,常常有一些外专业的博士生或者是其他学校的老师来旁听。其中笔者对一个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的印象很深。她来听了一个学期的方法课后说,谢谢老师,你讲的我都听懂了,这些研究方法我都明白了,怎么做也都知道了。可是到了第二年,笔者给新的一届研究生上课时,她又来了。问她怎么又来了,她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在这儿跟着老师听课的时候,都懂、都明白、也都会了,可是等回去了,到自己要做研究的时候,又都不会了。其实不只是这位老师,笔者带的博士生中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也跟笔者说,老师,怎么跟你一起做课题、做研究,觉得方法并不难,可到我们自己做博士论文时就觉得很难了,就不知道该如何做了。

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知识的作用只是基础,只是会做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会做研究的充分条件,更不是能做一个好的研究的充分条件。这也即是说,不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方法知识肯定做不好研究。比如,如果连什么是抽样、怎么抽样都不懂,连问卷的结构是什么、如何设计问卷都不会,怎么谈得上做一个好的调查研究,又怎么谈得上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正确的结果呢?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学会了基本的方法知识,却并不能保证我们就一定会做研究,更不能保证我们会做一项好的研究。

二是因为书本上所介绍的方法、课堂里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始终是理想化的,而研究却始终是现实的;各种方法的知识始终是一般性的,而每一项具体研究却始终是特殊的。更简单地说,方法始终是死的,而研究永远是活的。在这种理想的方法与研究的现实之间,在一般化的方法与特殊化的研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需要研究者恰当的处理和灵活的运用。

三是因为在研究的这四个环节当中,可能研究者比较重视后两个环节,特别是实施环节的方法,而相对忽视了前面两个环节造成的。应该认识到,如果提不出好的研究问题,设计不出好的研究方案,即使能够实际掌握和操作各种研究方法,也很难达到研究的目标,很难做出好的研究。因此,要做好一项研究,不仅仅要学会和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前面两个环节中去。要特别重视前面两个环节的学习和实践。

四是不同环节的方法学习难度有所不同。虽然实施、结果这两个环节中,具体的方法内容有很多,同时,这两个环节中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技巧,比如设计问卷的技巧、深度访谈的技巧、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技巧、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等。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情况也会影响到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但相对来说,前面的问题、设计这两个环节更具方向性,对研究的影响更为重大。特别是从学习和掌握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说,实施的环节以及结果表达环节中所用到方法相对容易学、容易掌握。实施环节的方法可能学一遍,或者老师教一遍,往往就会了。学生可能都会比老师做得好,实际操作能力甚至比老师还要强。但对于前面两个环节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尽管老师也教,但相对来说比较难学。或者说前面两个环节中所用到的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方法往往困难得多。

总之,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知道各种方法是什么,也了解各种方法怎么操作。比如,知道调查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问卷收集大规模数据的定量方法;也知道调查方法的基本程序,知道怎么进行抽样、怎么进行问卷设计和统计分析。第二个层次是不仅知道每一种方法是什么,知道如何进行操作,同时还知道每一种方法的本质特征和长短处,知道每一种方法适合做什么。第三个层次则是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上,还能够根据研究所针对的具体问题以及所面临的特定现实条件,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二、做好的研究需要哪几种能力

从上述关于研究是什么,以及研究构成环节的讨论中不难理解,要做一个好的社会研究,研究者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提问的能力、设计的能力、操作的能力及表达的能力。

首先是提问的能力。能否提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从一开始就影响、决定着研究的质量和效果。因为研究问题既是一项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目标。很多研究在水平上的区别往往是从最开始的研究问题上就体现出来的。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研究问题?什么样的研究问题有价值、有新意、值得做、可以做?这些都是对研究者能力的最初考验。

