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3-01-09 04:46
种子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

张 红

(东平县接山镇人民政府,山东 泰安 271502)

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可以给身体提供大量的营养元素。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并且推动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开始不断被应用。大棚蔬菜种植满足了人民对反季蔬菜的需求,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平均水平。

1 影响大棚蔬菜种植的因素

1.1 空气原因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对大棚内环境因素的影响,让蔬菜处于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了让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发挥出更好的效果,需要科学把控种植环境的各种因素。由于环境相对封闭,大棚内的空气流通速度较慢,原有的蔬菜种植技术对空气流通的把控力度不强,仅依托自然环境的空气循环。如果没有合理控制大棚内的空气影响,极易使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根茎腐烂,给病虫害的繁衍提供条件,导致大棚蔬菜生长出现问题[1]。

1.2 天气原因

普通的蔬菜种植技术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种植时间的要求很高。大棚蔬菜生长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隔绝了部分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加长了种植时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以产出更多的蔬菜。但是因为北方天气过于寒冷,且冬季持续过长,一旦出现了极端恶劣天气,还是会影响到大棚内蔬菜的生长。

夏季大棚内温度不断升高,蔬菜会快速蒸发水分,如果只是单一地补充水分,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还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影响大棚内部的生长环境,对大棚蔬菜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1.3 温度原因

温度控制主要是通过人工利用各种方法保证蔬菜能在一个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因为北方四季温差较大,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多用于北方的蔬菜种植。合理控制温度非常关键,不论是全覆盖还是半覆盖的种植模式,都要结合实际的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调控方法。如果不能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不符合蔬菜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蔬菜的生长状态会受到影响,轻则减产,重则造成蔬菜的大量死亡,并且容易诱发病虫害。

2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2.1 蔬菜品种

为了保证蔬菜种植的效益,需要分析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通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加强对蔬菜的管理,让蔬菜有一个更稳定的生长环境,有效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提高蔬菜耐久性。

大棚蔬菜可以稳定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应对市面出售的蔬菜进行一定的成本研究,选择合适的品种。结合蔬菜的生长特点,利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让蔬菜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降低病虫害的影响。考虑到大棚种植可能产生的影响,应确保蔬菜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并减少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剂量[2]。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可以减轻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从而缩短蔬菜种植的间隔时间,提高土地利用率,帮助农户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2.2 种植时间

大多数的蔬菜生长最低温度要求不能低于10 ℃。虽然大棚可以保证种植蔬菜时的温度,但是如果天气太极端,必须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减少大棚的建设成本。同时在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持土壤的温湿度。在种植前应关闭大棚10 d,以确保内部温度,并在天气晴朗时选择种植或移植,此时棚内温度较高,能保证根系健康生长。

2.3 选择种植地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土地质量也是影响蔬菜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检查种植地的土壤环境,选择地势平坦、土地条件良好的区域。在种植前调查土壤的营养状况,掌握种植蔬菜所需的营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同时,通过耕作土地加深土壤中的肥力,并使用有机肥料作为基本肥料营养,让土地能持续满足种植需求。完成选址后,种植户需要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大棚种植方法,保证大棚内的良好通风性以及充足的采光。为了防止动物破坏大棚温室,需要提前在大棚周围采取保护措施。

2.4 栽培

选择合适的栽培技术可以促进蔬菜的早期生长,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的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的栽培方法,并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保证每一种蔬菜都能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植物品种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例如,莴苣和油麦菜等一些蔬菜种子颗粒较小、出苗速度快,不需要前期培育,可以直接选择撒播的方式播种。番茄、黄瓜等蔬菜的出苗速度较慢,可以通过早期栽培帮助蔬菜渡过生长期,提高幼苗的生长状态,然后将其种植在大棚中,从而提高植物栽培的成功率。还有一些绿色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太多的生长空间,可以通过密集种植提高蔬菜产量,获得更大的种植效益。有些瓜类蔬菜需要搭架管理才能生长,在种植过程中应留出相应的架搭空间。随着蔬菜的生长,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间苗工作,使蔬菜保持较好的生长趋势,从而获得更多的生长空间,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4.1 多茬栽培

一般大棚的生产分为春至夏季、秋至冬季、冬至春季3 个栽培期,栽培方式多采用三茬式制。

头茬为春季早熟栽培,前一年12 月中下旬至当年1月上中旬或2 月育苗,3 月至4 月初定植,6 月中下旬或8 月初结束,多种植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比露地生产早30~60 d 收获。二茬为秋季延后栽培,7 月至8月初育苗,8 月上旬定植,9 月中下旬或10 月下旬扣棚,9月中下旬收获,11 月中下旬收获结束,多种植黄瓜、菜豆、芹菜及番茄等,作为露地产品的补充,能延长其30~50 d 的供应期。三茬为越冬栽培,接二茬定植,第二年3 月上中旬结束,不得晚于3 月底,以免影响头茬定植,主要种植芹菜、蒜苗、莴笋、菠菜和芫荽等。

2.4.2 间作

间作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历史悠久的耕作方式,通过分析不同蔬菜的生长习性并合理结合在一起,互相提升生长状态,提高土地利用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利用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差异”“时间差异”,有效发挥光、肥、水等有限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尤其是提高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弥补单一栽培的不足,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播种原则以主栽作物为主,兼顾主次作物,充分发挥土地产量的生长潜力。例如,西红柿是主要作物,卷心菜为补充作物。在第一种蔬菜生长期间,在行或植物间同时种植第二种蔬菜[3],收获第一种蔬菜后可以收获第二种蔬菜,或在种植主要蔬菜后,在间隙中套种其他蔬菜,可以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例如,在冬季播种期间,芹菜和大蒜幼苗可以交替种植,菠菜可以在大蒜幼苗提前收获后种植在边缘。

