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杨 陈元松 张艳娜 卓文艳 邸海霞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却造成了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等方面的危害。随着工业化的蓬勃发展,化石燃料使用量日益增加,而任何化石能源消耗都不可避免地会排放温室气体,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起温室效应。随着温室效应影响的显著增加,导致南北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气候反常等其他现象。因此,在保护环境的背景下,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热点话题。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GHG)主要涉及CO2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低碳理念的核心是希望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进行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可持续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控制全球均温较工业化前上升不超过2℃的目标,我国绘制出碳达峰、碳中和蓝图:承诺在2030年前,CO2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到2060年实现零排放。
正如人类的生命周期的,是从出生到死亡,而水的生命周期,是从降水进入水体到通过蒸发或蒸腾作用再返回到大气中。虽然日常生活的经历会让我们认为生命周期只是存在与自然界中的事物,但这个基本概念同样也是可以轻易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例如金属铝从饮料罐到回收桶再回到饮料罐的过程。
都市生活垃圾也是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产物,不论是循环再造至产品生命周期的上游以供再用,还是作为废物处理以回归大自然,生活垃圾的生命周期也与碳排放息息相关。例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就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项新能源技术,可以有效节省煤炭消耗,从而减少发电行业由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成本投入使用,以及废旧物资的回收,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在把生活垃圾当作废物处理的同时,城市居民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意识到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这将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造成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成本影响1;此外也要注重垃圾分类,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产生污染,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还有减少环卫部门工作的益处。
生命周期碳中和航班首飞成功,首次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计算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同等当量中和。作为首飞的“碳中和”主题航班,当天的MU5103航班推出了系列“减塑”举措,例如,航班用餐使用的一次性刀、叉、勺、牙签4件套餐具采用了生物可降解的环保材质餐具。同时,毛毯、耳机等机上用品采用了无纺布等符合国家限塑标准的材质进行产品包装。
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处置,都在排放二氧化碳。服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纺织原料,不可避免地造成材料浪费、水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低碳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低碳、节能、环保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消费者。服饰应该与环境和谐共处,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保证消费的同时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今天的“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理念,是一种新的生活理念的象征。
服装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服饰的变化使穿着者可以更加光彩夺目,但服装最朴实、最基本的作用主要还是保暖或保护自己的身体。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的使用更具装饰性2。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们衣柜里的衣服换越来越频繁,很多衣服在穿几次之前就被丢弃了。因此,旧衣物进行回收和再设计问题也是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一些商家开始参与到旧衣回收的行动中。虽然旧衣的回收利用率比报纸、可乐罐低许多,但是被丢弃的废旧衣物中,可重新利用的比例却很高,可以作为二手衣物,也可以做成布艺工艺品,还可以做成再生原料等产品。旧衣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约经济成本,还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产品的包装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还可能不可降解,造成污染。绿色产品包装涵盖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重视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和消耗人力资源的最小化;另一方面是废弃包装可降解化,不形成一个永久性垃圾,强调废弃污染的少量化。选择生物可降解、低污染、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实现包装实用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低碳包装将会成为现代产品包装设计的主要方向。
产品包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产品,纸质材料在低碳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由小麦纤维制成的麦秸塑料等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已被大量生产并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绿色包装体现出3R和1D原则,即Reduce、Reuse 、Recycle和Degradable。用料省,废弃物少且节省能源等方面,同时易于回收再利用,废弃物不产生二次污染,可降解腐化。当包装完成其保护产品的基本使命后,绝大多数会被丢弃。因此,这些废弃的包装材料能否回收成为关键,而可拆卸包装的设计,即使包装材料本身不再有用,而是可以拆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处理、回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中,大至各种大型超市、小到便利店,货架上的商品包装随处可见,经过包装的、琳琅满目的商品才更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点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商品包装也正是如此。包装的耗材过多、装潢过于华丽等现象,都是过度包装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过度包装现象并不罕见,烟、酒和茶叶均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当商品打开后,豪华的混合包装在回收时的价值不再“豪华”,甚至还比不上普通废纸的价格,但是回收的成本却很高。