这种提问的能力,体现的是一个研究者思想的或者说产生想法的能力。即英文中产生idea 的能力。有时我们会说,你这个idea 很好。有时我们也会问,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怎么想到做这个研究的?我怎么没想到?这就是提问能力的差别。笔者到国外大学访问时,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一项研究的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博士生做的。从文献综述开始,收集文献,读文献,写文献综述,到找数据做统计分析,包括写论文初稿。但到论文最后发表时,导师是第一作者。笔者就问他们,为什么工作全部是你们做的,老师却是第一作者呢?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因为idea 是老师的。即研究问题是老师提出的,同时研究的思路也是老师提出的。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思想去完成操作层面的工作。老师比学生高明的地方就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也给我们的一个启示,研究者要锻炼自己这种产生好的问题的能力。

培养和提高提问的能力首先要从理解什么是好的问题开始。所谓好的问题,应该是既有重要性,又有创新性,同时还具有可行性。问题的重要性体现的是研究的价值。做社会研究绝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而是要对人类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所贡献,要对社会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提供有价值的认识。这就是问题重要性的含义,是问题的意义。问题的创新性强调的是问题要有新意。而要找一个有新意的问题往往比找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更难。现实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想到某个有意义的问题,可是一去查文献,结果发现,我们想到的问题别人早就做过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有好几十篇甚至上百篇。这可以说是我们选题最大的困难所在。可行性同样是不能忽视的选题标准。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决定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在我们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下进行探索。虽然这些标准并不难理解,但真正重要的是,当我们想到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很自觉地用这几条标准去衡量。即自觉地把这些标准放到我们所考虑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中去进行辨别和筛选。

好的问题从哪里来?或者说到哪里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通常我们说最重要的问题来源是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但知道这一点是一件事,而真正能够从社会现实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另外一件事。这需要研究者修炼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如同“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光”一样,社会现实中并不缺少值得研究的问题,所缺少的只是发现问题的眼光。同样的社会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不同的研究者看到的很可能不一样。有的研究者能够想到和提出某种问题,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可能就想不到或提不出。这种差别就是提问能力的差别。

其次是设计的能力。研究问题的确定,只是给我们确立了研究的目标,或者说只是定下了要去的地方。可是,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如何到达要去的地方?特别是如何寻找一条最科学、最合适、最可行的路径?如何克服现实中的各种困难与障碍?就是研究设计要解决的任务。

研究的道路可能有很多条,从问题到答案之间也不是一条直线,会弯弯曲曲有不同的路线。可是不同的路线,它们的代价是不一样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该走哪条道也是需要研究者进行选择和权衡的。研究者要去寻找一条最科学、最合适、最可行的路径。然而,最科学的和最可行的这两个标准之间常常是有矛盾的、相互冲突的。如果用一条直线代表问题到答案之间最科学的路径的话,那么,十分遗憾的是,实际研究中这条直线一般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在从问题到答案之间的路途上会有很多的障碍,会有“河流和大山”阻隔,挡住了那条直的路。而研究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想办法绕过“这座山”,跨过“那条河”,想方设法克服各种障碍,最终到达研究的目标。

所以,如果说提出问题需要的是研究者思想的能力,那么,研究设计需要的则是研究者“构思”“规划”的能力,以及根据现实条件进行“选择”“权衡”“运筹帷幄”的能力。

再次是操作的能力。也可以称为“动手的能力”,即实际掌握,特别是实际操作和使用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的能力。这在研究的实施环节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能够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能够进行科学的抽样、规范的问卷设计,熟练地进行电话访谈或者结构式当面访谈,熟练录入调查数据、熟练使用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等。与前面的提问能力、设计能力有所不同的是,操作的能力一方面更容易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一般来说,通过系统学习,以及实践练习,掌握具体方法和技术往往不会太难,同时不同研究者之间差别也不会太大。而且只要通过多实践,这种操作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最后是表达的能力。研究的结果需要向学术界进行报告,需要与学术同行进行交流,需要接受学术同行的审查和评论。这是科学事业的一个必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每一个研究者对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研究发现按照学术界的统一规范,以学术论文或著作的方式进行总结和表达。

