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香
(贵定县德新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贵定 551300)
在桃树种植中,部分果农未能根据实际环境进行品种选择。生长环境存在差异,会导致果实形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使得桃树品种具有复杂的特点,且各地区对于相同品种未能具备统一称呼,导致全面了解桃树品种具有较高难度[1]。另外,部分果农在种植中更注重食用价值,使得中国桃树在品质结构方面有着一定的问题。
目前,一些果农修剪水平有待提高,未能确保操作的规范性与高效性。部分果农未能对桃树耐修剪性进行全面了解,觉得多次修剪会对果实带来严重影响,未能正确认识修剪工作的价值,导致桃树枝叶繁茂,缺少充足的营养与光照,不利于种植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保障。除此之外,部分果农运用上尖下宽的模式进行修剪,将主枝剪掉重新培养,使得果实成熟期有所推延,这对果树产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会存在农药喷洒时间和用量的不合理现象,难以确保防治效果,还会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和果实农药残留等问题。另外还存在药物配比不合理的情况,这不仅会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还对防治实效的提升造成一定制约。在防治过程中,部分果农会注重化学防治措施的运用,未能重视农业和物理等防治措施的应用,从而会对环境和果园生态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桃树种植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选择恰当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
在建设桃园的过程中,应确保桃园所在地地下水位较低。主要由于桃树根系较浅,对于土壤的要求更高,若桃园地下水位较高,在种植期间会存在通气性不足的问题,对桃树正常生长造成一定影响,难以确保种植效益[2]。在桃园选址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不选用刚进行桃树砍伐的地点,主要由于该地点土壤肥力较差,难以给桃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不利于种植产量的提升。
在种植桃子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桃子口感,还应重视其外观。因而应提高对品种选择的重视程度,对品种生产性能以及结果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种植区域实际情况选取最佳品种。在选择环节,应主要选取纯木性种子,并根据桃树用途通过根系控制法有效控制树体大小。
在果树种植的过程中,注重清园工作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延长树龄,提高种植产量与品质。科学的清园工作,可以减少来年越冬虫与病原菌基数,从而减少成本投入,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若当年发生了严重的病虫害,在落叶之后应使用细菌药剂、富力库以及敌杀死对地面以及树干的喷洒[3]。在完成冬剪之后把病枝和杂草等移除果园进行烧毁,再喷洒石硫合剂。对于初春清园工作,在萌芽之前应通过石硫合剂展开地面和枝干的喷洒工作,还应保证和露红期有超过15 d的间隔。
对于果实生长,授粉至关重要,因而果农应提高重视程度。之所以需要授粉,是因为桃树自身授粉无法满足实际生长需求,应通过人工授粉进行授粉,常用的方法有交叉授粉法。在采集花粉时应选取花粉量大的桃树品种,并有机结合桃树实际生长习性,完成采集后存放于良好环境中。
嫁接是把一种植物枝干向另一棵植物根茎上进行转移,促使其长至完整植物,从而有效满足植物生长以及繁育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在嫁接桃树前应对温、湿度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环境,嫁接砧木选为毛桃,较为常用的方法有切接以及芽接。
桃树生长期时,会具备繁茂的枝叶,且会朝着既定方向生长,这个过程中桃树需要大量养分,从而对桃树正常发育造成影响,若枝条过密也会对采光和通风造成影响,无法确保果实品质。因而果农应展开修剪工作,通过冬剪以及夏剪,在主枝长至30 cm时应截取一些枝条,确保光照效果良好,增强林间透气性。修剪工作的要点主要有:修剪时组织张开角度超过60°,应将3~4个主枝、1~2个副主枝保留下来,尽可能剪除短小枝条[4]。初次结果后桃树会迅速生长,枝叶繁茂,应通过下剪法,通过摘心和抹芽等对弱枝进行清理,进而确保树体营养均衡。确保在盛果期具有稳定树体,降低二次枝数量,提高中短枝比例,对断枝进行清理。还应将较密枝叶修剪掉,进而有效优化采光以及通风情况。
加强水肥管理能够将果实口感提升上去,一般施加农家肥可以降低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施肥时应加强用量与施肥深度的管控,通过施肥沟的开挖,选择辐射状或环状的施肥方法。在施肥时应根据桃树生长展开分阶段施肥,幼树应保障水肥补给的充足性,成年桃树一般每年施肥2次即可。肥料可选取农家肥,桃树需进行氮、硫以及镁等元素的补充,可根据具体品种和树龄将肥料元素比例确定下来。在桃树的各生长阶段应优化水分管理,严格把控灌溉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灌溉措施。