2.5 田间管理

2.5.1 合理施肥

栽植前一定要施入足量的腐熟有机肥或粪肥,给土壤补充健康营养的有机质,有条件的话可以配合施入微量元素肥与EM菌剂肥。如果土壤中有害病菌多、重茬严重,施入底肥后可以选择冲施的方式消灭土壤有害病菌,净化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保证植物健康生长,提高肥料的吸收率[4]。同时,可以选用有机钛硼钙叶面肥喷施叶面,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效率,并补充植物所需的硼钙叶面肥。

2.5.2 控制温湿度

大棚种植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控制蔬菜生长环境的温湿度,让蔬菜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有效提升种植的质量。种植户需要对蔬菜的每个生长阶段所需的温湿度进行调查,让蔬菜有更好的生长走势。当蔬菜对水分需求量较少时,可以通过加强大棚通风的方式加速蒸发水分;当蔬菜对水分需求较高时,要加强灌溉,减少通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北方应用时,在冬季会受到外界寒冷天气的影响,不能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温度,可以利用塑料膜覆盖土壤,以提高温度。可以选择在大棚内燃烧一些清洁燃料,提升大棚内的温度,同时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给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更充足的养料。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可以采取遮阳的方式降低大棚温度。有些蔬菜不能适应早晚温差较大的生长环境,在白天可以用通风、遮阳的方式降低温度,夜晚可以对大棚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提升棚内温度。

大棚种植环境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棚内土壤和蔬菜叶片蒸发的水分不能及时散发,极易导致棚内的湿度过高,增加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加强通风,采取滴灌等蒸发量小的模式,减少水分蒸发带来的不良影响。

3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3.1 农业防治

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大棚通过与外界隔绝的方式提升棚内蔬菜生长环境的同时,隔绝了一部分病虫害的影响,但是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大棚内一旦暴发病虫害,处理难度也会明显提升,很容易造成蔬菜大规模减产。在种植前要对大棚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分析。为了满足大棚蔬菜种植的需要,应加强生态控制,避免病虫害在大棚种植区蔓延,比如蔬菜种植前可以先进行土壤处理,通过土壤深耕、消毒干燥等方式减少土壤内的害虫和病原菌,确保蔬菜种植时不会因土壤中的昆虫残留等影响生长。残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较难清除,因此在蔬菜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杂草的处理工作,及时清除作物中的杂草,避免杂草大量生长抢夺蔬菜养分。

采摘蔬菜后需要及时处理土壤,提高土壤内的营养,满足下一季蔬菜种植的需要。同时要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认识,做好种植初期的农业防治措施,根据当地病虫害的种类选择抗病蔬菜品种,加强棚内环境管理,在选种过程中特别注意,阻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5]。

栽培过程中要加强蔬菜幼苗筛选,提高蔬菜生长优势,保证蔬菜的质量。为了确保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借鉴以往这方面的经验,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管理方案,减少蔬菜种植的负面因素,为蔬菜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应用效果好、成本消耗低,其防治用具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提前防治。防治前需要分析病虫害的生存习性,然后依靠声、光、电、热、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对病虫害进行诱导或者直接灭杀。物理防治方式操作简单,农户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使用,并且对环境的污染小,适合相对独立的大棚蔬菜种植环境。比如在防治飞蛾这类昆虫时,可以利用飞蛾的趋光性,在大棚内外架设诱虫灯,飞蛾进入到灯内会被诱虫灯内的高压电网电击,该方法能有效灭杀害虫,防止飞蛾类虫害的传播。

随着对科学技术的利用,越来越多的物理防治技术被应用到大棚蔬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中,比如振频杀虫灯、臭氧、微波杀虫法等。比起原有的物理防治方法,新型的物理防治方法有着更强的针对性,能有效避免在防治过程中对环境及其他生物造成影响,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比如蚜虫作为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如果在适宜的温度下,繁殖速度会明显加快,但是当温度在25 ℃、湿度为75%时,蚜虫的繁殖会明显受到干扰,所以适当提升大棚内的温度,对蚜虫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防治技术,其对环境破坏小,防治效果久,受到了不少农业种植者的喜爱。通过对病虫害生长环境与因素的分析,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影响病虫害的繁衍。

防治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在大棚蔬菜种植前可以引入一些天敌昆虫进行防治,还可以结合养殖业,每隔一段时间在大棚内放养鸡、鸭等禽类动物捕食害虫,增加种植者额外收益的同时,鸡、鸭的粪便也可以增添土地肥力。还可以采用线虫制剂、真菌杀菌剂、细菌杀菌剂等微生物农药进行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在利用生物防治时,应遵守生物自然规律,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很有可能影响到大棚内蔬菜生长的环境,降低蔬菜的品质与产量。

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农药进行防治,通过选择合适的农药,直接对大棚内出现的病虫害进行灭杀,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种植户可以通过定期喷洒农药的方式破坏病虫害繁殖生长的环境。农药按作用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单一用药容易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使用新品种能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减缓抗药性。

一般情况下,药剂浓度越高药效越好,但过高的施药浓度造成药剂残留,容易产生药害,而且会增加病菌的抗药性[6],要严格按说明书进行药液倍数的配制。施药次数过多、间隔时期过短,也容易产生药害。一般化学药剂的有效期为7~10 d,每次间隔时间须以7~10 d 为宜。大棚蔬菜每30 d 施药次数为2~3 次,不超过4 次。

4 结束语

大棚种植技术能有效降低季节和外界天气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提供新鲜蔬菜。因此,要加强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有效开展蔬菜种植,并制订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助力我国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大棚蔬菜病虫害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奇怪的蔬菜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蔬菜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