研究结果的表达既与研究相关,更与研究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关。有的研究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研究问题,也设计了合适的研究方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用定量的或者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研究的结果。但是由于表达能力的问题,没有将研究结果很好地展现在学术界面前。在这方面,也要有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一个可行的方法是,找一些公开发表的、写得很好的研究报告、论文,仔细阅读,慢慢体会和思考,从中了解和学习这些研究者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思路。也可以从学术刊物的专家对自己论文的审读意见,特别是批评意见中学习。这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逐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之,提出研究问题主要体现的是研究者“思想的”“发现的”或“产生想法的”能力;研究设计则体现的是研究者“构思”“规划”“选择”“权衡”和“运筹帷幄”的能力。[2]58-59研究的实施,从资料收集到资料分析,体现的是研究者“动手的”或“操作的”能力;而论文写作体现的则主要是研究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提高这几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研究。

三、研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在提出问题到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或者说,在“问题→设计→实施→答案”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什么?前文中已经明确指出,尽管学习和掌握各种研究方法的实际操作,以及恰当表达研究结果的方法同样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前面两个环节,特别是第二个环节,即研究设计。这是做一项研究,特别是做一个好的研究的关键。

研究设计有两层含义,或者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层含义是从问题到答案的路径选择。即寻找通向目标的路径,或者说寻找过河的船和桥。问题的提出只是确定了研究的目标,但寻找答案、达到目标的路径可能不止一条。作为研究者,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打算选择什么路径来达到研究的目标?”或者回答“我该怎么来做这个研究?”这就是研究的思路问题、策略问题。一项研究的路径选择、策略选择,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比如选择调查研究,或者选择实地研究等),是研究设计的第一层含义和内容。研究设计的第二层含义则是具体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的制定。即对研究各个环节所进行的具体规划,包括方法的操作程序、时间计划、人员、经费等具体内容(比如调查中的抽样方案制定、概念操作化处理、调查员组织,实地研究中的地点选择、现场进入方式、参与观察者的角色确定等),这是个事无巨细的过程。研究设计的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对研究者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

研究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将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连接起来,为研究选择和确定了一条通往答案的路径。另一方面它又将研究置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面向现实地具体规划出经历这一路径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研究三峡移民搬迁对移民精神健康的影响,那么,研究设计的工作一方面包括要确定回答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什么,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另一方面还包括在确定了采用的具体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方法后,对研究的整个过程及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进行周密的计划。比如对于前一方面,需要在移民搬迁前和搬迁后两次对移民精神健康状况进行测量。这样将两次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搬迁的影响。这就是研究思路。而一旦决定了要这样做,第二方面的工作就会涉及搬迁前和搬迁后两次具体调查的抽样方案设计和问卷设计,以及如何和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如何在移民搬迁后找到他们,调查员队伍如何组织、如何进行培训等,这些都要提前计划好。当年实际调查时,笔者在这方面的考虑还包括如何从南京到重庆的调查点(需要坐火车、汽车和乘船)、具体的时间日程、调查员的衣食住行如何安排、哪一天在哪里买返程票等。因为当时调查是元旦从南京出发到重庆,春节前要回到南京,而车船票非常紧张,如果不提前做好周密的计划,很可能买不到车票、船票,作为调查员的学生就回不了家过年。所以,计划和安排好这些所有的细节,也是研究设计的一项内容。

