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新形式展现『草鞋书记』

2023-01-09 03:49陈斌
音乐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高校意义

陈斌

〔关键词〕高校;音乐;审美能力;意义;策略

曲艺音乐剧《周永开》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先进事迹为原型,以“永恒的信仰”为主题,采用四川曲艺音乐为主要音乐而创作的一部舞台剧目。这部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周永开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艺术地呈现了周永开坚定信仰、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精神。2021年7月,曲艺音乐剧《周永开》首演;7月9日在四川大剧院参加了“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9月,作为“第九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剧目成功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剧本是一剧之本。没有剧本的成功,就没有演出的成功。作者秦渊以周永开的真实人生、真实事件为素材,通过角色的转换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中立体的、真实的周永开,用实地探访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靠近周永开的精神境界、跟随周永开的脚步,用充满艺术质感的形象树立一个有血有肉、令人敬仰的周永开,进而歌颂像周永开一样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本文拟从创作初衷、主题诉求、作品立意、表现手法、艺术切入、情感表达、内在结构、思想升华等角度,对作品创作进行解析,剖开剧目之后的故事,探求曲艺音乐剧《周永开》的创作之路。

创作的准备素材的广泛占有与有机提取

周永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6月29日,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周永开在革命年代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舍生忘死、在离休之后继续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守护生态上不顾生死,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一生坚定信仰跟党走的精神追求和崇高风范。以周永开为原型创作的曲艺音乐剧《周永开》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里面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生活。在创作中,作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通过“查”“访”“看”,广泛收集创作素材,进行了深度的艺术体验,从现实层面和思想追求上最大程度地接近了周永开,为创作提供了现实主义样板和丰富的生活支撑。

(一)查阅资料:与周永开初相识。查阅资料是了解周永开最直接、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创作者做到了“三查”。查询个人简介:通过查阅周永开公开的简介资料,对周永开有了粗线条的了解和大致立体的轮廓,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周永开奠定基础。查看新闻素材:新闻报道是通過新闻媒体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阶段对人物事迹的介绍,直观清晰,客观真实,迅速建立起对人物典型性的认识。作者从不同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捕捉素材,对可信、可亲、可感的周永开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查阅历史档案:进入周永开曾经工作的单位查阅相关档案,与个人简历、新闻报道等进行对比,力求在工作历程、个人事迹等方面掌握更为详细、更为准确、更加客观的一手资料,为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料支撑。通过查个人简介、查新闻报道、查历史档案,作者对周永开的一生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在心中初步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立体、丰富饱满的周永开的艺术形象。

(二)走访人物:与周永开身相随。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创作者通过实地、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三访”活动,力求从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对人物的个性、阅历、事件、生活等有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更广泛的了解。拜访先进个人:拜访先进个人本身可以零距离了解先进人物最真实的想法、最真诚的情感、最典型的形象。周永开说:“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一颗公心,为党工作就要一不怕累,二不怕死。”“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哪怕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干革命,也要干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后来中国解放了,我们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事了。”通过访谈,创作者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情感等细致观察,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对先进人物的人生轨迹、行为逻辑、思想追求有了更深的认识。走访亲朋好友:与周永开的家人、亲戚、朋友等进行面对面或电话沟通交谈,通过身边人的视角来看待一个生活中的周永开,构建起一个“一心为党、一心为公,不能有自己的一点私心,不能为自己谋一点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周永开。寻访干部群众:到周永开曾经工作的单位与干部职工进行交流,通过他人的眼光以求了解一个更加立体的周永开,了解一个工作中的周永开,了解一个把一生奉献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周永开。

(三)抵达现场:与“周永开”心相通。在查阅资料、走访人物之后,创作者深入抵达“三个现场”了解先进人物所经历的事件、所进行的斗争、所创造的业绩、所留下的辉煌,通过现场更直观、更直接地了解人物,力求与周永开之间实现心相通,缩小心理的间距。重回历史现场:创作者进入周永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周永开为什么入党、如何入党,进而解开周永开入党的初心使命、行为动机、理想追求的密码。走进事业现场:化成水库的现场、精准扶贫的战场、生态修复的林场……这些不同的现场是周永开作为共产党人带领群众与大自然搏斗、与贫困斗争的见证,也是周永开个人事迹的展现。看见化成水库高峡出平湖灌溉着百里良田,看见精准扶贫战场同步实现小康,看见花萼山林木森森绿意葱茏,让作者对周永开肃然起敬,感受到了他的奉献和大爱。走进生活现场:生活是一面镜子,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创作这位现实中存在的人物时,作者专程到达州拜访了周永开,走进他生活的现场,从他老旧的房屋、朴素的着装、简洁的家具、说话的语态、内心的激情等方面感知了他正直的道德品格、感受他博大的情怀,进而为塑造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创造条件。

