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戏剧化叙事策略分析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3-01-09 12:31谭露露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典籍戏剧受众

谭露露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近年来,《朗读者》《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凭借其巧妙的节目编排、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节目气质在综艺节目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仅收获了良好的受众反馈,还打破了人们对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在发展过程中,高收视和好口碑是综艺节目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然而现在综艺节目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节目市场也因缺乏创新而发展缓慢。新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拓宽了综艺市场的版图,通过竞技、话剧、朗诵、文创等表现形式,融入诗词、汉字、文物等文化元素,为综艺节目市场增添了活力与色彩。

1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1.1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经历岁月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保持文化特色和民族气质的重要支撑。然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的积累,这在无形中设置了一个受众门槛,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有限的注意力极易被手机屏幕里让人眼花缭乱的视频、图片、文字信息所吸引,并且快节奏的信息消费习惯也使得受众难以沉下心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因此面对全新的传播生态,要充分利用媒介技术优势,通过技术赋能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近年来,在政策鼓励下,传媒行业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产出了一批好评如潮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实现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知识性、艺术性及娱乐性的统一。

1.2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受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文化产品的发展以及受众群体的变化,休闲娱乐不再是受众对综艺节目的唯一需求。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代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是在娱乐的基础上还能满足知识消费、社交消费和认同消费三重需求[1]。通过观看节目,人们不仅希望能够释放压力、收获快乐,还希望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汲取精神力量。受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促使综艺节目进行改革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受众需求的变化。受众审美的提升和需求的拓展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但同时也对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类综艺节目要在充分了解受众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

1.3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文化节目数量激增与内容同质化

近年来,同类型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井喷式发展,节目产能过剩。短期内节目数量激增,节目创作时间被严重压缩,出现质量下滑和同质化问题。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神奇的汉字》这一系列节目都是在“汉字文化”上下功夫,而《朗读者》《见字如面》则都是采用朗读的表现方式。形式雷同、内容重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使得媒体资源浪费,还容易消磨观众的兴趣,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节目市场,如何突破题材和节目形式的局限,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文化类综艺节目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 典籍与戏剧的跨界混搭

2.1 故事情节营造沉浸氛围

以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多以访谈的方式介绍文化典籍,借名人学者之口来呈现典籍背后的故事、蕴含的文化哲理,但是语言描述的方式很难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典籍里的中国》采用了“戏剧表演+文化访谈”的模式,将典籍文本转换为视频影像,通过戏剧还原历史场景,结合访谈加强文化解读,双管齐下丰富观众的感官体验。舞台戏剧的生动演绎不仅能直观呈现典籍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而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例如,《尚书》篇讲述了古代护书人伏生刻苦学书、冒死藏书、用心传书的故事。观众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演员的生动表演和真情流露下更能体会伏生对《尚书》的热爱,以及他在保护和传播《尚书》时付出的努力,也更能激发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2 舞台表现丰富视觉体验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影像景观化不仅是消费社会与景观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其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必备条件[2]。在多屏时代,观众的目光从“凝视”变为“散视”,大众传媒需要注重场景化传播策略凝聚受众注意力[3]。《典籍里的中国》中的场景主要分为“台前”和“幕后”两个部分。“台前”主要指戏剧表演的舞台,主要分为四个区域,一个主舞台用于展现重要情节和宏大场面,两个副舞台作为小剧场对情节进行补充,三个舞台中间通过甬道相连,甬道是沟通不同表演场地的桥梁,也可以作为舞台。这样全方位的舞台设计既能实现跨时空、跨场景的创新表演理念,还能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幕后”主要指戏剧表演的前期准备,包括“典读会”、彩排等环节。通过不同的场景调度及展现戏剧创排时的场景,在增加节目看点的同时,也有助于满足观众的好奇心。

3 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

3.1 传承典籍文化内核

《典籍里的中国》从戏剧表演、舞台造景、造型设计等多个角度直观地还原了典籍所处的历史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阅读常被视为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视角,结合舞台表演,呈现了与古代先贤对话的过程,不仅打破了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的时间壁垒,还实现了精神世界与文化世界的相互融合。戏剧演员所扮演的历史当事人的身份、主持人充当的现代读书人的身份、专家学者所承担的文化解说人的身份,三者的巧妙结合从不同视角展现典籍的文化内涵。现实与历史的时空交错,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趣味性,并在表演、对话和解读过程中融入典籍的文化内核。例如,《论语》中的仁政德治思想、《本草纲目》中济世救人的医者品德、《传习录》中知行合一的思想等。

3.2 赋予典籍时代内涵

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主题立意、内容表达、细节展示,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完成了精神传承的时代化转译[4]。当代读书人与历史当事人的对话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古代先贤向今人传递文化内涵、抒发思想感情的同时,今人也对典籍进行了现代化解读,为典籍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在《天工开物》篇,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引导下穿越时空,看到了高铁、飞机、长征号火箭、奋斗者号深潜器等现代科技发明,不禁感叹三百多年后“天工开物”的精妙神奇。在杂交水稻的试验田里,宋应星与袁隆平两位科学家跨越百年的对话,让观众见证了民生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传承。优秀的文化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对文学著作进行现代化解读,将典籍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充分契合,赋予了典籍新的生命力。

