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晨阳 雷小明 刘玲
(玉溪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体育运动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面对体育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也随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目前,中国体育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乒乓球、举重、跳水等一系列竞技体育项目是我国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重要夺金点。我国乒乓球运动在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长期并持续获得国际重大赛事冠军所产生的效应以及拥有庞大的基层参与群体,故而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国球”文化。诸如早年的“乒乓外交”,既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也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具有深厚底蕴的体现。因此,有效加速乒乓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必将是我国未来屹立于世界体育之林的一项关键性战略举措。全面发展乒乓球运动、积极推动职业化进程、努力打造专业化品牌,通过各类精彩赛事的传送播出和知名球员的人格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乒乓球运动当中,让这项运动与社会群体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同时促使我国竞技乒乓球能够更加健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早在19世纪末,英国的体育运动爱好者在休闲娱乐之际无意间将网球运动转变成为早期的乒乓球,所以乒乓球被命名为“Table Tennis”(桌上的网球)。后来,由于在击球过程中发出类似“乒乓”的声响,乒乓球又被称为“Pingpong Ball”,这一名称也是对该项运动的形象诠释。当时,乒乓球运动还仅是一项供人娱乐的游戏行为,但是由于其规则是模仿借鉴了草地网球的比赛规则,这项游戏在欧洲就迅速发展成了风靡一时的室内休闲体育运动。随后,词汇“Ping-Pong”被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率先作为商标登记注册,这使乒乓球开始具有商业色彩,体育与经济结合也开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二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开端,英国首先成立了“乒乓球协会”,并在伦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大型乒乓球赛事,开创了乒乓球运动正式比赛的先河,自此乒乓球运动踏上竞技赛事的旅程。之后,一位在上海经营文体用品商店的经理从国外购回了部分乒乓球器材,并表演展示了其娱乐使用的方法,此举标志着乒乓球运动正式进入中国。
1923年,“全国乒乓球联合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全国乒乓球比赛,此次比赛也成功推动了中国乒乓球向体育竞技比赛行列迈进的步伐。得益于乒乓球运动的独特魅力,1926年在德国柏林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乒乓球邀请赛。赛事进行期间,比赛国家相关代表参加了主办方负责召集的体育座谈会,会议上德国的Lehmann博士倡议成立“国际乒乓球组织联合会”,这标志着乒乓球运动开始具有体育国际地位。随后,我国分别于1927年和1930年两次正式派出乒乓球代表队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八、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但由于当时我国乒乓球运动还尚处起步阶段,技战术水平较为落后,最后比赛均以失败告终。1935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协会”在上海成立,并以该名义组织了一次全国性乒乓球比赛,使我国的乒乓球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普通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国民体育意识有了显著提升。随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乒乓球协会”也顺利加入国际乒乓球组织联合会,后来更名为“中国乒乓球协会”。同年12月,中国正式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乒乓球代表队,这意味着在新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乒乓球运动揭开了全新篇章。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往来开始显现,以体育进行友谊的结交与深入在当时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在此精神指导下,中美两国便是以乒乓球为契机,为之后的正式建交打下了良好基础,而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也正是本着这一精神在当时成就了一段乒坛佳话。世乒赛期间的一天下午,美国乒乓球运动员Glenn Cohen匆忙中坐上了搭载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汽车,在车上与庄则栋进行了友好交谈,并传达了有关美国乒乓球队准备访华的重要信息。就此,1971年中美两国之间的 “乒乓外交”事件顿时成为当时的国际性热门话题,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当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有效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进程,同时也在政治方面充分体现了乒乓球运动的外交功能。在1979-1987年期间,中国乒乓球队在连续四届世乒赛中勇夺男子单打和女子单打金牌,并取得了两次男子双打、三次女子双打冠军的辉煌成绩,成功促进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今后快速迈向职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1988年,乒乓球运动在汉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首次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是中国队在1988-1992年两届奥运会期间举行的国际乒乓球重大比赛中,仅有为数不多的夺冠经历。这一时期,中国乒乓球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梯队建设的资金问题十分紧张,人才也开始向海外流失,此时我国乒乓球运动面临着巨大困难,属于最艰难的阶段。但在随后的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中国乒乓球队重新夺得女子单打、双打和男子双打3项冠军,之后的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队又夺得了乒乓球比赛的4项冠军。在此期间,欧洲国家只是短暂领先了几年,中国乒乓球就迅速从低谷中恢复过来,重登世界乒坛之巅。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乒乓球的竞技实力、体育价值和人文精神得到了更为突出的体现。进入21世纪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激励下,我国乒乓球运动健儿无论在奥运会、世乒赛还是世界杯等国际重大赛事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加之《全民健身计划》不断深入落实,带动了体育运动在国民体育领域的普及与推广。乒乓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其价值和功能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还更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1959年,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随后就通过广播传至国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广泛和生动的报道。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设立新闻通讯的新华社,也于当天发出了有关这一盛事的详细宣传。接下来,国内各大媒体对容国团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进行反复构架,并对他报效国家、勇于挑战的心理情绪进行了深度挖掘,此时体育新闻也跟随着运动员的成就得到繁荣而兴盛的发展。