面临的困境生活现实与艺术真实的尺度

在完成创作采风准备和原始素材收集之后,创作者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事项之中提取出有机的素材,通过典型的事件树立艺术的形象。在此过程中,创作者必须要处理好“生活现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与现实人生中寻求平衡。

(一)境界的提升:创作主体与先进人物之间的距离缩减。周永开是时代的楷模,是先进的典型。创作者只有思想境界无限地接近先进人物,才能写出先进人物的先进性。如果编剧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表达出先进人物的思想境界,就不可能塑造好先进的人物形象——这是创作者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秦渊在创作作品时,大胆采用灵魂置换的方法,在自己的灵魂与周永开的灵魂之间搭建桥梁,把自己的角色假定为周永开的角色,用心用情去领悟周永开的追求,去感悟他的人格,去体悟他的情和爱,去感受他的悲欢离合、人生境界,努力缩小创作者与先进人物之间的境界落差,努力缩减两者之间的时代距离、情感距离、心理距离、精神距离。

(二)双重的真实:现实生活与艺术呈现之间的合理平衡。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周永开》第二大难题在于如何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一个现实中真实的周永开。过度拔高则会显得假大空,给人以不真实感,也不会为周永开个人、家人、社会所接受、所认同;过度还原又会陷入就事论事的窠臼,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又难以体现。“出入其外,入乎其内”。创作者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选取了周永开典型的场景、典型事件进行艺术呈现,以小见大,以平凡的故事讲述不平凡的一生。同时,作者又敢于超越,运用个体的形象去表现群体的雕像,用个人的人生轨迹表现时代的变迁,把“小人物”奋斗的一生融入社会发展变化的“大格局”,努力在生活的真实上体现出艺术的真实,通过艺术的真实表现生活的真实,既表现出普通但不平凡的个体性,又表现出广阔而又丰富的群体性,通过立足个体表现群体实现了艺术真实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兼顾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合理平衡。

(三)精神的支撑:主体作为与任务需求之间的的有机协调。在文艺创作中,创作者必须处理好创作主体性与需求客体性之间的关系。创作者静下心来闭关写作,每天坚持写作17个小时,一个月下来,硬生生从148斤瘦到138斤,最终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的激情完成了剧本创作,也回应了任务需求——用作者的话说,完成初稿,整个人都站不起来,走路脚打漂。反过来看,一个创作者对作品精力的投入、情感的倾注也影响着作品的质量。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因此,曲艺音乐剧《周永开》不仅是对周永开形象的塑造,是个人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对个体思想情感、创作态度、精神追求的表达。在这里,作品所映照的不仅是周永开本人,也是对创作者心灵的反映,也是创作者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具象化反映。正是有了先进人物周永开精神的感召、思想的感染、事迹的感动,支撑了创作者在时代语境下完成了当代先进人物的“造像工程”,实现了主体意识与任务需求之间的无缝链接、有机协调。

破解的策略用事实说话

当完成素材占有,理清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联之后,艺术创作便进入了实践的境地。创作者以灵魂置换、信仰追随的方式,从主题诉求、艺术切入、作品结构、形象塑造、呈现方式等角度入手,开始了艺术创作之旅。

(一)主题诉求:坚定追随。艺术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艺术形象所表现和揭示出来的主要思想内涵。周永开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舍生忘死,在离休之后为脱贫攻坚和守护生态不顾生死,贯穿他一生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初心。因此,作品必须要以周永开为原型,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周永开身上所蕴含的先进性,揭示出高度的思想内涵。创作者把周永开追随信仰作为了整台剧目的主题,让主题歌《信仰》即“心中一轮太阳,不怕黑夜漫长,热血涌动力量,何惧风大雨狂;爱恨从不迷茫,生死不改立场,镰刀铁锤闪闪亮,那就是我永恒的信仰”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贯穿始终。显然,以信仰作为该剧的主题,既体现了周永开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生追求,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打通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节,升华了作品的内在主题,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境界。

(二)艺术切入:融入“周永开”。以典型个体为原型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以时间的顺序、空间的调整等方法进行艺术切入。在创作曲艺音乐剧《周永开》时,创作者采取了意识流和话剧中常用的倒叙手法,通过老年周永开的回忆、老年周永开与青年周永开的对话等方式进入到周永开一生的典型场景和典型事件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回忆的过程中,作者努力进入周永开的内心世界、情感天地,把“自己”幻化成“周永开”,在创作个体的身上寻找情感的共鸣、灵魂的回响。

