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广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第一,加强物资管理问题研究应对,是落实合规管理的客观要求。当前,国资监管机构高度重视央企合规管理工作落实情况,2018年印发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要求“中央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面推进合规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切实防范合规风险”。物资管理合规风险属于火电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合规事项,加强物资管理各重要环节风险分析与应对,有利于提升企业整体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法治央企,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加强物资管理问题研究应对,是助推企业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有效识别分析企业物资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加强物资管理制度制定、执行与监督检查环节的管控,是推进火电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整改提升,提高采购效率,降低物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规范实物与价值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物资领域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物资供应链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企业管理提质增效。
第三,加强物资管理问题研究应对,是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物资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一环,为价值创造提供基础原材料、辅料,物资管理的提升会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实现,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采购计划性不强,造成物资积压或短缺。火电企业物资耗用量大、品类繁多,采购需要提交采购计划、审批,履行采购程序,难免存在梳理库存及生产耗用不到位的情况,致使采购决策失误。采购过早、数量过多会造成物资积压,甚至技术进步或工艺优化等造成物资淘汰,不能充分发挥物资价值。采购不及时或数量过少会造成物资短缺,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第二,物资出入库不及时,影响资产价值及经营指标。火电企业容易存在以下问题:物资到货后验收入库不及时,多批物资叠加后难以区分物资批次、数量、价值等明细信息,等到需要给供应商付款时,倒查合同以及相关采购信息,造成结算入账缓慢,财务账上物资数量与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给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带来混乱。此外,还容易存在物资领用时,物资出库耗用后,长时间跨期未进行出库账务处理,财务账上不能准确反映物资库存情况,账账不符,甚至为了完成经营考核指标故意延期、跨期确认物资耗用生产成本,多计当期利润的情况。
第三,物资虚假出库,降低两金占用。为完成“两金”压降,减少账面资金占用,火电企业容易发生大批物资虚假出库、以领代耗情况,实际出库的物资并未使用,致使形成了二级库,虚假列支当期成本费用,账面资金占用明显较少。有的二级库能够单独设立台账登记物资耗用情况,有的二级库根本无台账登记,按需要领用,造成管理混乱,甚至存在偷盗风险。基建单位容易发生基建剩余物资未退库情况,物资已领用出库,实际并未全部使用完毕,结余后单独管理未履行财务退库程序,造成多计工程投资成本,影响投资资产价值管理,形成账外物资,失去监控,危害极大。
第四,核算不严谨,未严格区分生产用与技改用物资。火电企业物资耗用一般分为生产用、技术改造使用两种情况,生产用一般计入生产成本予以费用化处理,技术改造计入技改投资予以资本化处理。火电企业在领用物资时,未严格按照使用用途区分生产用、技改用物资,或者为了相关考核指标故意混淆用途,造成费用化与资本化不准确,影响会计核算质量。
第五,实物管控不到位,造成账实不符。火电企业一般设置多个物资仓库,由于物资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经常出现物资集中堆放、摆放位置不规整、卡片更新不及时等情况,很容易造成物资库存管理混乱,账卡物不符。未严格落实定期盘点和保养制度,存在物资闲置、损坏严重等情况。有时发生盘盈盘亏等情况,长期不做处理,或者未按管理权限报经审批、未按照盈亏或毁损原因擅自进行处理,严重制约着物资管理水平提升。
第六,废旧物资处置不及时,造成价值损失和库容占用。火电企业技改拆除废旧物资以及耗用毁损物资较多,大多也无再次使用价值,需要按规定履行程序进行处置,促进价值回收。由于废旧物资数量多、清点起来复杂,部分企业将废旧物资露天存放或随意堆放,长期不做处理,造成腐蚀或者毁损,处置价值大幅降低。
第七,期末存活期积压,未按要求进行减值测试。部分企业期末物资积压较多,部分库龄甚至有3~5年或5年以上,长期未使用,使用率较低或者技术进步面临淘汰的物资,存在减值风险。企业在会计期末时,未按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减值测试,符合条件的计提减值准备,实施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不能准确反映物资价值及生产经营损益。
第一,管理层不重视物资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管理层不重视物资管理工作,未营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未将物资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内部价值链、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将物资管理视为后勤、保障性工作,未明确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考核目标,致使物资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处于边缘地位。
第二,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未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物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以及管理流程,细化物资管理主要控制点和管控措施,未明确物资收发存等重要环节和高风险领域的管控要求,致使物资管理缺少切合实际的管理标准和要求,流程执行不畅,管理提升无从抓起。
第三,物资管理人员配置不足或素质不够。物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出库、盘点、价值核算、处置等环节需要配备一定数量且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确保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保证管理流程正常运转。但是很多企业内部没有物资管理职能部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人员配备明显不足,甚至多个岗位都是兼职人员,无法满足物资管理要求。有的物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没有进行很好的业务培训,与物资管理精细化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第四,管理手段落后、方式单一。很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手工台账、电子台账管理物资,记录收发存等管理情况,人工核对、差错率高、效率低下,严重制约着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先进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引入应用不够,对信息化、大数据、智慧化系统研究应用不足,无法从管理手段上提升管理水平。有的企业应用了物资系统,但是系统智能化水平不高,容易发生系统故障、数据混乱等情况。物资系统与财务系统不贯通,单据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形成信息孤岛。
