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胜
党报内参是一种不公开的、专供特定对象阅读参考的文稿。特定对象一般指上级党政领导或上级相关党政部门。这个定义大致画出了党报内参的轮廓。
党报内参是党报舆论监督工作的延伸,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必须承担的工作。没有内参的党报,其职能是不健全的。
党报内参的作用有多种,但主要的作用是通报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它是民声民意上传的直达通道,是上级领导了解基层真实情况的窗口,是建言献策的参谋。
内参的写作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如何写出合格的内参?笔者以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党报内参关注面像新闻报道一样无所不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治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工人、农民、学生等各类群体都可成为关注对象。那么,什么内容符合党报内参的报送要求呢?
凡涉及国计民生,且内容不宜公开见报,而又必须让上级领导、上级部门及时知晓的重大问题或事项是党报内参的三个选题标准。符合党报内参三个选题标准的内容多集中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党和政府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影响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具体内容上看,地市级党报的内参大致可归为四类。
(一)事件类,需要上级妥善处理、尽快解决的。比如我们报送的居民小区出现群访苗头、暴力拆迁等,市委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当天就作出批示,相关部门及时介入,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这类内容具有紧迫性,需要及时报送。
(二)民声民意类,需要上级及时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真实看法。比如我们报送的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反应、群众眼中的村委会选举、出租车行业对开征燃油税的反应等内参都是群众对当时政府政策实施的内心看法的反馈。
(三)问题重大类,需要引起上级注意。比如我们报送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遗症”问题、水泉沟“万人坑”保护问题、城市“大公交”问题、棚户区给避暑山庄带来重大火灾隐患问题、农村大规模拆迁改造中的问题等。
内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遗症”明显》是对山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产生的不良影响的调查。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促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学生安全问题则是当地政府落实此项工作时引带出来的新情况,事关当地百万农村群众。这篇内参所提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农村中学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目的在于重点解决农村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对于优化农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进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效果明显。从大局看,“布局调整”无疑是个好政策。但在落实“布局调整”过程中,盲目地进行“一刀切”,撤并学校过多,学校服务网点收缩过大,引发学生求学成本增加、交通安全缺乏保证等突出问题,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利益,甚至导致了新的辍学现象的出现。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减少的特殊背景下,农村学校布局还远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状态。布局结构调整不会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改弦易张。相反,“布局结构调整”政策不仅要延续,而且还要进一步落实。但是,必须把好事做好,这才符合政策颁布的初衷。这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在发展中解决。方向是对的,只是具体操作中出现了偏差,不能全盘否定。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以公开见报的形式发表,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疑虑。有些时候,负面舆论可能有“绑架”的强大作用,会迫使一项工作走向不好的境地。这就是此篇稿件发内参的主要原因。
内参报送后,主管文教的副市长,作出了长篇批示,要求教育部门组织专人系统调查,拿出解决方案。
