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艳
[摘要] 班主任的实践智慧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慧导是其实践智慧的集中显现。真正的慧导应有善的指向、有智的行动、有深的追求,是爱与智恒在与统一的艺术。慧导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需求,也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必然要求。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遵循以人为慧导之根、以知为慧导之基、以行为慧导之动,走上指向慧导的专业成长之路。
[关键词] 慧导;爱;理智;艺术
班主任作为一线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的实践智慧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其中,慧导是其实践智慧的集中显现。然而,由于班主任日常工作内容繁重、所面对的教育情境复杂多变、教育对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班主任教育引导学生通常会存在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德知与德行背离、依赖经验缺乏省思等现象。因此,进一步厘清慧导的内涵、价值及修炼路径,有助于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进一步发挥其在班级立德树人实踐中的独特作用。
一、何为慧导
慧导,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即智慧引导。而何种教育引导能称得上智慧?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解读。如果从教育引导的效果来看,智慧指向的是一种效率,即教育目标的达成。从教育过程来看,智慧指向的就是一种规律,即教育过程符合班主任自身与学生成长的规律。如果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角度而言,那智慧指向的就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即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智慧的实践,引导学生获得智慧,并最终指向班主任与学生的可持续的智慧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慧导应包含以下核心要义:
1.有善的指向
慧导的第一要义是教育之善,主要表现为“为学生好”。“为学生好”即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责任重大,面对这些问题时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态。“为学生好”的班主任不害怕、不排斥问题,将问题视作学生成长的阶梯,理性从容。此外,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投入许多精力和情感去研究。热爱与认同自己的工作是班主任专业成长与教育走向完美的精神资源和基础。由此可见,慧导是班主任对教育个体生命的尊重,是对自身职业、对学生爱的表达。
2.有智的行动
慧导离不开教师的理性参与。现实中有很多有爱心的班主任,但不是有爱的教师都会爱,都能够实现自己爱的心愿。比如,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曾和笔者交流时介绍道:现在她带的这个班级是她的第一届学生,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给了这群学生,给了这个班级。从一年级开始,她几乎所有的课间都在班级,杜绝一切出现问题的可能。这个班级也因此被认为是全年级最守规矩的班级。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与她的感情却越来越疏离,还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从她的介绍中,我能感受到一位年轻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她将班主任工作视为生活的重心,爱的信号很强烈。可是,她的爱与智分离,教育成效甚微,甚至走入困境。除了该现象,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即固守已有经验。经验具有个体性、情境性与零散性,不经理性省思的经验往往会使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深陷于故步自封的状态。因此,慧导呼唤基于经验又超越经验的理性行动。
3.有深的追求
慧导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是班主任帮助学生不断增长和丰盈智慧的过程,也是追求自我专业成长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是在实践中,经由不断行动、学习、研究、反思等过程,专业素养、能力、态度等方面不断提升,逐渐使得自己的带班育人趋于科学有效。比如,生活中,当家长得知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个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时,往往内心非常失落。因为他们普遍认为新教师缺乏丰富的实战经验,一定是带不好自己的孩子的。实际上,他们往往忽略了每一个阶段的班主任都具有实现慧导的不同优势。年轻班主任虽受限于经验,但他们往往热情满满,对班主任工作拥有神圣的使命感,因而也会投入足够的研究时间。而老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经验丰富,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第一时间会选择更恰当的处理方式。但因所处人生阶段不同,生活压力大、干扰事情多、容易受限于已有经验等,可能会影响到班级管理工作。因此,慧导并不专属于某一个成长阶段的班主任。不断追求教育智慧生长的班主任,每个阶段都可以成就不同精彩的慧导。
二、慧导的价值追寻
1.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需求
学生呼唤爱,呼唤生命对生命的理解。学生从解读班主任的教育引导方式中理解与形成自己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简单粗暴的方式背后一定隐藏着松散、疏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失去学生爱的悲剧中也失去了对学生精神成长引路人的重要角色。曾有一所学校对700多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发现最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身上的特质分别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耐心温和,容易接近”“教育方法好”。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引导方式很在意,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慧导可以使得爱与智恒在并有机融入教育行为之中,学生在与班主任人格平等的对话、参与、建构中,可以体会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宽容、理解与关爱,最终形成更加积极、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精神
世界。
2.教育目标达成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导师和引路人,肩负着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的重任。然而,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充满了偶然、意外和不确定性,要想胜任工作,实现教育目标,我们不仅要把慧导当作一次行动的追求,还要努力将其内化为班主任的素质与品质。具有“慧导之品”的班主任对教育有独到的理解力,尊重学生的本质特征,对于具体情境中学生的表现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他们能够关心爱护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平凡小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基于以上基础,他们也能够通过实践将其内在的智慧转化为处理现实问题的决断力,在教育情境的变化中辨别、选择,并找到合理有效的行动方式,最终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走向慧导的班主任成长路径探索
1.以“人”为慧导之根
由于班主任工作涉及情感、信念的问题,因此对教育主体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要想成就学生的慧学,关注班主任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个成长包含两个维度的含义,一是班主任作为人的成长,二是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班主任的道德人格就是教育的工具,是教育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德育方法只有与班主任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真正的教育效果。慧导虽然属于教育领域的实践,但因它发生在人与人、生命与生命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始终将自己视为发展的人,关注自身人格的完善,努力追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
发展。