关于节能减排的包装,首先考虑的是包装的需要,放弃不必要的包装,如果需要包装,然后考虑减少包装或减少包装,不要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要考虑产品的包装是否可以再使用,比如宾馆的牙刷和木梳都是分开的小包装,外面有一个纸盒,内里还有一层塑料薄膜包装,事实上,这是一个典型例子,内部塑料包装或者外部纸盒可以完全选择作为独立包装,所以之前的包装形式完全没有必要,属于浪费能源。还有些雪糕的包装,也是重复进行包装。在外面采用纸盒的形式,在里面还设计了一层塑料纸包装,而且在里面的塑料包装对环境是极其有害的,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此外,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购物拥有线下购物缺乏的快捷方便的属性,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购物,使得快递已成为人们满足日常购物需求的重要方式。网络购物通过大数据分析很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购物特点,多样的购物需求,双十一、双十二等线上活动还会促使购买者进行线上消费。然而,与普通的线下购物相比,网上购物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因快递包装而产生的碳排放。同时消费者因种种促销活动刺激而产生的冲动消费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碳排放。如果再加上消费者处理包裹垃圾引发的碳排放,这一数值还将继续不断增加。并且在快递包装处理上,部分消费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一种普遍的自觉性,不会特别关注包装处理,随便丢弃,这直接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也影响了我国快递包装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一次卫生材料及个人卫生用品大多都是一次性的,没有回收价值。这类消耗品的环境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影响环境卫生、污染土壤、污染大气和污染水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因此,一次性的卫生材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危害。环保型卫生巾是卫生巾的最终发展方向,作为一次性使用卫生巾类的材料,除要符合其基本的性能要求外,还要具有可降解性,不对环境产生破坏,不增加碳排放。
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我们的生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孕育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巨大风险。提高我国全民低碳意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低碳的概念看上去有点远,然而把“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等理念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就能真正实现低碳生活。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管制的6种温室气体,与饮食较有关的温室气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及农业活动。低碳生活这一简单的生活模式,也渗入到了饮食方面,选择低碳饮食的一般原则是尽量减少在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同时考虑到营养价值和生态环境,建立一种低碳、低热量的饮食生活态度,不仅营养、健康,而且保护环境。
低碳理念所希望的低碳饮食文化就是在食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尽量减少碳排放。也可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饮食习惯来减少碳排放。
3.3.1 当季、当地食材
万物生长都需要依照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灯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条件,就必须通过添加很多肥料或是通过改造环境来让植物生长,这样的产品就有可能增加农药残留的风险,也会增加碳排放。
3.3.2 选少加工的食材
加工得越少的食物,越能保留其天然成分和风味。现今我国很多的产品都是以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而非食物。长期食用富含食物添加剂的食物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3.3.3 购买适当分量、遵守节能原则烹调、尽量减少产生垃圾
提高中国食物的利用率。食物分量的计算不仅可以避免过度烹饪造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储存和隔夜菜加热造成的碳排放。
3.3.4 饮食建议
在饮食上,可以以素食为主,畜牧业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肉排类如牛排改用原本肉类本身所带有的油脂以小火干煎,在大豆、鱼类和蛋类中,一些肉类的摄入可以用未转基因的大豆来代替,红肉应该用白肉来代替,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
一个人摄取油脂量常超过一日生活所需,为了能够达成低碳饮食,建议少油炸、多水煮,且尽量选择不用回锅油烹调食物,也可以通过食用坚果种子类来取代部分油脂。此外,目前我国由于饮食西化的影响,很多人的缺乏纤维素,长期发展可能造成肥胖以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吃一条热狗可能让人会失去36分钟的健康生活,如果选择吃一份坚果可以额外获得26分钟的健康生活。由于饲养奶牛的碳排放量高,因此人们不要摄入过多乳制品,以免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每人每天应饮用2000~3000cc的水来维持正常进行体内细胞代谢、系统循环,可以自备白开水,减少购买瓶装水及饮料,降低碳排放外,同时也减少了垃圾的产生。另外当地的果蔬和水也比外地运输来的食品排放二氧化碳量小。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喝酒等方面。
温度不断升高对海平面及全球环境气候会造成许多剧烈的影响,例如:淹没低洼地区,南北极融冰及气候变化异常。低碳饮食降低了个人生活的碳排放,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减少个人碳足迹的关键是形成一个共识,客观地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专业的群体的碳足迹是不同的,如在一线城市的居民产生的碳足迹远高于欠发达地区,但不鼓励我们回到欠发达地区或原始的社会状态,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为,低碳不应该降低生活质量,这是与经济发展相反和不可取的。通过交通安全出行方面来说,若平时住在一个城市的郊区,如果需要进入市区上班,则可以开车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乘地铁进城;还可以尽量可以避免早晚高峰出行;此外,若有必须通过外出的会议一般安排在下午2-3点,这样不仅不堵车,节省大量时间,也减少碳足迹。
目前合理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尽可能地减少个人的碳足迹,而不可避免的碳足迹可以通过植树来抵消。
减少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一直是节能减排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导致国内交通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国内城市生活空间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我国居民进行日常出行方式,也加剧了日常出行造成的碳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在提倡低碳出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能够满足环保的要求,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温室气体排放。
实现生产与生活“低碳化”,确保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蓝天碧水,青山,绿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环境融合,是古今中外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低碳的理念让人们摒弃铺张浪费的习惯而追求一种简约的低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