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附温胃汤在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3-01-09 06:37李宏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7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脾胃

李宏哲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胃炎类型,其发病机制较复杂,但常见病因为Hp 感染所致,患者在临床中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症状(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暖气和恶心等),这些症状很容易让患者提高警惕,多数会在症状出现的时候及时到院就诊。而若是忽略身体的求救信号,认为可以依靠意志力忍受病痛,妄想各种症状自己消失,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致使病情恶化,提高后续治疗难度[1]。目前,考虑到该病对患者的危害,为了降低其带来的影响(生活、学习、工作方面),国内外相关医学领域的专家均对其治疗方案展开大力研究,力求早日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为广大患者造福[2]。就当前治疗现状来看,药物的应用较广泛,其作用也较为明显,最主要的是,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切实印证,但如何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是关键。作者为研究良附温胃汤在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此次特从本院抽取70 例患者进行调研,研究资料、治疗方法、结果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脾胃肝胆科收治的70 例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3 例;年龄25~60 岁,平均年龄(40.73±5.52)岁;病程1~4 年,平均病程(1.78±0.81)年。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41.86±5.49)岁;病程1~4 年,平均病程(1.81±0.8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和支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疾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关临床诊断标准[3]者;②临床资料完善且既往病史明确者;③7 d 内未服用任何可能会影响本次调研结果药物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衰竭者;②精神状态异常或有精神疾病治疗史者;③具有先天缺陷者(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异常等);④不配合治疗操作者;⑤存在本次使用药物过敏情况的患者;⑥中途退出研究流程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具体选择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综合治疗,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耐药反应或过敏情况,可去掉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针对性的选用另外两种抗生素(具体用药情况以患者病情为准),持续用药2 周。此外,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对于饮食禁忌也需要做详细指导。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良附温胃汤进行治疗,中药组方如下:木香、砂仁各5 g,炒白术、香附、蒲黄、五灵脂、桂枝、党参、甘草、高良姜各10 g,干姜、丹参各20 g,水煎服,1 剂/d,2 次/d,分早晚服用,持续用药2 周,1 周为1 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需停药2 d,之后再服用第2 个疗程。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症状,可以根据其实际病情进行加减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p 转阴率、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1.4.1 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Hp 转阴,症状积分改善≥90%;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或某项症状消失,Hp 转阴,症候积分改善75%~89%;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减轻,Hp 转阴,症候积分改善60%~7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与治疗前无异或病情有加重的情况,Hp未转阴,症候积分改善未达上述标准[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相关症状积分 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对比项目主要包括胃痛、嗳气、烧心反酸、脘腹饱胀,其症状严重程度依次为无、轻微、中度、重度4 个等级,分别对应0、1、2、3 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即积分越低症状改善越良好[5]。

1.4.3 生活质量评分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进行分值评定,主要评分项目包括穿衣、洗澡、进食、修饰等10 项,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 转阴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p 转阴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p 转阴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痛、嗳气、烧心反酸、脘腹饱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痛、嗳气、烧心反酸、脘腹饱胀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胃痛、嗳气、烧心反酸、脘腹饱胀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脾胃肝胆科临床的常见疾病,通常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是一种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7]。根据目前已有的临床资料来看,该病以胃痛隐隐,喜温喜按为特点,主要与饮食、生活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但流行病学显示,Hp 是主要致病机制,且由于Hp 感染几乎无例外地会引起胃黏膜炎症的必然性,而机体一般很难依靠自身的新陈代谢完成病菌清除工作,最后会逐渐形成慢性感染。基于此,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较高,已然成为最影响社会安全健康水平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8,9]。考虑到该病属于慢性疾病,病情进展缓慢,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饮食调理,治疗期间还可能出现其他新的症状,这些特点和因素决定了选择药物治疗的优越性,不论是常规西医疗法还是中医治疗,药物的选择都具有灵活性,其可操作的空间较大,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随时更改调整治疗方案[10]。

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来看,铋剂、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组成的西药治疗方案可以在短期就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用药后可能快速作用于机体,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Hp 可能存在耐药性,加之长期大量使用以上药物还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药效和安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11]。相较于西医疗法,中药的用药安全性更为稳定,并且由于近年来对中医的提倡,诸多专家对于使用中药治疗胃炎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2]。在中医学上,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的范畴,多分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和气滞血瘀等类型,而脾胃虚寒型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脾虚肝郁是主要致病原因,脾胃病变则升降紊乱,寒热错杂,气滞血瘀,治疗的主要方向在于驱寒、健脾、益气和胃[13]。祛寒常用温药,但不可过服、久服,以免化燥伤阴,引发变证。因此,在此型患者的治疗中,健脾益气和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良附温胃汤中的木香、砂仁、炒白术、香附、蒲黄、五灵脂、桂枝以及党参等方药在驱寒、健脾、益气和胃方面均具有相应效用[14]。依据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更低,Hp 转阴率更高,生活质量改善更优。表明在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西医疗法,联合中药组方良附温胃汤可以发挥出更显著的治疗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率,减少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时间,进一步提高疗效,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良附温胃汤在Hp 阳性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用药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有助于减少或消除Hp 阳性,改善后期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可以增强应用力度。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脾胃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