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与对策

2023-01-09 05:39■王
质量与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战略财务优化

■王 萌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创业农场有限公司)

1 财务体系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财务战略较为空泛。很多企业虽然听过财务战略这一名词,但是不知道如何落实财务战略,甚至将财务战略和财务管理相等同,没有认识到财务战略要具有整体性与长期性,没有基于企业的总体战略来分析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

第二,没有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防范。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战略管理中,忽视了投资、融资、资金使用、利润分配等各环节的风险,容易使企业在产生风险时措手不及。

2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思路

2.1 财务战略指导思想及目标

2.1.1 财务战略指导思想

第一,立足于企业整体的发展规划开展管理。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必须要切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落实具体的管控机制,确保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与企业战略需求相契合,保障各项工作都以落实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为目标,从而促使企业的管理流程细化且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企业需要为财务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财务战略的开展需要大量的数据,企业要实现对各方面数据的统筹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并依次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财务战略的制定需要及时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站在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战略的要求与思路,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保障。

2.1.2 财务战略目标

第一,企业需要确定战略目标。企业在确定战略目标时,需要结合SWOT分析,判断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企业在未来能够抓住的机会及存在的优势,并在企业内部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优势,抓住机会。

第二,制定具体的短期定量目标。企业在明确战略规划之后,需要将战略规划进行细化分解,分解为短期内的预算目标。通常而言,企业需要将战略分解为未来五年内定量的目标,在财务方面定量的目标包括利润总额、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指标。

2.2 财务战略制定的思路

第一,财务预警战略。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业务范围在不断变化,再加上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企业在开展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制定风险预警战略,通过风险预警战略对企业的投资、融资、资本运作、利润分配进行合理规划,并针对各项具体的财务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对风险的动态预警,使用概率分析法、敏感性分析等分析方式,实现对风险的有效分析。企业需要认识到,在融资、投资等过程中都会面临一系列风险[1]。例如,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若盲目筹资,不注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也没有结合企业盈利的稳定性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制定筹资方案,将导致企业资金无法偿还,引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甚至使企业走向破产。在投资过程中,若企业没有针对自身的长期战略进行合理分析,并判断各项投资项目的回收周期以及存在的风险,将可能使企业盲目投资,导致企业短期内资金流量存在巨大缺口,而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风险。企业需要对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一般风险、次要风险。重大风险指的是发生可能性高且影响程度大的风险;一般风险指的是发生可能性高但影响程度小,或发生可能性小但影响程度大的风险;次要风险指的是发生可能性低且影响程度小的风险。对于重大风险,企业需要采用回避的方式,制定合理的措施避免重大风险的产生;对一般风险,企业要采取风险控制、风险分担的方式,将一般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次要风险,企业可以采用风险承受的方式应对风险。

第二,建立预算管理战略。企业的预算管理战略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实现战略目标和企业年度规划的衔接。首先,企业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分析年度预算目标,在预算目标制定时,需要将审核的重点放在业务预算,因为业务预算直接对其他预算产生影响。其次,为了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企业应该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并对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求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总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预算的最高决策工作,判断各项预算指标的合理性,并对预算执行的差异进行分析,对预算考核方案进行审批。在预算管理员会下设立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预算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而言,预算管理办公室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担任,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再次,企业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式,不仅需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还需要企业的管理层根据战略规划把控预算整体的方向,避免预算指标和战略相脱节的问题。此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企业要严格执行,并定期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及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并要求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企业优化资源分配机制。最后,优化预算的考评。企业的预算考评为了体现和战略的衔接,不仅需要考核财务指标,还需要考核非财务指标。企业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的维度,从四个维度考核。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各项具体的管理规划的落实,因此只有从平衡计分卡维度分析各层级指标完成的情况,才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长期的战略规划。

第三,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战略。资金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经营的血液,企业要落实资金管理战略的要求,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使资金更具有稳定性。首先,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对商业信用的重视,对企业的不同供应商进行分析,判断供应商对资金的紧缺程度,若供应商资金紧缺较为严重,则需要在短期内及时回款。如果供应商资金较为宽裕,企业应尽可能在应付账款到期日回款。同时,企业要注意到在财务战略的角度,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重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分析供应商是否给企业一定应付账款期限,分析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是否具有优势,判断供货速度是否稳定,通过分析供应商各方面的情况,针对优质供应商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确保资金在上游得到有效流转。其次,优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在资金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财务战略视角下的应收账款管理要求企业健全与客户的合作机制,不仅要求客户在账期内回款,还需要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与客户关系的维护,在收回应收账款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形成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

3 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对策

3.1 完善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作为落实财务战略的关键环节,制度体系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确保各项制度流程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制定制度时,需要结合企业的管理规划与战略目标确保制度体系可行,避免制度和企业实际工作不匹配的问题。企业要在内部优化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需要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情况制定可操作的制度,并建立财务管理各环节的管理机制[2]。例如,针对费用报销需要建立《费用报销制度》,针对重大工程项目要建立《招投标制度》。企业在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对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动态优化,定期对财务制度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与分析,不断改进财务制度体系。

3.2 加强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作为规范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通过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能够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机制。首先,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企业需要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以及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要求,健全各项管理活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要求财务人员了解内部控制工作的要点与规则,在内部严格落实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3]。例如对于资金支付与审核相分离,对于采购审批与采购执行相分离,确保各岗位之间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同时企业还需要在内部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规范,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相关的各项管理流程。其次,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内部审计机制。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可以在企业的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负责对企业具体工作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时,需要明确反馈机制,确保企业的管理层第一时间了解工作中的问题。当内部审计人员发现企业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时,需要及时向企业的管理层汇报,从而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查错防弊的目标,帮助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水平,并确保资金收支及财务活动具有合规性。

3.3 改进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企业需要在内部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在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风险在增多,企业需要优化对风险的防范,通过制定一系列财务风险防范指标体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财务战略的行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财务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企业要及时对风险预警体系进行更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需要针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动态优化,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动及同行业企业的平均情况不断优化自身的风险预警指标,例如企业在设定资产负债率的预警指标时,当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企业融资,企业从银行获取借款更容易,借款成本更低,此时企业就需要对资产负债率的预警指标进行调整,确保企业的预警指标与时俱进,能够对各类风险实现动态防控。其次,企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方法。企业在经营环节可能面临一系列风险,不仅要通过定量指标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还需要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评价。当企业的定量指标无法获取或通过定量指标评价不具有成本效益时,企业就可以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由企业内部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开展定性分析。通常而言,对于可以及时获取的数据,如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可以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直接获取,那么就应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对于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就应该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指标更具有宽度与广度,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面防范。

3.4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是企业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数据的集成,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分析,促使各项财务工作实现自动化处理。例如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实现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衔接,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化。同时企业需要做好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信息泄露或遭受黑客攻击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财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需要明确信息管理体系下管理工作的权责分工,确保企业内部的各层级人员按照自身的工作权限开展工作,认识到信息收集、交流、反馈等全过程的控制要求,对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形成有效的制约,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将财务战略管理的要求嵌入到信息系统中,通过信息系统按照财务战略的要求开展工作。

4 结 语

本文针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企业在开展财务战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在未来开展财务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将财务战略的思维应用到具体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通过企业各管理环节的衔接,促使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战略财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