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战胜
“这地咋这么硬,打不下去啊!”在江苏仪征液化天然气码头水域,金祥3 号打桩船30 吨巨锤打在桩上,“嘭嘭”声搅扰着项目现场负责人王金龙的心绪。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仪征液化天然气码头是1 座5 万吨级泊位,建成后将为过境船舶提供液化气加注服务。码头需打设PHC管桩350根,管桩长45米左右。然而,沉桩第一步就愁坏了王金龙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再加大油门试一试。”王金龙吩咐道。可一锤下去,桩身纹丝不动,之前预计1000 锤内就能收工,实际却打了3500 多锤。考虑到码头前期地质勘探仅对5 根桩进行随机抽测,首根桩结束后,项目开展补充勘测,发现该片水域地质非常复杂罕见,江底大部分区域分布着2 至8 米厚的粉砂和砾石。“这就是行业里说的‘生铁地’,”王金龙解释道,“‘生铁地’的砂石潮湿,受到打击后管桩周围的砂石被挤压得很密实,硬度近似于铁,桩顶部和侧身受到的阻力就会成倍放大。”
摸准“病因”后,项目团队开始找寻“良方”。“要不把PHC 管桩全部换成钢管桩吧?”技术员张勇提议,可随即被团队其他成员否定:“钢管桩跟PHC 管桩使用寿命都是50 年,虽然钢管桩更耐打,但是工程造价将近翻一番,而且临时调换将打乱施工计划。”大家各执一词的情景引发了王金龙关于“散沙”的联想,他抛出思路:“砂石层耐打压,但是黏性差,我们可以改变沉桩工艺,用高压水去冲刷,直接击穿砂石层。”王金龙继续解释:“如果用铁锤蛮力敲打铁棍,长时间下来,桩头、桩锤的损耗都难以估量。水击法就像‘先遣兵’,能为桩基开辟一条阻力最小的通道,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后,项目即刻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开始模拟演算,发现由于码头管桩中空,高压水钢管从PHC 管桩内部穿过,水冲桩的成孔孔径比桩身要大不少,后续沉桩过程中极易出现偏位。
针对水流不稳的情况,项目船员在桩底用简易木塞固定高压水钢管,再将桩降至离江底泥沙10 厘米左右处。此时,居于管桩中心位置的钢管喷射高压水冲刷砂石,留下深坑。“先遣兵”高压水钢管回撤后,管桩只要锤打800 下就能到达指定位置。“一排桩结束后,项目还会及时用长槽钢固定桩基,防止桩身整体移位。”王金龙补充道,“现在完成1 根桩基只用半个多小时,比原先快了7 倍以上。”
经第三方检测,沉打后管桩桩身的完整性和承载力结果皆为优。“沉桩效率提升后,项目节点目标可以比业主原定的至少提前半个月,我有这个信心。”王金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