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波
(中铁国际集团,北京 1023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建规模也在逐渐增大,相应衍生的项目管理也越发复杂。无论是在项目施工或是建设管理中,项目招投标都是项目施工和建设管理的重点所在。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竞争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垄断行为,也能使市场得到良好发展[1]。国内招投标项目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市场上招投标制度首先采用的是议标的形式,约在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成为邀请招标的形式,直到2000 年1 月初转变为公开招标。招投标制度经过40 多年的发展已越发成熟,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项目是基础建设项目,其质量和完成程度对人们生活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完善和公平的招投标程序对公路项目建设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检验公路项目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2,3]。因此,本文对公路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公路工程健康发展。
某公路项目以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该项目以固定总价计价的模式进行招标,以资格后审进行资格审查。该种招标方式具有招标时间短、投标人多、竞争性强等优势。
该公路项目在招标时按照相应的管理程序开展,由相关部门核准和审查招标文件,招标程序与法律法规要求相契合。但招标程序仍有如下问题:不明确的招标需求使得中标单位无法满足使用的标准要求,而招标人又无依据进行索赔;投标人相互串通,提高价格;投标人因编制了不准确的工程量清单而导致出现“不平衡报价”的情况,使成本控制出现较大风险;中标人因较弱的管理实力与技术能力而在履约过程缺位,使工期有所延长;因编制的招标文件不够周详,让中标人可针对某些缺陷进行相关索赔。这些问题都给项目带来风险。
工程项目在公开招标时的固定环节包括报名、开标以及审查等。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招标环节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报名、开标以及核验环节容易使投标人信息被泄漏或报名不充分、较短的报名时间也容易造成不充分竞争、便于寻租等不良行为。
在招标文件中招标人应准确描述产品规格、数量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需求,设置条件的目的在于使潜在投标人充分了解招标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回应[4]。若潜在投标人没有收到招标人明确和准确的需求条件,则很可能降低对项目成本的估算,使中标后所供给的产品以及服务与所需标准不符。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招标人负责其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投标人以此决定投标报价。招标人所设计的工程量清单中可能存在项目特征描述不清、数量不准、组成不完整等问题。出于对利润的追求,投标人往往会基于不影响中标以及总报价的前提对部分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而该种情况对招标人在招标项目的造价和工期控制上有较大风险。
按照项目进度,投标人往往会将先行开工的分项价格调高,再调低后实施项目的报价,使前期可申报多于一般情况的款数[5]。该种方式使得投资方前期的资金和成本压力大大提升,更使后期违约的控制风险大大提高。
针对仅对综合单价进行报价而缺乏具体工程量的项目,在投标报价时因不存在工程量而未对总价产生影响,投标人往往会将该部分投标报价提高,以在具体实施时取得更高利润,但对招标人的资金成本控制而言存在较大风险。
公路项目存在较大的工程量,在分析综合单价时,投标人往往会将管理费用、人工费用等报价降低,特别是主要材料的报价。因此,在具体实施工程时往往可以得到因调整材料差价而得到的利润。工程造价容易因该类问题而使风险增加。
在招标文件中,基础文件包括招投标双方签订的合同。招标人根据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等,对违约风险进行预测,在文件编制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索赔事件发生的可能风险,而不完善的合同条款可能导致项目交付时间风险、合同价格风险、进度款交付风险等。
3.1.1 取消投标报名和原件核验环节
在相关法律法规上并未规定招投标前需进行报名,该程序只是出于实施习惯,而该环节的设置有泄漏投标人信息的风险[6]。因该环节的设置,投标企业不得不做出如下抉择:因多地同时间段均有项目需进行投标,而资质证书等原件只有1~2 套,导致在投标报名时无法提供原件而放弃投标。原件核验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对投标人资质以及营业执照等的真伪进行查验,避免因虚假信息对招投标过程的公平性造成影响。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从政府官网中查验企业信息,且在2016 年起即可采用扫描证书二维码的方式核验证件真伪。但具体贯彻落实时,部分地方为提高门槛,采用提供原件报名的方式筛除部分投标单位,以实现为某投标单位排除竞争对手的目的。因此,取消上述2 个环节是推进招投标公平性的必要举措。
3.1.2 全面推行资格后审
资格预审的过程会导致投标费用以及周期有所增加,且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投保人信息保密工作的难度[7]。采用资格后审可以让业主部门以及相关投标人在开标后才能见面。有相对严密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泄漏信息的可能性,充分体现招投标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和周期投入。
编制招标文件是招投标工作的核心所在。招标文件对投标文件的各项信息均有明确要求,文件内容直接反映业主单位的总体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单位可以制定规则,在设置条款时多考量自身利益。当前的招投标过程中,常因不常见又不重要的错误而出现废标。该情况与所编制的招投标文件不严谨有较大关联。招标单位在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时需熟悉项目需要,并要求招标文件的编制和修订工作需多部门协同配合进行。招标范本文件还需基于项目性质的不同,确定其无法变更的部分,以使编制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导致废标的情况出现。此外还需完善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标准化应用合同条款术语,准确应用概念。
在工程量清单以及投标报价过程中招标图纸是重要的参照。多数公路项目因招标图纸设计深度不符合施工需要,而在实施项目时需要做出较多设计的补充和变更,导致工程量清单出现差错[8]。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给了投标人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机会。因此,招标人需对图纸设计深度以及质量做出深度核查,避免出现同时开展设计施工的情况。招标时所使用的施工图纸应尽量完整,在源头上避免工程变更的情况出现。
对招标人的成本控制而言,不平衡报价有较大风险,因此,在招标文件中招标人应对不平衡报价情况做出明确的限制。具体包括:若不平衡报价大于某一范围,则将取消中标资格。在招标文件中招标人需注明不平衡报价限额,若子项目综合单价报价在某临界值以外,则认为该文件无效。控制主要材料的价格,招标人应实时掌握主要材料价格,提供适中的价格给散装材料参考,并说明其调整措施。
公路项目招投标是交通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对交通建设市场的规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归纳整理出公路项目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招标风险管理对策,使招标风险降到最低等,以期为后续同类项目招投标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