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3-01-09 06:37朱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7期
关键词:躯干康复训练下肢

朱娟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达1.11%,死亡率达0.1%,幸存的80%左右患者均患有残疾,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以及言语障碍等,但是呼吸肌和躯干功能障碍容易被忽略。脑卒中患者的呼气肌和吸气肌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胸廓活动度不断下降,肺活量减低,睡眠呼吸发生暂停,降低患者心肺适应性与活动耐力,使得气道发生感染,伴有肺炎,直接对患者的功能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脑卒中再发和呼吸系统并发症风险明显增加。同时,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病后卧床制动等原因,常存在呼吸功能减退、躯干肌肉力量下降[1]。躯干作为身体活动的中心是下肢进行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呼吸功能减退与躯干控制能力下降均影响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相关研究证实,呼吸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运动功能[2]。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提高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下肢功能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45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 例,女19 例;左侧偏瘫26 例,右侧偏瘫19 例;脑出血16 例,脑梗死29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A 组、B 组与C 组,每组15 例。纳入标准:①初次发病,符合《中国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制定的脑卒中诊断和分类标准[3];②经头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③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晰,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④患者能够安全独立步行10 m 以上;⑤病程30~50 d;⑥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⑦年龄≤80 岁。排除标准:①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等重大疾病;②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干预;③下肢骨折未愈合;④步行距离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1.2 方法 A 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呼吸训练,B 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躯干控制训练,C 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与呼吸训练。训练时间为2 h/d,上、下午各1 h,5 d/周,连续8 周。其中躯干控制训练1 次/d,20 min/次;呼吸训练1 次/d,30 min/次。所有患者总的干预时间相同,每天干预时间中除呼吸训练与躯干控制训练外,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如下。

1.2.1 常规康复训练 ①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如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促进患者分离运动出现;②利用不同颜色的弹力带进行肌群力量训练;③平衡功能训练:利用简易平衡训练仪进行坐位、坐-站转换及立位平衡训练;④进行步行训练(包括治疗性步行及实际步行训练)及上下楼梯训练;⑤采用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下肢训练。

1.2.2 躯干控制训练 ①仰卧位:向左右翻身坐起训练;②坐位:左右前后插木棒训练,距离由近及远、由高到低;③跪位:利用滚筒向各个方向滚动,保持上半身稳定;④站位:向各个方向抛接球训练。

1.2.3 呼吸训练 ①腹式呼吸训练:患者放松平躺在治疗床上,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侧髋、膝关节屈曲,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的上腹部,引导患者经鼻缓慢深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自然呼气,在呼气末双手稍用力下压,促进横膈上抬;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情况在吸气时逐步增加双手压力,提高患者吸气肌力量。腹式呼吸训练重复5 次为1 组,训练时间10 min/次。②呼吸肌训练:利用KOO 三球呼吸训练器(呼气8 档及吸气9 档),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呼吸阻力训练呼吸肌,训练时间15 min/次。③缩唇呼气法: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 s 将气体缓慢呼出,训练时间5 min/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指标(FMA 评分、BBS 评分、TUG 时间)、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 及FEV1/FVC)。

1.3.1 下肢运动功能 ①采用FMA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总分34 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②采用BBS 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得分越高表示平衡功能越好[4]。③采用TUG 评估患者功能性步行能力:≥16 s为阳性,>20 s 则表示有跌倒的高危险性。

1.3.2 肺功能 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患者的FVC、FEV1、PEF 及FEV1/FVC[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三组患者FMA 评分、BBS 评分及TUG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三组患者FMA、BBS 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TUG 时间短于本组干预前,且C 组患者FMA、BBS 评分高于A 组、B 组,TUG 时间短于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患者FMA 评分、BBS 评分及TUG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干预8 周后C 组比较,bP<0.05

2.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三组患者FVC、FEV1、PEF、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三组患者FVC、FEV1、PEF、FEV1/FVC 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C 组高于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B 组患者FVC、FEV1、PEF、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干预8 周后C 组比较,bP<0.05

3 讨论

呼吸中枢是一种参与启动与调节呼吸运动细胞群,呼吸运动调节主要依靠位于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群进行相互协调和制约。大部分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神经元细胞代谢功能均会发生失调,使得呼吸中枢神经元间的联系及与效应器间的联系不断减弱,直接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随着脑卒中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上脑卒中后患者呼吸功能易发生障碍,临床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愈发重视。

本研究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分别给予躯干控制训练、呼吸训练、以及两者结合训练。结果显示:干预8 周后,三组患者FMA、BBS 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TUG 时间短于本组干预前,且C 组患者FMA、BBS 评分高于A 组、B 组,TUG 时间短于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患者FMA评分、BBS 评分及TUG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三组患者FVC、FEV1、PEF、FEV1/FVC 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C 组患者高于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与B 组患者FVC、FEV1、PEF、FEV1/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和呼吸训练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单一的呼吸功能训练或躯干控制训练[6-8]。

呼吸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躯干控制能力实现的。本研究中A 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呼吸训练,同样可以观察到患者运动功能提高,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但C 组患者在干预后下肢运动功能优于A 组患者,提示呼吸训练结合躯干控制训练是一种更有效的干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B 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训练与躯干控制训练,患者的肺功能同样得到改善。这可能与躯干在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时,膈肌运动幅度增加有关。有研究同样发现[9-11],中医传统功法训练较常规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提示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不仅可采用单一的呼吸训练手段,还可以结合其他运动疗法。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躯干控制训练、呼吸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躯干康复训练下肢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树与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