(四)建议类,需要综合各方面情况,为上级决策提出有见地、有价值的意见。比如我们报送的农村信访问题频发的成因及对策初探、关于小城镇建设的建议。“三年大变样”期间报送的《大拆大变正是彰显文化的好时机》一文,市委书记作出了这样的批示:“很好,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作为历史文化深厚的承德如何在城市大变样中彰显文化特色,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请党委和各位副市长阅。”《亟待保护的古镇凤山》一文报送后,相关部门根据市委书记的批示,组成调查组,对凤山古镇的文物保护情况展开了调查核实,丢失的文物被列为省公安厅督办案件,凤山也增加了文保人员编制。这个当地群众反映多年无果的问题,一篇内参帮他们解决了。他们打电话,托人带话,表示极为感谢。
一个好的选题好比找到了一处富矿,只有扎实、深入地采访,才能挖掘出高品质的矿石,为日后的写作储备、提供丰富的材料。
(一)真实。真实是内参的生命,是内参采访的第一原则。无此,内参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采访时必须做到采访内容的“高保真”,确保事件、问题的绝对真实,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职务等要反复核实,准确无误。数据要清晰,细节要详实,决不可似是而非。
(二)全面。内参的采访需要全方位地进行,以便获取全面、完整的事实,绝不能以偏概全。只有真实、全面的材料,才能为内参写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复原事情的本真。
因此,记者必须深入现场,详细询问,仔细观察,像警察办案一样,去伪存真,弄清事情的原委。比如我们在某县养鸡场安全用药情况的调查中,为查清鸡场是否超标准用药,先以同行建场考察的名义与养鸡户交谈,后又以购药者的身份到兽医药店咨询。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后再到肉鸡收购企业查询、对比。用时一周的明察暗访摸清了这个县大规模连片养鸡户的安全用药情况。独立成文,写出了没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参与的高质量内参,给上级领导报送了一份真实的调查报告。质证了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报送材料的真伪程度,为上级领导了解实情、作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内参采访很多时候很难,需要较高的采访技巧,要有详尽的采访提纲;要有吃苦的精神,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自身安全是完成任务的基础;更要经得住诱惑,不为钱财、人情所动。
调查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情况时,我们全程跟踪。在深山老峪里,不足十岁的孩子起早顶着星星离家走向学校,下午等班车离校,再走数里山路,天黑时进家。成人都不轻松的行程,让一个孩子去承受,真是不易。也正是这全程的跟踪调查,我们才切身地感受到山村孩子求学的艰辛,途中安全、餐饮等一系列学校合并后出现的新问题尽现眼中。深入的采访、真切的感受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扎实、详尽的材料和动力。
在调查一起农村校舍建设问题时,涉事一方多方托人、数次邀请,设法“灭火”。我们不顾人情、顶住压力,写出内参,直至问题解决。
俗话说,量体裁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内参的阅读对象是上级领导,他们水平高、鉴别力强,但工作繁忙,时间金贵。由此,也决定了内参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反映的问题要具体、全面。内参反映的问题绝不能似是而非,必须要有铁一般的事实证明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的紧迫性。2006年,我们采写的内参《某村拆迁居民被打、房屋被毁》,反映了某房地产企业暴力拆迁事件。他们采取雇用地痞殴打、毁坏房屋等卑劣手段威胁、恐吓,赶走不从者,以达到拆迁目的。我们深入调查后,发现该村的暴力拆迁并非个例,是不少房地产企业惯用的卑鄙手段。他们为牟取不法利益,无视法律,强制拆迁,引发强烈的矛盾,成为当时造成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内参上报后,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及时作出批示。司法机关迅速行动,惩办违法者,震慑了相关人员及涉事企业,使一些人觉得这种“有效”的恶劣拆迁方式得到遏制。
(二)问题分析要客观、合情合理。反映的问题要真实,对问题的分析也必须丝丝入扣、全面透彻。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背景,不能孤立地看待。
(三)问题解决的建议、思路要符合实际。要力争把内参写成解决问题的调查报告,这是内参写作很关键的一点。要尽可能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路。建议要可行,具有可操作性;思路要切合实际。
(四)标题要反映内参的内容。内参的标题与有的新闻的虚题不同,必须是实题,要具体,有内容,一目了然。如果用《关于强制拆迁的调查》作标题,没有点出具体内容,就显得很平,不会引人瞩目。若用《某村拆迁居民被打、房屋被毁》,就可能吸引决策者的注意。
(五)一事一报。内参所报内容必须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便于上级领导批示,以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
(六)忠于事实,如实记录。尽可能地把各方面情况真实地写出,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可想象、发挥,为上级领导的判断提供原汁原味的实料。
(七)叙述手法平铺直叙,语句明了直白,保持中性,少带感情色彩。这与报纸的通讯有所区别。语言要精炼、简洁,该说的要说到。但不能有空话、套话等“赘肉”。
文无定法,写作是很个性化的工作,怎样写好内参还要根据所反映事情的内容和自己的习惯,原则就是真实、客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