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灸温的灸法临床试验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01-09 05:41邱吓花付杨华陈柳茵王历刚黄碧春
医学信息 2022年21期
关键词:灸法艾灸期刊

邱吓花,杨 柳,付杨华,陈柳茵,王历刚,圣 夏,黄碧春

(1.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2.漳平市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龙岩 364499)

灸法(moxibustion)是借灸火热力治疗的中医传统疗法,也是现代医学的物理热疗法[1]。长期以来,灸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2-4],并取得显著的疗效。随着灸法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指出[5,6],灸温是灸法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同时,灸温控制是除患者温热灼痛主观感受外灸法量化控制的客观指标,既增加了灸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研究的可检测性与同质性。然而相对于传统艾灸方式,控温灸法是否能提高灸法的疗效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关于灸法灸温的研究逐渐成为了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尤其在不同灸温产生的作用效应和临床不同疾病灸温干预探讨取得一定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和软件分析生成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外关于灸法灸温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以掌握该领域的现状,为灸法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logical Medical Database,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8 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 年4 月5 日,所有检索到的文章追查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检索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中文检索词包括灸法、艾灸、灸温、温度、体表温度、皮肤温度、穴位温度、温热刺激;英文检索词包括moxibustion,Moxibustion temperature,temperature,body surface temperature,skin temperature,acupoint temperature,warm stimulation,thermal stimulation。

1.2 纳入标准 ①纳入所有探讨灸温影响临床疗效的正式刊物发表文献;②干预方法为具体设置灸温的灸法(种类不限);③干预对象为具体某一疾病的患者,且有明确的疗效指标;④语种不限。

1.3 排除标准 ①重复发表的文献;②专利文献、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经验介绍、综述、个案和文献研究等非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③信息不完整且联系作者未果的文献。

1.4 方法 由2 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利用NoteExpress 文献管理软件并结合人工筛查,排除相同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浏览文献标题名称和摘要进行初筛;对于初筛获得的文献再进行全文阅读,判断是否符合要求,若遇到争议的文献进行小组讨论后确定是否纳入,仍还有争议者请导师仲裁。将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 建立数据表,对每篇文献的题名、期刊、作者、发表年份、疾病类型、灸法类型等信息进行提取,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制作图表,出现任何不统一的意见进行小组讨论决定或导师仲裁。同时将文献导入VOSviewer 软件,进行共现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根据文献检索策略,共检索出灸温相关文献7624 篇。经查重去除612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去除6875 篇,再阅读全文去除116 篇,最终纳入文献21 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7 篇,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 篇,自身前后对照文献2 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年发文量及趋势 2006-2022年4 月,该领域年累计发文量整体趋势呈上升状态。2006-2016 年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共发表文献6 篇;2018-2021 年出现了发表高峰,共发表文献14 篇;2022 年4 月份发文量为1 篇。发文量趋势见图2。

图2 发文量趋势图

2.3 文献期刊分布 21 篇文献发表在核心期刊和SCI 收录文献共8 篇,占总文献量38.10%。21 篇文献有中文文献16 篇,外文文献5 篇其中包含4 篇英文文献,1 篇韩文文献。21 篇文献发表于15 种期刊上,其中外文期刊4 种。《上海针灸杂志》3 篇(14.29%)、《四川中医》3 篇(14.29%)、《中国针灸》2篇(9.52%)和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杂志)2 篇(9.52%),其余期刊发文量均为1篇。前10 种文献期刊分布见表1。

表1 发文量前10 的期刊文献分布(n,%)

2.4 研究机构

2.4.1 地域分布 按照第一作者所在研究机构统计,主要集中在我国与韩国(2 篇),其中分布在我国省份主要有江苏5 篇、上海4 篇、四川4 篇、福建2 篇、浙江、广东、安徽和河南各1 篇。

2.4.2 机构类型 按照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21 篇文献来自临床医院13 篇,高校及研究所8 篇。

2.4.3 作者合作 由于纳入英文文献较少,共现分析效果效果较差,现将中文文献共68 个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共生成15 个聚类,159 条连接线,其中以王玲玲和姜劲峰等学者团体以及郝玲和刘钺等学者团体研究时间最早,学者王玲玲出现次数较多(2 次),且近2 年有越来越多学者从事灸温的研究,如余曙光等学者团体,见图3。

图3 作者合作网络图

2.5 基金项目资助 21 篇文献中16 篇受到基金项目支持,占76.19%。其中有5 篇文献受到多个基金支持,国家级基金项目9 个,省级基金项目15 个,市级基金项目3 个,院校级基金项目2 个。

2.6 关键词分析 将中文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把节点进行合并和排除后形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除检索词“艾灸”和“温度”,还包括灸法类型关键词:“电子灸”;疾病相关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高脂血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脾气虚”和“原发性痛经”等,见表2。节点重组后共生成节点54 个,聚类7 个,连接线171 条。

表2 中文文献关键词(≥2)

图4 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2.7 文献疾病分类 根据《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7],21 篇文献涉及8 个系统共14 种疾病,位居前列的是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6 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4 篇)、消化系统疾病(3 篇)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 篇),见表3。

表3 文献疾病分类

2.8 施灸方法 21 篇文献中干预组施灸方法包括电子灸12 篇,悬灸5 篇,艾盒灸3 篇,隔物灸1 篇。

2.9 施灸温度设置 21 篇文献中有19 篇明确调控工具,其中采用电子灸仪器12 篇、测温仪6 篇和温度计1 篇。21 篇文献干预组均有明确、具体施灸温度,其中12 篇文献干预组和对照组设计了程度不同的温度探讨疗效差异,且干预组灸温多设置在45 ℃左右,对照组温度多控制在38 ℃。

