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民族村寨共建共治共享:价值旨归、困境、路径

2023-01-09 03:42王殿君
中国市场 2022年34期
关键词:共治村寨村民

王殿君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再次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族村寨治理水平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存在较大差距,要认清面临的许多挑战与困境,不断探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途径,振兴民族村寨,各民族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 打造民族村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价值旨归

第一,民族村寨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价值旨归是共同富裕、构建美好生活。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之问。如何做好这份答卷,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引,同时还需进行不断的实践,“后脱贫时代”面临保持脱贫成果的可持续性、稳定性,任务更艰巨、更复杂。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村寨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需重点关注和帮扶,然而民族村寨真正实现全面的发展不能仅靠党中央的政策引领,更重要的是激发民族村寨自身的发展动力,而治理水平的提高是重要的保障,这是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从而在治理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第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激发民族村寨发展内生动力。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使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化升级民族村寨的治理格局,有利于民族村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目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两个特点和制约因素就是不平衡、不充分,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全面打造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振兴乡村的重要路径,也是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的主要方式。

2 民族村寨乡村治理困境

我国民族村寨大多都受到地理位置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制约经济基础的发展,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面临经济较落后、制度供给不足、治理观念滞后等诸多困境。

2.1 民族村寨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1)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共建共治共享的物质基础。随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步入绝对贫困得以消除的“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困境还需不断克服。民族村寨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要彻底消除民族村寨与城市发展的距离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困难的过程。民族村寨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但未能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产业经济水平偏低,缺少发展内生动力。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农业是主要支柱产业,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偏低,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三大产业未能形成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民族村寨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共建共治共享若缺少物质基础,很难产生先进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意识,没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的乡村治理理念,何以进行共同富裕的实践。

(2)民族村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缺乏高素质、技术型建设人才。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村寨精英流失,村寨剩余都是整体素质偏低的劳动力,缺失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致使经济增长动力始终不足,没有优秀人才的参与,乡村经济振兴困难,乡村治理水平提高就更加困难,这是民族村寨发展经济面临的重大考验,最终共建共治共享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而劳动者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实现自由自觉状态的首要条件,而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本源泉。列宁指出社会建设的目标是“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1]尽管现在已经有所改善,但缩小城乡差距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是依赖于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劳动,这是善治民族村寨构建的本质要求与动力源泉。

2.2 民族村寨基层组织能力薄弱,乡村治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基层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与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规划:“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其中“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保障与领导力量。然而,基层组织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法治意识有待深化。第一,从管理层面来看,不够注重党组织和村民之间的关系,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核心领导力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第二,从落实层面来看,利益冲突、村民之间的矛盾等时有发生,普遍存在依靠“熟人社会”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和村寨的道德标准等来维持秩序。第三,从落实效果来看,缺乏完善的乡村治理评价体系,难以衡量和评价治理水平的高低。第四,从保障条件来看,乡村治理缺少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渠道不通畅,部分基层组织领导机制出现权力异化、脱离群众,构建善治村寨不能缺失完善的制度供给。

2.3 民族村寨共建共治共享意识薄弱

民族村寨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意识缺位。一方面,民族村寨村民的教育支出比例偏低;另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落后、师资队伍较薄弱,这是提高民族村寨整体人口素质的制约因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核心在于村民群众,人人有责,人人有权,从而才可以实现人人共享,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形式由低到高逐步发展,初级阶段就是转变人民思想,产生共建的意识,进而才能步入共建共治到共享的高级发展阶段。共建的意识来源于村民思想文化素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此外,共建共治共享离不开法治,民族村寨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程度不够,村民缺少正确维护个人利益的意识,并且村民与基层党组织联系不够紧密,而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共建共治共享意识薄弱,难以引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共享治理成果。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村民大多只关心眼前利益,未能意识到何为共建,也未能理解共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共享的过程,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乡村治理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3 乡村振兴视角下何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3.1 振兴乡村经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民族村寨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要结合本民族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民族村寨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优化产业结构要将农业产业化摆在首位,农业生产必须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三大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带动民族村寨经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3]物质资料生产是第一位的,只有先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首要需求,才能自觉自主地产生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

