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闻丹 柳乾坤
促进沪杭甬产业创新带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着力加强要素倾斜集聚、进一步统筹谋划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民生福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活跃、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领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其中沪杭甬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1除上海外,(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等6个城市,(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则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合肥等6个城市,共13个城市。在后文的分析中,将上海作为单独的分析对象,沪杭甬产业创新带是指除上海外的6个城市,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是指除上海外的6个城市。又是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度集聚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断趋于完善,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形成以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成渝经济圈等协同发展的四大产业集群,而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统计,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生物医药总产值已超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30%,而沪杭甬和沪宁合两大产业创新带上的13个城市生物医药产值已达到8000亿元左右,约占到长三角地区的80%,产业集中度非常高。其中,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约1900亿元,产值不是最高,但其研发实力最强;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6个城市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接近6000亿元,其中苏州(约2400亿元)最高、无锡(约1400亿元)次之;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6个城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其中杭州超千亿元、绍兴(超400亿元)次之。
产业创新带大城市创新要素集聚度较高,成为创新药、生物药、基因与细胞技术等产业主要集聚地。沪杭甬与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之一,已形成了涵盖创新药、仿制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基因与细胞技术等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在产业创新带内部,各类产品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点鲜明。对研发水平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创新药和生物药而言,其生产厂商主要分布在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等创新载体和研发资源高度集聚的大城市。比如,上海张江集聚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医药研发企业(IPC)和风险投资(VC),形成了“VC+IPC+CRO”的VIC新药孵化模式。据统计,上海张江诞生了全国15%的原创新药,2021年获批8个国产创新药,创历史新高。在南京、杭州、合肥等地区,产业基础好,高校等研发机构集聚,基本形成了健全的生物医药研发体系,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
产业创新带内主要城市产业布局清晰,基本形成了全链式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生态圈。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史较久,各城市间的园区功能互补联动,同时依托丰富的创新资源、完善的创新转化机制、成熟的企业孵化体系和健全的政策保障,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全链式的医药产业发展生态。比如,杭州构建了“一核三园多点”的产业格局,钱塘新区以研发生物技术药和孵化创新型医药企业为主要方向;余杭区依托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在创新药物、可穿戴设备、植入介入材料、基因诊断(生物芯片)、基因检测、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等领域形成了优势聚集;高新(滨江)区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战略以及区域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形成了以智慧医疗为核心,高端医疗器械、健康医疗服务、药品制剂为特色的生物医药智慧创新高地。
产业创新带内各大城市坚持差异化发展,在细分领域产业特色鲜明。比较而言,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在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和耗材制造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比如,无锡市凭借自身丰富的研发资源,大力发展药品研发外包服务,其服务已辐射长三角区域内众多企业,而且其超声影像类设备制造也处在国内第一方阵,特医食品占全国90%以上市场份额。常州市的医疗器械产品丰富,涵盖了43类医疗器械中的31个大类,已形成了外科植入物、高分子医用耗材、卫生材料、手术器械、康复器材和诊断试剂为主的六大特色子产业群,其中注射器、医用手术毛巾等一次性医疗耗材在均占据了国内较高的市场份额。沪杭甬产业创新带则在“互联网+医疗”、化学原料药和特色中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比如,杭州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明显,“互联网+医疗”平台呈爆发式增长,阿里云、微医、丁香园、健培等一批互联网医疗企业脱颖而出,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移动医疗技术,提供疾病诊治、健康干预、慢病随访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家庭健康医疗服务,打造了长三角乃至全国“互联网+医疗”新典范。宁波市充分发挥关键基础件等装备制造优势,在诊疗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等医疗设备制造领域已初具特色。绍兴市则聚焦化学药、生物制药、特色中药三大方向和微整形、手术产品两大特色领域,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为基础、生物医药和创新化学药研发生产为重点、中药和流通服务为协同、医药生产性服务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对标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产值规模、创新能力、产品档次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两大产业创新带均面临着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和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共性问题。一是两大产业创新带上普遍存在着企业多但规模小的问题,行业资源组织效率较低。尤其本地龙头企业较少,创新能力较弱。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更加明显,如宁波全市生物医药规上企业户均规模仅不足1.5亿元,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研发团队,也没有标准的生产车间。大多数企业专注于单个细分产品和细分市场,处于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缺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和产业链整合效应。二是两大产业创新带上绝大部分产品为仿制药,大部分创新药研发仍然以国外厂商为主。2016-2020年批准上市的国产新药中约82%的创新药来自于外资企业。三是不同城市之间生物医药研发聚集于热门靶点,产品差异化不足。前6%的靶点涉及41%的新药,主要集中在肿瘤治疗方面。产业规划方向雷同,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发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产业链环节选择的高度一致将会降低甚至抑制产业集群协同共赢效应。