在进行研究设计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始终要紧紧围绕研究的问题和目标。即要明白你的任务是要到哪儿去,始终记得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所有的研究设计都是为着去寻找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上来就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就直接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等。因为对于回答研究的问题来说,调查的方法是不是可行、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最合适还不一定。首先应解决的是要围绕研究问题找到合适的回答路径。二是要在理想的设计与现实的条件之间进行必要的权衡甚至妥协,以选择到恰当(尽可能科学且可行)的路径和方式。实际上,我们所有的研究都会遇到这样的境遇,即回答研究问题的理想化标准、最科学的路径,往往在现实条件下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或障碍。比如,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要科学地回答某个问题,需要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严格的随机抽样。这是标准。但是,现实中很少有研究者能够具备做到这一点的客观条件(可能没有足够的经费,或者没有足够的人力,或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即达不到标准。这是我们在研究设计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研究设计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标准与研究者的现实条件之间存在差距。难就难在研究者要学会权衡、学会进行必要的妥协。科学的做法往往是明确的,可是研究者常常不具备实现这一做法的条件。怎么办?这里还要记住研究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所选择的路径、所涉及的方案要具有可行性。要在所有可行的思路中选择一个最接近理想标准的。借用一句话来表示,即“心中要有理想、同时又要脚踏实地”。就是说研究者心里面要有科学的标准(理想)。首先要知道最科学的、最好的是哪条路,要知道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走;但同时,又要面对现实,当那条最科学、最好的路走不通时,就妥协一点,寻找一条相对来说科学性没有那么严格、但可以真正走过去(也能达到研究目标)的、最接近理想的那条路。如果一味地严守那种理想的标准,不依据现实条件做出适当让步,就可能永远走不到那个地方去。

所以说,研究设计是研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也是考察研究者综合能力的环节。它要求研究者首先要懂得和熟悉各种方法,即要知道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且知道那些工具怎么用。同时,它还要求研究者有正确的思路,知道从问题到答案之间的路该怎么走。并且它还要求研究者能结合具体的社会现实条件,进行各种艰难的权衡和妥协,周密地计划好走完这一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因此,研究者应特别重视研究设计。

四、如何根据研究问题进行研究设计

明白了研究设计在研究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就应该下功夫学习进行研究设计的具体方法。这里通过列举一个研究的实例,来具体说明在从问题到结果的过程中,研究者如何进行研究设计,特别是如何克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这一例子所研究的问题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城市“双非”一孩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意愿是否有所变化?即希望了解政策前和政策后,同样的一类人,他们的二孩生育意愿有没有变化。这一问题也可以说是希望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调查城市“双非”一孩育龄人群在“假设条件下”的二孩生育意愿,与政策实施后调查他们在“现实条件下”的二孩生育意愿,二者的结果之间会不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于这一研究问题,我们该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前面说过,研究是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而研究设计首先就是选择通向答案的路径。那么,要回答这个问题,研究的思路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最直接的路径,或者说最理想、最科学的方式是对一个随机抽取的全国城市“双非”一孩育龄夫妇的样本,分别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前和实施之后,进行两次同样方式、同样内容的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然后比较两次调查的结果,即可找到回答研究问题的答案。但这条路径能否走得通呢?存在哪些障碍呢?

显然,这条路径走不通。最主要的障碍或者说困难,就在于国家什么时候公布和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一件不可能由研究者来控制的事件。研究者也无法事先知道国家会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就是研究者所面对的现实。所以,他既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可以做政策实施前的调查,也不能做出政策实施前具体调查的各种计划和安排。这说明,前述最科学、最理想的方式,看似十分简单、十分直接,但却并不具有可行性。即这条路走不通,怎么办?我们只能找别的路,寻找其他的路径,采取其他方式来进行替代。这就是研究设计要做的工作。

通过文献回顾,笔者发现前人研究中已经有不同的研究者曾设计出不同的研究方案,来回答类似的问题。先来看看他们的研究设计。

一组研究者采取的思路是:针对两类不同的一孩育龄夫妇,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做一次调查。由于此时样本中“双非”一孩育龄夫妇不符合政策,不能生育两个孩子,因此用他们的二孩生育意愿“代表”政策前的意愿;而“单独”一孩育龄夫妇符合政策,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因此用他们的二孩生育意愿代表政策后的意愿。对二者的意愿进行比较,得出两种情况下二孩生育意愿之间的差别。[3]