(三)典型事件:材料的提取整合。剧目表现的是周永开的一生,他度过的93个春秋历经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故事很多。在剧目创作上需要对他的一生进行浓缩和典型化,以艺术形象彰显他的人生追求。创作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提取了入党、反腐倡廉、脱贫攻坚与植树造林等几个具有代表性意义和典型性的事件进行了艺术刻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不同视角艺术地再现了立体的周永开矢志不渝地践行革命信仰、离休之后不忘初心坚守革命信仰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通过周永開展现了共产党人忠诚奉献的精神特质。

(四)艺术构成:严谨的作品结构。结构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组织和构造。结构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安排构造,将艺术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结合成完美统一的整体。艺术结构是剧目的关键,没有完整结构的剧目必然难以成功。因表现的是周永开的一生,所以作者在确定周永开不同时代、不同人生阶段的典型事件之后,采取了传统评书的典型结构——破阵式结构,从而对整个作品进行组织和构架,破阵式结构即人物走到哪里,故事就发生在哪里——周永开的人生进行到哪个阶段,故事就发生在哪个阶段。通过明线与暗线、主线与复线、故事线与情感线等相互交织的方式形成了立体的、多层次的、丰富的戏剧结构。作品以周永开一生追随党的脚步为明线,以时代的发展为暗线,将个体植入了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以周永开的思想转变为主线,以周永开参与的社会实践为复线,通过行为动机表现精神追求;以周永开典型事迹为故事线,以周永开与妻子吴应明、大姐周永莲等人物之间的生死离别、爱恨悲欢为情感线,由点及面,由简及繁,由浅入深,构成了多元交织、立体丰富、繁复多姿的戏剧结构。

(五)形象塑造:精心的角色选择。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曲艺音乐剧《周永开》中,周永开的角色定位和形象塑造是否成功决定着这部作品的成败。作者在形象塑造中通过与老师王朴庵、妻子吴应明、地下党员周一修、大姐周永莲等众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发生交集,塑造了革命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年代、改革开放后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的周永开,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丰富的生活质感,形成了“众星捧月”般的艺术效果。在革命年代,我们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无悔选择,看到了沉着冷静、智勇双全的周永开追求光明的求索;在建设年代,我们看到了周永开带领群众兴修水利、与民同甘共苦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在反腐倡廉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秉持正义、正直公允、坚守法纪,敢于向腐败势力亮剑,伸张正义、清正廉洁的共产党员形象;在与大姐的对话中,既展现了周永开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小我”,又体现了周永开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大我”;在面对乡里乡亲的情节中,塑造了可亲可敬、大爱无私的周永开形象。在角色定位上,创作者用周永开的信仰追随贯穿始终,塑造了形神兼备、丰富立体的艺术形象。

(六)表现方式:独特的艺术语汇。艺术语言是指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不同的艺术门类各不相同。作为剧本的写作者,在创作时就必须考虑二度创作的艺术呈现。曲艺音乐剧《周永开》充分发挥曲艺作为说唱艺术的长处,根据剧情需要,通过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四川曲艺唱曲音乐表现不同的情绪,形成了贯穿始终的曲艺风格。浑厚深沉的四川扬琴、清灵明亮的四川清音等不同色彩、不同气质的音乐交替出现,或激情昂扬,或清丽婉转,或如泣如诉,或亲切温婉,充满着乡土气息,展开了一幅民俗风情画卷。同时,作者又大胆突破传统的约束,有效借鉴姊妹艺术,探索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之间的融合,兼顾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叙事特征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特点、抒情性特征,为观众呈现了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七)庄严崇高:鲜明的美学风格。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曲艺音乐剧《周永开》在创作中以周永开丰盈的人生为素材,在文本的语言上,作品既注重了生活语言的运用,在一段段对话、念白中让观众感知到“事实就是这样”,同时又注重情感的引导、内涵的升华,比如写周永开与妻子的对唱时,“一颗心连着一颗心,一盏灯点亮一盏灯,一江水汇入一江水,一生情牵着一生情”的精彩呈现,既有爱情的质朴本真,又超越了爱情,呈现出从现实主义题材中生发出的浪漫主义诗化风格,形成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质感。

曲艺音乐剧《周永开》以四川曲艺音乐为基调,融入具有现代调性的戏剧表现手法,实现了跨界融合,既有传统戏曲的写意之美,又富有现实主义的充实之美,将周永开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信仰的一生浓缩在一部剧中。跌宕起伏的剧情,多色彩、多方位、多维度的艺术表达,曲艺音乐剧《周永开》是一部集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现实主义作品。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高校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