花果管理对于种植产量有着直接影响,因而应加强花果管理。一方面,应确定疏花时间。桃树生长到一定阶段,花蕾会逐渐膨胀扩大,变为圆形,并且花芽也形成红色芽尖,果农需在芽尖生长时展开疏花工作。另一方面,应确定拣果时间。第一次拣果应在落花后20 d,第二次应为落花后第5周展开。另外,在拣果之后,应重视防治虫害,提高果实口感。
在种植管理的过程中,应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科学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全面提升防治效果。
应重视桃园管理,运用翻地以及施肥等方法优化桃园环境,增强桃树长势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引进外地苗木或接穗的过程中,应完善检疫工作,避免病菌进入到果园内。农业防治的核心为土壤管理以及品种选择,因而种植人员应对园内杂草进行定期清理,并科学控制追肥时间,为桃树抗病害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由于桃树为耐干旱植被,因而在雨季前应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检查与管护。
在病虫害防治环节,物理防治被广泛应用。例如,当发生蚜虫时,能够运用蚜虫喜黄的特性,在种植区悬挂展板,将悬挂密度控制在9块/0.067 hm2左右,进而确保良好的灭虫效果。蚜虫对气味十分敏感,运用红酒、糖以及水调制混合液,用来吸引蚜虫,再进行人工捕捉。
结合现阶段了解的病虫害实际发生规律,展开化学防治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保障种植效益。例如,在桃树开花前,应通过乐斯本、大生M-45、农地乐以及农用链霉素根据相应比例进行配置,并喷洒于树干上,可以有效防治蚜虫和真菌性穿孔病等。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药剂选择、施用时间和施用量等的把控,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价值。
对于桃流胶病,发病范围一般在枝干部分,该病害会严重影响树木长势与果实产量,若未能有效防治,会导致整株桃树死亡。桃树新梢有着相对较高的发病率,高发季节为春夏季,在皮孔中心会集中形成病斑,且流出软胶,软胶风干后会变为半固态。如果桃树枝干也存在伤口,树胶能够流出,且变为褐色。遇到下雨,树胶能够吸水膨胀,导致树皮开裂,使得树木枯死。
对于桃流胶病防治,应改善土壤,并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有机肥施加量,增强土壤肥力。与此同时,还应避免果园积水现象,防止空气湿度较高,减少发病的概率。应对树干展开物理防护,防治树干存在伤口。除此之外,如果树体存在流胶的情况,需及时刮除,涂刷石硫合剂,在1~2 d之后再进行甲基托布津的涂刷,进而有效增强防治效果。
桃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4月—7月,菌丝体能够在僵果与枯枝中越冬,第二年会形成孢子进入枝叶中,后期也会感染花果,甚至会导致桃树枯死。
在防治桃炭疽病时,首先,应将桃树僵果和枯枝等剪去,或者在初次发病时,将约定病原消灭;其次,果农应注重果园排水管理,注重磷肥以及钾肥的施加,还应对枝叶进行及时修剪;最后,在萌芽期,应进行波尔多液的喷洒,科学把控用量与浓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桃树成长期不可使用波尔多液。
桃红颈天牛会对桃树木质部分带来严重影响,幼虫蛀入木质部分后,枝干会有中空现象,这对桃树长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桃树死亡。桃红颈天牛通常将卵产在树皮缝隙内,幼虫成活后会对韧皮进行蛀蚀,天气回暖后幼虫会在木质部位表层活动,使得该部位存在蛀道。
在对桃红颈天牛防治时,因蛀道会具有多种规则状态,通过熏杀无法确保良好的治理效果。在防治时,应对新鲜排便孔内粪渣进行清理,运用小刀片撬开粪孔附近皮层,并通过磷化铝片剂毒杀幼虫。放入试剂后,还应用混合的稀泥和食盐水糊住受害位置,再用塑料薄膜包住。在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害虫给人体带来伤害。
冬季桃蛀螟虫卵能藏在桃树内,在春天气温回暖后,树干就会存在大量幼虫,开始侵蚀桃树,导致褐腐病等病害的发生。防治桃蛀螟,应注重抑制幼虫生长。在成虫产卵期,应将杀螟松等药剂喷洒到桃树上,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总而言之,人们对桃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桃树种植行业的发展。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应对桃树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科学运用,并探究出高效的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确保桃树种植的产量与品质,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为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