沪杭甬产业创新带整体产值相对较低,以杭州为主的单核驱动力较苏州、无锡、南京多核驱动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除去上海,沪杭甬产业创新带生物医药产值超2000亿元,沪宁合产业创新带接近6000亿元,前者在整体规模较后者仍有较大差距。沪杭甬产业创新带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整体呈现“四级阶梯”发展形态。从核心城市来看,杭州、绍兴分属第一第二阶梯,二者制造业产值尚未超过1500亿元;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苏州超过2400亿元、无锡达到1400亿元、合肥也超600亿元。同时,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的嘉兴、湖州、舟山等城市产值维持在百亿元左右,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仅有镇江处于百亿元这一水平。总体看沪杭甬产业创新带无论是整体、还是单个城市产值较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仍有较大差距,核心城市带动辐射能力相对有限。
沪杭甬产业创新带创新力量相对较弱,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仍不完善。在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其他5个城市的创新力量主要以本地院校和企业研发机构为主,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相对较少,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南京、合肥、苏州等城市,依托当地雄厚的高校研发力量和产业影响力,国际级、国家级研发机构和知名药企研发中心高度集聚,有力支撑了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同时,相比后者,前者无论是政府基金还是市场基金其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项目的研发进展。沪杭甬产业创新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风险资本和优势龙头企业支撑的不足,加之本身生物医药产业较长的产业化周期,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优质企业的成长。
沪杭甬产业创新带对传统医药路径依赖较为严重,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相对较低,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南京、苏州、合肥、无锡产业基础较好,研发能力较强,基本已经形成了以化原料药为基础、创新药发展初见规模的产品结构,常州、镇江不断承接一线城市的产业外溢,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而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除杭州外,其他5个城市仍然是以化学原料药和仿制药生产为主。特别是原料药处于上游环节,经济附加值低,对环境影响大,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约有50%左右的企业将原料药作为唯一业务,相对于需要前期投入大量成本和战略部署的转型路径,更多的原料药企业更愿意采取见效快、成本低的“向外扩张、挖掘市场”的市场竞争路径。
沪杭甬产业创新带政策扶持仍以传统手段为主,市场化产业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有待细化完善。一方面,在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上各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但大多数仍在一次性财政专项补助等传统手段为主。比如,杭州市对创新药的支持最高是其研发投入的40%,高于苏州的20%和无锡的15%;单品最高的资金支持也远高于苏州、无锡和南京市。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上的各地政府除了传统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外,市场化产业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均要高于沪杭甬。比如,南京和苏州基金规模均为200亿元,无锡和合肥也达到50亿元。相比之下,除杭州(200亿元)和绍兴(100亿元)外,宁波相关的专项基金规模较小(14亿元),舟山和湖州尚未设立生物医药专项基金。另一方面,创新性政策的落地有待细化完善。以上市审批效率为例,杭州市药品审批改善举措明显弱于医疗器械,针对医药的评审中心、审批分院等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杭州与苏州相比,药品审批效率较低。
沪杭甬产业创新带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链尚有三大薄弱环节,协同效应较差。从整体来看,沪杭甬产业创新带的龙头企业很少,且分布在不同城市。产业创新带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上下游配套发展环境。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则精准不同赛道,走出了差异化发展道路。南京形成了以基因检测、诊断试剂、精准医疗为特色优势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苏州在生物药、医疗器械领域优势明显,合肥则在现代中药方面有所建树。比较来看,沪杭甬产业创新带生物医药产业链还存在三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缺少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机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医疗器械检测服务机构、研发中试平台、生物大数据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明显不足。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例,目前杭州通过GCP认证的仅12家。二是产业配套机构相对较少,包括认证服务机构、试验动物配套机构、环保危废品处理机构等。三是缺少产品应用推广中心。随着分级诊疗的持续推进,为优化医疗配置资源,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等加速推广,相关机构和产品相对较少。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国内外高能级研发机构引进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大创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技术含量。鼓励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研发机构建立创新联盟,通过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
大力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支持本土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其走出国内市场,积极探索国际市场。建立完善的潜力企业遴选机制,针对生物药、化学药、体外诊断、影像设备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筛选出一批潜力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的本土化应用。着力培育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与龙头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渠道,构建区域具有层次化的企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良好产业链生态。
着力加强要素倾斜集聚。对生物医药产业优质项目和优势企业,优先保障土地、能耗、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持。对于符合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给予其合理的排放指标。加快推动品审评审批和检验检测改革,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的审批制度,打通区域间互查互认渠道壁垒,提高审批效率。
进一步统筹谋划产业发展。深度挖掘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各环节的比较优势,从长三角地区层面,统筹规划三省一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区域间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带,避免区域间的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省级层面,在充分考虑各地市实际和优势的前提下,打造区域特色,推动实现各地市间的优势互补。市级层面,要锚定主导领域,做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产业专精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