4 文化与情感的精神交流

4.1 激活文化记忆

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5]。虽然文化记忆是抽象的,但是其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符号表现出来,比如文字、服饰、节目、习俗等。《典籍里的中国 第一季》介绍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等11部作品,时间跨度涵盖先秦到明清时期,并且涉及历史、地理、哲学、医药、军事、文学等多个领域,正是这些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文化共同构成了民族文化记忆。典籍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窗口。戏剧表演在服装造型、言谈举止、舞台设计等方面的高度还原,结合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点评解读,使得深根于观众脑海中的文化记忆被瞬间激活,同时也提升了受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4.2 制造情感共鸣

《典籍里的中国》借用戏剧形式还原历史故事,在进行舞台表演之前,演员们要和节目艺术总监一起参加“典读会”,围绕人物、剧情和典籍进行讨论,帮助演员更好地理解所扮演的角色。在充分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抱负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行为、抒发人物情感。例如,在《本草纲目》一集,演员王劲松将李时珍行医时的悲悯与无奈、著书时的严谨与坚韧、出书时的隐忍与妥协在戏剧中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许多情节都让观众感动落泪。只有将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相结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只有真挚的情感才更能打动人心。戏剧表演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合理的艺术创作,将典籍中蕴含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融入人物故事中,烘托情感氛围,制造情感共鸣。无论是视书如命的伏生、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还是忧国忧民的屈原、心系民生的李时珍,观众都能从他们的戏剧故事中体验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输出。节目在触动观众内心世界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精神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5 《典籍里的中国》对同类节目的启发

5.1 文化内核:多维度深耕,突破选题困局

随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部分节目在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题材重复、内容同质化等问题,这要求节目创作者积极创新,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挖掘文化精品,大胆突破题材限制,开发多元文化符号,讲好中国故事。比如《国家宝藏》聚焦文物和博物馆、《朗读者》聚焦文人书信、《中国诗词大会》聚焦古代诗词、《上新了,故宫》聚焦故宫和文创。对同一题材的反复利用会消磨观众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会被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只有丰富多元的题材、特别的节目形式、全新的文化解读视角,才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同时,文化类综艺节目应高度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抄袭等行为零容忍,保证节目的创新活力,才能在文化类节目扎堆的传播环境中脱颖而出。

5.2 表现形式:多要素结合,换新视听效果

《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巧妙融入节目制作,将典籍的文本元素转化为影像元素,丰富观众视听体验的同时,全方位、立体化、多时空地表现典籍故事。此外,节目还设计了当代读书人和历史人物交流的环节,以多元视角展现文化典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除了题材新颖外,节目形式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如果节目形式过于单一,则不利于节目的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设置节目流程,融入与节目内容相契合的创新元素,不仅能强化节目效果、丰富节目内容,还能激发观众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上新了,故宫》设置了故宫游览、小剧场演绎、文创设计多个环节,将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丰富的文化知识贯穿其中,在丰富观众视听体验的同时达到了文化传播的目的。

5.3 传播渠道:多场域共振,扩大受众群体

《典籍里的中国》本质上仍是一档节目,需要尽可能地扩大受众范围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社会风气的引领。因此,节目要做好文化性和娱乐性的平衡。节目采用情景演绎的方法,将典籍中晦涩难懂的文字、精神,融入日常对话、生活场景中,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同时,节目还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典籍里的中国》除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外,还在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播放,同时节目还开通了官方抖音账号、微博账号,积极配合节目宣传,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全媒体传播策略更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让节目走进大众,而不是自娱自乐,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节目的成功。

6 对《典籍里的中国》的反思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发提供了充足的文化资源。《典籍里的中国》以历史典籍为出发点,结合戏剧表演,再现典籍故事,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也为其他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新思路。当然,一档优秀的节目要经得住观众的审视,《典籍里的中国》在获得众多好评的同时,也要正视观众反馈,针对节目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和优化。

首先,节目要在尊重历史、尊重人物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创作,保证节目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以防错误信息对观众造成误导。例如,第二期节目中部分网友认为宋应星的晚年形象存在明显错误,宋应星作为明朝科学家,晚年时期以明朝人自居,选择隐居山林而拒不出仕,但是节目中演员李光洁所扮演的宋应星却“剃发留辫”,是典型的清朝发型,不符合历史事实,甚至有可能误导观众对宋应星的认知与理解。

其次,《典籍里的中国》本质上是一档电视节目,要兼顾专业性、艺术性、娱乐性的平衡,但是由于节目时长有限,很多地方只能一笔带过、点到为止。片段式的故事情节可以高效精准地为节目制作服务,表现出节目组想传达的信息,但是于观众而言则难以对历史人物形成完整全面的认识。并且,为了保障节目的故事性与可看性,戏剧表演呈现人物生平经历及与当代读书人对话是节目的两大核心环节,专家点评穿插其中充当点缀,使得典籍具体内容的专业分析有所欠缺。

再次,有不少网友反映《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质感优秀、画面唯美,但整体节奏平淡、缓慢,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人们碎片化的注意力极易被“短平快”的内容所吸引,从而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应该以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将其视作“文化的引路人”,激发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主动学习、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典籍戏剧受众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有趣的戏剧课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戏剧类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