然而,这种研究设计对于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来说,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这两部分人的年龄特征不同。“双非”夫妇的年龄偏大,“单双独”夫妇的年龄偏小,而二孩生育意愿又明显与育龄夫妇,特别是育龄女性的年龄相关。所以,两类人群二孩生育意愿调查结果中的差异很可能是育龄人群不同年龄影响的结果,而非政策前后的变化。二是这种差别实际上是在同一项生育政策面前,一部分“享有权利者”与另一部分“不享有权利者”之间的差别;更准确地说,是不享有权利者的“假设的意愿”,与享有权利者的“现实的意愿”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同一类群体在“先没有权利”下的意愿,与“后来有权利”下的意愿之间的差别。

另一位研究者采取的思路是:对同一类育龄夫妇,在政策实施后进行一次调查,但在调查中询问被调查对象在政策实施前的二孩生育意愿。然后将其现在的意愿与其“回忆”的以前的意愿进行比较,以说明政策实施前后他们生育意愿的变化。这是一种对同一组对象、在同一时间点、询问前后两个时间点的生育意愿,分别作为政策实施前和政策实施后两个时间点的生育意愿的方法。[4]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满足了“同一组调查对象”的要求。但其主要的问题是:一方面,被调查者在政策实施前是否存在有关二孩生育的意愿(即是否考虑过生育二孩的问题)并不能确定。因为那时国家政策规定只能生一个,对于生二孩,有些人真的有可能根本想都没想过。因为反正想也没用,对不对?另一方面,被调查者现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所做的回答,与政策实施前实际被问到这一问题时的回答是否相同也无法确定。即被调查者能否对自己一年前的二孩生育意愿进行客观准确的说明也不能确定。

还有一组研究者同样是探讨“单独二孩”政策前后“单独”一孩育龄夫妇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变化问题。他们采取的研究思路是对政策前调查的样本在政策实施后进行电话追踪调查。然后将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这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设计。但是,尽管研究者有着很好的调查条件和资源(由国家卫健委下属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研究中心负责进行),第二次调查也只是采用了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而不是当面访问。这样一来,这一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他们完成电话追踪的应答率不足25%,即不到总样本的四分之一;而过低的应答率有可能造成样本的系统性偏差。[5]146-148同时,正如研究者所言,“受电话调查方式的影响,调查对象在回答相关问题的时候可能存在随意性,其数据精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6]

这三组研究者的思路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采用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如果你连做调查的经费都没有,无法开展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怎么办呢?此时还可以像另一位研究者那样,采用收集二手调查数据的思路。即利用别人做的调查数据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标。

这位研究者发现,2013年,国家卫健委曾做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生育意愿调查,其目的是为“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进行摸底。到年底,中央就提出了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政策出来半年后,湖北省卫健委很快就在全省做了一个生育意愿的调查。这两个调查正好一个在政策实施之前,一个在政策实施之后,相隔时间非常短,不到一年。因此,研究者就想方设法分别弄到了这两个调查的原始数据,根据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7]当然,这一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方面,它回答的是“单独”一孩育龄夫妇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前后的二孩生育意愿变化情况,而不是本研究希望回答的“双非”一孩育龄夫妇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的二孩生育意愿变化情况。因为“双非”一孩育龄夫妇的社会特征,特别是年龄特征与“单独”一孩育龄夫妇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一研究结果也不能回答本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两项调查的地点有很大差别,一个是全国范围的调查,一个只是湖北省的调查。调查总体的差别也会影响到调查结果的可比性。