此外,专业成长也是重要的成长内容。班主任专业成长动力通常会受一种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的统领,它在班主任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处于最高地位,我们称之为教育信念。教育信念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对工作的内在认同。有的教师天生喜欢做班主任,他们认为班主任很有价值、有意义,能够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度高。这样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往往有较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们乐于探索。而有的教师不是因为喜欢走上班主任岗位,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但我们要相信,班主任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对职业的理解与感悟是不同的。就算现阶段还未找到对职业热爱的状态,也不要过早选择放弃。职业认同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在努力中建构。当我们用心投入时,我们会在了解与理解中发现学生生命的可爱,在实践反思中找到意义与价值,进而加强我们的职业认同,形成良性循环。
2.以“知”为慧导之基
知识在无形中影响着班主任的教育行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实践智慧形成的基础。班主任工作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很难形成理性与情感和谐相容的教育实践智慧。
可是知识纷繁复杂,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又包含哪些内容?李琳等学者曾从四个方面来梳理,其中对于“专业理解”与“专业知识”的阐述(见表1)对于帮助我们寻找班主任实践智慧形成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从专业理解的维度,我们可以对先进教育理念开展学习,深化对班主任角色的认识与理解。从专业知识的维度,我们可以从学生权益保障知识、学生道德发展相关知识、班级管理专业知识、广博的边缘知识等方面开展学习。当然,一位研究者的研究不足以完整概括班主任所需的知识。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循此逻辑在学习中继续延展,最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繁忙的教育生活中,自主进行知识更新与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其实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班主任可以借助以下途径开展学习:
专业阅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一线班主任更喜欢阅读经验总结类书籍。这样的书籍集合了众多优秀班主任的带班育人策略,阅读起来较为轻松,书中有一些具体做法还能直接迁移到我们的实践中。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每一个实践做法是不能脱离实际的教育情境与教育对象的。理解不了背后的思考与教育理念,单纯地模仿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书目的选择中,我们需要增加教育理论类、哲学类书籍。这类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回到原点去思考“教育是什么”,帮助我们理解人,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领悟教育实践的本质,为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提供思想基础。
同伴学习。处境越相似的人之间越容易发生学习模仿与智慧迁移。在教育教学中,同伴学习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采取同样的学习方式。如参与各种各样的班主任培训,这类培训通常会邀请班主任研究方面的专家、优秀班主任等人员。参加培训的过程,其实就是与优秀同行对话交流的过程。在与教育理论专家对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与优秀班主任的交流对话,可以帮助我们从原先仅仅关注操作性技能转向深入了解与理解优秀班主任经验背后的思想理念。在与同伴的对话交流中,深化专业理解,完善知识结构。
3.以“行”为慧导之动
慧导的能力不是班主任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体验和反思调整逐渐生成的。结合班主任工作日常,我們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让实践成为慧导的动力源泉。
在突发事件中积累引导机智。教育生活中,突发的、非常态的教育情境的处理对班主任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种智慧通常被称为教育机智,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似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最合适的方式处理问题,并达成了好的教育效果。不可否认,有一些特质对于胜任班主任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但要想在每一次突发事件中智慧应对,仅凭特质是远远不够的。大多时候都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德育方法的班主任,一定离不开日常教育教学中无数次的探索与思考。无数次的审慎抉择与思考让突发事件的处理变得有迹可循。
教师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自我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突发事件,将其作为提升实践智慧的宝贵机会。笔者在日常处理突发事件后,通常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反思。一是撰写叙事,真实记录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与感悟,以冷静的状态再次回顾处理过程,分析背后的优点和不足。二是与同事对话交流。自己进行反思,往往会受限于自己的思维,而与同事对话交流能够帮助我们走出个体经验的局限,激发更深入的思考。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分析其他班主任的处理案例、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前思考储备,为教育机智的产生做好准备。
在日常探索中深化实践智慧。突发事件并非常态的教育情境,实践智慧也并非只有在这种突发的、毫无准备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展现。在常态的教育情境中,勤思考、多实践、善反思能激发更具科学性、系统化的持久影响的智慧。这里笔者想到了自己的育人实践。笔者在大学学习时,就已深深认同小学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重要。工作初期,笔者接的是一个融合班级,由几位随班就读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共同组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为了帮扶这几位特殊的学生。
随着实践的深入,笔者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学生都带着各自家庭的特点,教师有责任与家庭携手共同了解与理解学生,与学生共成长。于是,笔者组建了班级家长学堂。起初,家长学堂主要以“共读一本书”的形式开展活动。第一次效果很好,家长参与度很高,但慢慢地,参与的家庭越来越少。笔者没有就此抱怨家长不爱学习,而是停下来反思。笔者发现后期选取的书籍对家长的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劝退了很多想参与的家庭。同时忽视了成年人学习的特点,如工学矛盾突出、受限于自己的受教育史等。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又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方式的优化,遵循生活的逻辑,对日常生活及节日生活开展设计,和家长共同带领孩子过有教育意味的生活。调整后,参与的家庭明显增多,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每个家庭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效果参差不齐,这又促使笔者继续深入思考,优化实践。通过这段经历,相信我们都能感受到实践是优化与深化智慧的动力。没有躬行,就没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更没有去反思调整完善的机会。因此,具有慧导之品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实践家,更是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育中的智爱和爱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2]吴又村,胡泳芳.中学生呼唤“良师”——对中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特征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4(08).
[3]李润洲.教师实践智慧的阻隔与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20
(07).
[4]张勇.谈教师提升教育智慧的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6).
[5]李琳,陈芳等.走向专业理解——班主任专业标准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6).
[6]李屹,陈韵妃.带班方略[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