2.10 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21 篇文献灸温控制干预均有疗效。18 篇温控灸法疗效显著,均优于对照组;2 篇文献干预组电子灸法疗效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篇文献干预组电子灸法疗效略低于对照组。有5 篇报道出现了与临床干预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水泡(2 篇)和烧伤(3篇),均经处理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基于灸法温度的临床疗效研究计量学结果显示,该领域发文量呈稳步上升,均来自于临床、高校及研究所,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和SCI 收录的文献有8 篇,占总文献量38.10%,质量达到较好程度,并且有76.19%的文献有基金项目资助,另外作者共现分析也显示近几年灸温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提示基于灸温的灸法研究不仅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及国家和社会对该领域的支持,而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均说明灸温对疾病疗效的影响已得到关注,因此推动灸法的应用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该领域也存在研究地域与机构分布不均的情况,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四川等高校医院分布较多的地区,可能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校科研实力分布不等有关,应该加强跨地域科研合作交流,积极推动较薄弱地区研究人员科研水平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灸法虽然作为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但在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中发现灸温临床干预研究始于2006 年韩国研究者,且有2 篇来自韩国高校的SCI 文献,表明该研究领域已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因此在保留灸法特色的同时,需继续加强创新研究,让更多中医特色灸法展示在国际平台。

本研究中文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除“艾灸”和“温度”外,“电子灸”出现频次最多。灸温干预多采用电子灸法,究其原因可能是电子灸法操作简便,解放了人力,适应快速节奏,使得电子灸法在临床快速普及与发展,但从结果中可知电子灸法的疗效不尽相同。Kang HR 等[8]学者比较了电子灸法与传统灸法的效果,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差异(P>0.05)。葛英姿等[9]比较45 ℃与50 ℃的电子灸法干预效果,结果显示45 ℃疗效低于50 ℃,但文中提到实际50 ℃灸温到达体表温度仅为44 ℃~45 ℃。因此,对于电子灸法能否真正取代传统灸法,且电灸仪设置的温度是否是刺激皮肤的真实温度尚需要验证。章羽等[10]比较了40 ℃~45 ℃电子灸法与推拿法的疗效,结果显示二者疗效相当;张伟等[11]发现43 ℃电子灸法与电针疗法相比疗效较差。对于电子灸法的应用有其优势的一面,但要做到真正推广,也应关注其不足,对其疗效应进一步研究,以指导临床应用。

本研究表明,灸温干预对象疾病谱涉及8 个系统共14 种疾病,选择干预灸温多集中43 ℃~45 ℃,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少而轻,提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调控在一定范围灸温的灸法可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在膝骨关节炎和原发性高脂血症疾病上,灸温干预研究较多且疗效明显。艾灸温度的高低在临床上是可监测、可调节的,除文中提出的检测方法外,有学者[12]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对艾灸治疗期间的三维温度升高进行了检测,但由于MRI 成本高,且使用过程需要专人负责,因此普及性不高。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干预疾病种类较为分散,后期应再针对性研究具体病种,设计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 研究,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

本研究发现,部分学者[13]在其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穴位(中脘)与背部穴位(胃俞、脾俞、隔俞等)不同的施灸温度实施干预。吴艳红等[14]采用3组不同温度电灸干预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结果显示3 组灸温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分析原因:①与病情有关,干预对象是胃癌术后患者,病情重、病程长;②灸穴在下肢,其循环及体表感觉较正常健康人慢;另有其他相关研究者史晓宇[15]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和健康人群实施艾灸,发现中风后遗症患者较健康人皮肤升温快,对温度耐受较健康人低,易出现烫伤等不良反应。以上研究提示临床进行灸温时,应充分评估病情、选择适宜的穴位,且针对不同人群应进行适宜的灸温干预,既达到治疗效果,又避免了损伤。

灸温是灸法发挥疗效的关键因素,但其背后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目前有学者认为灸温作用机制可能是温热刺激激活局部特异感受器、热敏感免疫细胞、热休克蛋白等为主要途径和启动机制,直接产生多种局部效应,并由神经、体液传导,将温热刺激信号影响至远部器官及全身,引起远部特定靶器官和全身系统的后续效应[16]。随着现代神经生物学的发展,临床逐渐认识到在人体皮肤中分布着感受热刺激的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受体(TRPV1),可被超过43 ℃的热刺激激活[17]。近年来学者日益关注灸温与TRPV1 的关系,TRPV1 被认为是艾灸热刺激作用研究的关键分子[18],艾灸效应与影响TRPV1 mRNA 的表达有关[19,20]。从分析结果上看,施灸温度多控制在45 ℃左右,与激活TRPV1受体的温度接近,临床疗效优于38 ℃灸温(对照温度)干预,说明不同灸温产生不同疗效,但由于目前证据有限,且灸温疗效机制复杂,其产生疗效的机制是否和激活TRPV1 受体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调控灸温的灸法在临床干预疾病上疗效更为显著,且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日益关注。其中,灸温干预疾病种类较少,且以电子灸应用较多,对其真正疗效还需更多临床学者探索,以提供更强、更严谨的循证证据。另外今后可加强研究灸温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从而加强该研究领域的纵向延伸。

猜你喜欢
灸法艾灸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期刊问答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