(2)整合资源优势、刺激消费,拉动村寨经济。村寨治理水平提高从根本上要使经济发展与之相匹配。如何刺激经济不断地发展,民生水平提高是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和归宿,而民生的核心就是物质基础。要明确民族村寨自身的优势,整合村寨的各类资源,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其文化底蕴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语言、风俗习惯、信仰、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品。“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以前还是和生产期间都一样。”[4]马克思认为消费同生产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乡村经济的发展需将所有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大力振兴乡村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消费水平和格局优化升级,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文化产品、农特产品,引进高新技术,激活共建主体多元化,增强村寨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借助社会力量振兴民族村寨,并且要加强宣传力度,形成民族特色品牌,刺激消费增长,从而提供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加村民收入、走向共同繁荣。

3.2 教育振兴乡村,提高共建共治共享能力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意识培育。学校教育要注重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教育,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三位一体”,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是共建共治意识的开端。此外,还要加强培育农民技术带头人,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村民的主体意识为目的,使村民意识到人民既是社会治理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树立乡村治理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乡村教育是振兴致富、建设现代化村寨的必由之路。整合资源、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是广大的村民,只有教育才能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二,教育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素养,还要加强法治教育。法治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将法治教育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全面贯彻执行,为振兴乡村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和理论依据。在法治思想引领下帮助村民建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目标是民族村寨人人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形成。法治教育为共建共治共享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人文环境。

3.3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顶层设计

(1)坚持人民至上,不断优化基层人才队伍、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民族村寨治理方式,需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供给,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调发展。坚持人民至上,这是党百年历程的宝贵经验。首先,健全基层组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激励机制、考评标准,核心是围绕政治素养和群众基础,具体体现为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效能。“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管’问题。”[5]基层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缺一不可,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人民至上为制定、实施相关治理制度的核心原则,不断增强基层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和公信力。此外,培养既有先进思想又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村寨“乡贤”,树立榜样的同时为村寨建设奉献智慧。其次,以提高村民共建共治积极性和获得感为目的,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共建共治共享制度体系、管理体系、监督体系,确保村民能够参与决策过程、顺畅地表达意见、解决矛盾纠纷,拓宽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渠道与平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村民积极参与、现代化技术支撑的善治村寨。最后,引导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鼓励和帮助村民成立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例如成立协会、学会、城乡服务组织、公益性组织等;完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村规民约,这是村民集体意志的体现,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实践方式。

(2)将自治法治德治与共建共治共享有机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是构建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原则、德治为保障的治理体系,从低到高层层递进。德治是治理乡村的最高阶段,“三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理论与实践依据。首先,以法治思想为基础,完善治理机制,保障村民顺利表达诉求、参与治理、共享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职责和核心利益导向。政府适当下放权力和资源,促进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法治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5]共建共治和共享就是一个从自治到法治,最终德治的过程。共建必须先自治,村民与村干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地解决问题,自治的实质就是共建,共建和共治的目的和归宿是共享,法治是社会充满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的条件,而若只有法治无法真正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还会增加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还要加强德治,以德治村是乡村治理的最高形式,加强德治与法治相统一,打造以共享为旨归的新治理格局。

3.4 挖掘民族文化优势,建设美丽、善治村寨

树立以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村寨文化建设是实现村民人人参与建设的思想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规划,美好生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参与。“与市场利益主体相比,社会治理的利益主体更加复杂。”[6]每一个主体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立场、价值诉求和价值判断,受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新的乡村治理格局呼唤统一的核心价值理念、治理思想,这是乡村治理的“火车头”。必须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人文环境文化、民俗文化、村民精神文化、村寨治理文化等方面,坚持以共享为基本原则和目标,树立发展共同体意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宏观文化环境。

民族文化是以历史、信仰、道德、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文化与教育密切相关,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功能,但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式等显性教育不同,民族文化的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方式,潜移默化中规范村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教育的效果具有持久性、连续性、深刻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信仰,例如信仰宗教、祖先、鬼神、自然之物等,在这种信仰之下民族村寨的村民们团结友爱、恪守礼仪、做事谨慎、积德行善,此外,各民族有其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民族节日、语言文字,有益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村寨民风,对村寨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教育功能的积极因素,同时也要克服落后思想文化的束缚,引导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将民族文化融入共建共治共享,坚持以新乡村治理理念为原则,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民族村寨。

4 结语

共建共治共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是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治理格局的保障和基础。我国正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尤其是民族村寨致富难度更大、问题更复杂。转变乡村治理理念、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格局是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关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的继承与丰富、创新,使民族村寨乡村治理水平逐步迈向新台阶,乡村治理并非易事,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以优秀乡村人才为主导、法治思维为引领、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将“三治一体”的治理理念融入共建共治共享,使每一个村民可以平等、全面地享受乡村治理的发展成果,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共治村寨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