容国团夺冠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许多国外媒体的热烈报道和讨论,刷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竞技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全新认识,也成为无产阶级对外宣传国家形象的一次成功举措。国家形象的提升,有效促成了国际赛事的承办资格。在容国团夺冠的影响下,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批准了北京举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申请,成就了我国首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壮举。本届世乒赛的成功举办,打开了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为国家形象的展示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崛起的开端。
荣国团代表中国赢得首个国际体育赛事冠军,树立了国家形象、激励了国民精神,也充分迎合了党的思想和人民的诉求。媒体在宣传过程中,充分借助这一思想的建设作用,理所应当将其树立为学习榜样和人民英雄,提升了全民自豪感和国家自信心。媒体除了详细描述容国团的精彩比赛表现,还细致地撰写了其赛场心理活动,以体育的拼搏精神与求胜欲望带动全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信心。特别是容国团赛前的经典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被国内大多数的新闻报道引用提及,这种能够激发斗志和饱含爱国思绪的情感宣泄,不仅鼓舞了体育健儿的内心士气,也使中国乒乓球运动乃至整个体育事业在随后的岁月中得到快速发展。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表现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也充分激励了全国人民敢于直面世界强国的勇气,更激励着全体华夏儿女敢想敢干、勇于拼搏,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当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身最大贡献。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属于单质化时期,以容国团为代表的第一代运动员媒介形象延续了革命先烈的模范精神风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等因素成为这一时期运动员媒介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时代精神。这种象征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媒体反复强调,成为了主流意识所希望展现的主题内容。通过形式较为单一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在当时的时代集体记忆中反复强化的各类机关教育和纪念活动,使之成为号召全社会学习的模范形象。
改革开放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体育运动和新闻媒体也不例外。而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这一时期的媒介形象不仅有近30年的延续,而且开始体现在其他方面。在此期间,乒乓球运动员的媒介形象产生了强烈冲突,除了单纯的比赛成绩受到媒体关注外,球员自身的情绪、心理、家庭等因素也成为其媒介形象中不可忽视的“叠加”个性化环节。但在遭遇重大比赛失利时,民族主义情绪的延续仍会对媒体在塑造乒乓球运动员形象产生较大影响,诸如“民族罪人”之类的枷锁依然会成为运动员主要的媒介形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民众热点关注的转变,中国体育明星的媒介形象开始趋向于普遍的“娱乐化”现象。其中,乒乓球运动员“网红”形象的趋向是非常突出的。在众多媒体形式的驱动和社会关注走向的引导下,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再是吸引公众关注的唯一焦点,在媒体“娱乐化”的影响推动下,挖掘体育明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点滴,还原“一个真实的人”是他们的最大亮点。媒体在追求明星娱乐影响力和“网红”曝光度方面,“话题性”也成为了可能取代体育明星比赛成绩的突破点,更具话题性和曝光度的球员,其影响力和媒介形象的延伸就会越丰富、越持久。
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影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体育的对外交往促进政治经济互动作用的全新认识,充分带动了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的转型与嬗变,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模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阶段,中国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不再需要像建国初期那样急于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与世界各国的共处和交流已然显得愈发从容。随着媒体商业化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媒介形象开始呈现出人文主义色彩,可以说这个阶段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媒体形象的转型时期。体育运动员的媒介形象不可能脱离国家形象和社会背景,必然主要展现积极向上、拼搏阳光的面貌,这一价值趋向也正与当今“中国梦”、“体育强国梦”的思想理念一脉相承。
1995年,首届“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赛”采用“赛会制”,从本届比赛开始,国内乒乓球运动员产生了地域上的流动性,这是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全新比赛体制。到1996年第二届俱乐部比赛时,初步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双轨”体制。直到1998年,赛事经过改革发展,俱乐部赛演变为“主客场制”,比赛名称变更为“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1999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并一直沿用至今。这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项体育赛事,虽然从根本上将乒乓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与经济收入紧密联系到一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运动员媒介形象建设的发展提升。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新媒体迎来了在红利时代的蓬勃发展。在大数据网络信息时代,随着体育健康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之智能设备的产生,体育传播正朝着社群化、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方式、内容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新媒体也给中国乒乓球运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和改变。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的是,中国媒体对运动员形象塑造的出发点已经转变为消费主义下的经济需求,导致形成当今乒乓球运动员的娱乐化、明星化现象,从而催生了一种奇观体育文化的出现,也体现了新时代体育价值的导向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显著增强,国家形象在国际事务之间往来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彰显,体育国际话语权能有效优化中国体育形象、强化中国身份认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乒乓球文化源源不断的发展创新,以“中国乒乓,世界共享”的理念和情怀引领着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充分展现出了当代体育大国形象。乒乓球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中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的重要名片。因此,如何借助国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亦然成为当下我国乒乓球文化传播的重要议题;其次,运动员媒介形象作为当代社会一种特殊的媒介形象,体现着当今传媒文化的组成因素与运营特征,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时代映射。明星运动员成为普通大众偶像,更是发挥着异常重要的媒介文化作用,对于大众文化的风貌、当代社会的认同乃至未来文化的重建都具有深远意义。运动员的本职工作属于体育领域,其所有的商业价值和媒体价值均是依附于体育本身。社会、媒体和运动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有效促使媒体方面更好地构建运动员媒介形象,为其他运动员媒介形象的真实呈现提供启示价值。同时,媒体应该客观公正,警惕“神话性”建构,力避将运动员的媒介形象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