参考了前人研究的几种思路后,笔者根据自身所拥有的条件,进行了下列研究设计:首先,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是2015年底提出、2016年初正式开始实施的,所以,可以将自己2015年5月到10月在全国12 个城市进行的、对象包括“单独”“双独”“双非”一孩育龄人群全部在内的、内容涉及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作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的调查。然后,在经费、时间等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又于2016年下半年在湖北省抽取了5 个城市,进行了同样内容的二孩生育意愿调查。并将这一调查作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调查。这样,这一设计所针对的是“全面二孩”政策,针对的是城市“双非”一孩育龄夫妇,研究的这个目标达到了。同时,两项调查一个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一个是在政策实施后,这一条件也满足了。而且由于两次调查间隔的时间非常短,基本上是在政策前后半年时间内,这样就把其他因素的影响减少到了最低程度。所以,这一设计对于回答研究问题来说,几个条件都满足了。

但是,这一设计还是有一个局限性,有一个明显的不足。这就是两次调查的范围不同,两次调查的对象也有一些差别。2015年调查的是全国12个城市,2016年调查的是湖北的5 个城市;而且2015年的调查对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孩子的家长,2016年的调查对象只有小学生的家长。虽然这是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造成的,但这些都会影响到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因此,还是要通过研究设计来尽可能地进行弥补。

于是,笔者先从2015年调查中的12 个城市数据中删去了3 个直辖市的数据。因为2015年调查的12 个城市分四个等级,即直辖市、省会城市、普通的大中城市、县级市。可是2016年在湖北的调查只有后面三个等级的城市,没有直辖市。为了使城市的类型相等,就把北京、上海、重庆这3 个直辖市去掉了,剩下三个等级的9 个城市。接着,笔者又把2015年调查数据中幼儿园儿童的家长以及初中学生的家长的数据也去掉,只留下小学生家长的数据。这样就与2016年湖北调查中的小学生家长对应起来。城市的类型相同了,调查对象也相同了,调查结果的可比性也就大大增强了。对处理后的两个调查样本的特征的比较分析也发现,无论是被调查对象的父母身份、城乡背景,还是父母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甚至平均收入,都非常接近,都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这也就是说,通过研究设计中的这种处理,使得这两部分对象尽可能地相同或相似,从而这两项调查的结果具有了更好的可比性。[8]

如果有足够的经费、人力、时间,这一研究还可以有两种做得更好的研究设计。一种设计是在2016年,完全按照2015年的调查方案,抽取同样的12 个城市、抽取同样的三类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这样,两次调查的数据的可比性就会更高,就会更加接近科学的设计。而另一种完全达到科学设计要求的做法,则是把2015年12 个城市所调查的七千多个家长全部保留着,到2016年调查时再去把这些人全部做一遍。即2016年的调查中,所调查的对象全部都是2015年的调查对象。也就是说,2016年的调查是2015年调查的“追踪调查”。由于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是真正的“同一组人”在政策实施前和政策实施后的二孩生育意愿状况,它们的比较结果才是对研究问题的最标准回答。这是最理想的研究设计。但是要进行这样的追踪调查所要付出的代价——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时间,都将是非常巨大的。正是由于这个代价太大了,一般的研究者做不到,非常困难。因而现有的上述几种实际的研究设计,则无一不是在有限的资源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下,研究者在理想的、科学的设计与现实的、可行的设计之间进行权衡和妥协的结果。

综上所述,社会研究是一个从提出问题到寻找答案的过程。其主要的环节包括“问题、设计、实施、结果”。对于做好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来说,学习和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只是一种基础的和必要的条件。而提出好的问题,即一个有意义的、有创新的、同时又是可行的问题,是做出好的研究的前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研究设计则是做出好的研究的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在社会研究中,将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研究者的研究设计。由于研究方法是固定的,而研究问题则是变化的,现实条件也是变化的,因此,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这才是真正学会了方法。而能够在现实条件下合理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回答研究问题的正确路径,既需要研究者具有研究设计的综合能力,同时又是做出好的研究的最根本保证。

猜你喜欢
研究者意愿生育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得了子宫肌瘤,还能生育吗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