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中做好文章 “稳”住经济大盘

2023-01-09 06:25兰建平
浙江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长三角重构产业链

文 / 兰建平

促进稳进提质,最重要的是抓住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强化区域经济的“链”式优势,已经成为对抗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要努力在“链”的优势中做出好文章,为“稳”经济大盘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生命线。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浙江的区位与经济优势在于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中构筑起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在于信息流、物流、人流等有序流动和高效协同。近年来,受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影响,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反复复,物理空间里、肉眼看起来并不明显的这个产业链、供应链,正在经历各种维度、各种程度的“压力测试”,并逐步开始向人们展示“链式反应与网络扩散”的巨大韧性,发挥出在生产、生活恢复方面的强大能力。如果从当前来说,不确定性是最大的确定性,那么强化浙江区域经济的“链”式优势,已经成为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稳”字落到什么地方去发力?从长三角看,核心仍然是产业链、供应链。只有牢牢把握产业链、供应链这些关键节点,才能为“稳”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今年一季度以来,中国长三角,处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游的上海,遭遇了百年之未有的疫情,面对疫情在较长时间里不得不选择处于“静态”。在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上海的“静态”给浙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内循环的人流、物流、车流到外循环的货柜、货轮、航班,也不得不逐步从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到放慢脚步、关门息业……当上海的市民、游客站在空荡荡的南京路上,预示着长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业、观光旅游业等行业将呈现断崖式的下降,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就业率、政府财政收入、中小企业生存等一系列问题。

5月底国务院召开的10万人大会,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最大规模的会议。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国家及时出台33条稳增长的政策。稳经济、稳主体、稳预期……必须稳住经济的大盘,巩固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稳”字落到什么地方去发力?从长三角看,核心仍然是产业链、供应链。只有牢牢把握产业链、供应链这些关键节点,才能为“稳”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已经比较高,已经充分融入全球分工,无论是产业协同性,还是区域协作性,在全国各省(市、区)是最具典型代表的省份。疫情带来物理空间割裂、城市间信任削弱,产业链容易中断、供应链协同容易打乱,是预料之中的。这导致经济越发达、一体化越密切、跨区域协同性越好的区域和企业,优势越容易变成劣势、长板变成短板,不得不直面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最大风险和挑战。这给城市间一体化的治理和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带来了新难度。

按照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上海主要是集成电路与芯片产业,江苏主要是生命健康产业,浙江主要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22年3月开始的上海静态化管理,直接影响到浙江主导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由于浙江汽车产业关键零部件及内销、出口等对上海依存度高,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汽车制造业,上海静态化管理后,多家供应商包括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均不同程度出现停工、停运情况,部分行业的“停摆”直接导致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断链,整个汽车制造业有序运行的堵点随之而来。必须看到,浙江的高端制造业与上海形成的分工协作十分明显,上海产业的任何“微震”,浙江会形成十分显著的“动感”。这种蝴蝶效应,对沪浙其他领域的交互也存在,其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深远且难以预测的。

促进稳进提质,最重要的是抓住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畅通、高效,才能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促进稳进提质,最重要的是抓住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畅通、高效,才能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二)

首先,要在“链”上体现长板,以长板撑起稳经济的基本力量。要深入分析浙江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关键领域清单,精准分析关键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卡”,尤其要加快建立重点产业关键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及成品的自主供应体系,寻求国内和替代国的供应链替代方案。结合浙江的“415”产业体系,重点在十大产业链上精准对接、强化协同。要加强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配套,聚焦上海的集成电路与芯片产业、江苏的生物医药、浙江的新能源汽车,促进错位发展,继续扩大优势,拉大长板。在此基础上,围绕若干优势产业链联盟,形成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闭环,探索形成长三角范围内的“外循环”、浙江省区域“内循环”的产业链自主循环系统。要主动设立产业预警机制,通过建立产业地图,形成可展示、可检测、可分析、可预警的“产业图谱”,构建参与全球竞争的安全预警体系,对产业链风险实施动态监测,实现产业链全球风险联防联控,努力把“卡脖子”背景下的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稳经济上来。随着疫情管控的精准化、精细化,要让人流、物流等各种社会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努力让整个社会最大可能、最高效率地发展起来、组织起来,真正用最小单元、最小空间换得最高产出、最好效益。

积累防控经验至关重要。例如浙江制定了“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重点工业企业封闭生产指引,并在嘉善的复工复产中取得了实战经验。任何一个产业平台一旦发生疫情,将按照指引组织有条件的企业闭环生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这是浙江防疫与经济相统一的有效探索,也是应对疫情反复的有效手段。

疫情催生产业链重构,而创新才是赢得重构的优势的核心。努力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掌控力的创新能力才是根本。

必须指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好。这种真正的贯彻,不是拿个“复印机”到处去复印中央政策与防疫要求,而是要因地制宜、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控办法。防疫是要把风险管住,而不能把各种经济社会的高端要素有序高效流动“管住”。要精准识别、找到应对黑天鹅事件的各种“变量”,以确保产业链安全、供应链稳定。纾困政策上,无论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多少条,都始终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浙江要努力在尽量“少控”、努力“准控”上下功夫,实现防疫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这是促进稳进提质的高招、实招。

再次,浙江要善于危中寻机,努力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新一轮产业链重构,赢得主动。如果说“稳”字是必须要完成的,那么“进”字是要努力去完成的。要在危机中开新局,疫情后产业链的新一轮重构中,对于浙江具有竞争优势的十大产业链,要努力在产业链供应链中做到最大限度的“不可替代”,同时吸引周边省份由于疫情导致的产业外溢,只有这样,无论面对怎样的“灰犀牛”“黑天鹅”,都能够持续站在舞台中央。国家层面的“强基工程”、浙江的“专精特新”,就是在产业链节点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典型代表企业。

疫情催生产业链重构,而创新才是赢得重构的优势的核心。努力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掌控力的创新能力才是根本。这种掌控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包括了企业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硬核技术、研发投入等综合实力。要鼓励更多浙江企业进入产业链、供应链的“高端环节、高端产业”,而不是“高能耗、高排放”。

浙江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区域,要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上再系上一根“安全带”,建立紧密型的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共享的网络体系。将具有技术共性或相似性的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起以技术能力连接在一起的产业链、供应链,而非传统的靠低成本、买卖式的链接。让产业链、供应链形成具有内外驱动力的协作,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协作。也只有这种协作,才能经得起各种“风吹浪打”。

抓住了“稳”与“进”两字,就抓住了全年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不仅仅对今后五年“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做出了战略安排,也对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部署。浙江的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开放经济、绿色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底色,在市场均面临历史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过程中,要发挥浙江企业市场意识强、战略决策快、战术执行好的优势,抓住重构过程中的各种机遇,努力让一批企业能够成为高端要素交换的网络节点。不管人流、物流、商品流、服务流如何流动,企业都能稳稳地站在高端要素集聚的“十字路口”,为实现全年的目标奠定“链”式优势。要努力在“链”的优势中做出好文章,为“稳”经济大盘提供最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长三角重构产业链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长城叙事的重构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