第五,物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衔接不够顺畅。物资实物管理一般是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物资价值管理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在收发存等流程衔接上不顺畅,致使账务处理不及时,容易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实物已经入库,财务账尚未入库;实物已出库,财务账尚未出库;实物已经毁损处理,财务账尚未处理;实物盘盈盘亏,财务账未及时处理;实物闲置淘汰,相关信息未及时传递到财务,等等。上述情况,容易产生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财务信息与实物信息不一致。
第六,会计核算标准不完善。企业内部物资管理会计核算标准不够明确,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不同管理行为账务处理标准不完善,致使财务信息不真实,不能准确反映物资管理实际情况。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物资管理核算行为判断不准确,作出会计处理不当等。
第七,物资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不严格。企业内部对于物资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目标和手段,岗位人员不作为,没有形成良好的约束机制,促进管理人员履职尽责。日常对物资管理没有形成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利用物资管理内部自查、审计检查、监督盘点等手段检查物资管理情况,及时发现物资管理领域制度建设、重点环节管控、管理目标执行等重要问题症结。
第一,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机制。企业应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强化物资管理内部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建立物资采购、收发存、处置、调剂、考核等管理机制,规范物资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流程图,明确物资取得、入库、仓储、领用、账务处理、盘点处置等环节要求。相关制度和流程文件要经企业内部有决策权限的机构审批后印发执行,为强化物资管理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物资管理人员配备,规范职责岗位。企业应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专门部门(或者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负责物资管理职责,在企业内部配齐(或兼职)物理管理相关岗位人员,明确岗位职责说明书,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实现物资管理收发存等每个环节有管理、有审批,确保管理流程顺畅,实物资产安全完整。由于企业定员紧张等情况,部分岗位可以设置兼职岗位,以满足管理需要。
第三,强化信息系统手段应用,提升物资管控效率。企业要敢于探索创新,积极推动物资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加强数字化管控,应用信息化手段将物资管理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单据传递、审批、记录、归集等流程自动化信息化,提高物资管理成效,以解决手工记录不准确、不及时以及产生舞弊等问题。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加强物资系统与财务系统间集成互联、协同,推进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物资管理相关业务数据能够及时推送到财务核算端,压缩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的时间差。
第四,强化会计核算,夯实物资价值管理。企业应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培训,熟练掌握物资管理业务相关账务处理的方法和原则,明确物资收发存等环节会计处理的要求和审批程序,确保物资实物管理与会计价值管理双提升,业务流与财务流实现协调一致,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强化会计审核监督,履职尽责,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要全面审核原始凭证,加强物资入库验收记录、合同、发票等信息,出库审批单、领用记录、使用计划等,库存盘点记录、盈亏情况、处理决策纪要等,废旧物资处置合同、发票、价款等资料信息审核,确保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实事求是。
同时,财务人员要定期参与物资盘点,及时核对财务账上物资是否与实物管理部门台账、现场实际物资数量一致,发现问题的要及时分析原因,协调物资管理等相关部门,按不同情况分类妥善进行处理,以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期末,定期进行减值测试,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在此对相关问题分类举例如下,以下均不考虑税务处理。
发现账外物资的处理原则:①因采购入库后未及时入账物资盘点为账外物资的,要督促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履行物资入账付款等程序,财务上借记存货等相关物资,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进行处理。②因使用结余情况盘点为账外物资的,以及虚假出库造成账外物资的,要及时汇报管理层,督促进行退库处理,借记存货等相关物资,贷记相关成本费用(生产耗用)或者在建工程(技改耗用)等。
发现物资盘亏的处理原则:①因采购出库后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要督促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履行物资出库入账程序,财务上借记相关成本费用(生产耗用)或者在建工程(技改耗用)等,贷记存货等相关物资。②因自然损耗、管理不善等造成的物资盘亏,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款和过失人赔偿后(如有),将净损失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减值测试后相关处理原则:①当物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按物资成本进行计量,不作处理。②当物资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物资应按照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同时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③如果之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因素已经消失,符合转回条件时,应在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第五,建立集团内物资调配机制,盘活闲置物资。应积极推进集团内部企业间闲置物资调剂,探索集团外行业间物资调剂,按照应调尽调以及成本效益原则,明确调出、调入等责任主体以及验收、使用、质保等责任,推进平衡利库盘活库存闲置物资,降低资金占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废旧物资处置,制定年度处置计划,规范废旧物资处置操作,对无使用价值的废旧物资,要按照既定原则和程序积极处置,如公开询比价、挂网竞价、交易平台竞价等方式处置废旧物资,实现价值回收利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第六,加强物资管理监督检查,以查促整改提高。企业内要加强物资管理自我监督,强化岗位职责设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内部物资检查机制,建立财务、审计、物资管理等多个部门参与的定期盘点机制,及时检查发现物资管理关键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常态化开展物资管理审计,聚焦物资采购与付款、物资收发存以及物资处置等重点领域实施审计监督,有效揭示物资管理风险隐患,通过整改提高,促进物资管理提质增效。
第七,加强考核指标管理,规范引导物资管理行为。企业应合理设置物资管理相关考核指标,如采购及时率、物资盘存情况、账务处理及时情况、单位库存指标、闲置物资调剂额度、处置提报及时率等,对物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完成考核指标较好的进行奖励,未完成的进行考核指标的考核。同时,企业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按年度动态调整考核指标使其兼具挑战性与实施性,以此来推动物资管理活动持续规范有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