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浅析

2023-01-09 00:49罗晓斐
质量与市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资产部门管理

■罗晓斐

(山东中医药大学)

1 高校国有资产现状

高校国有资产作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条件保障。随着各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其资产规模日趋扩大,《条例》背景下对其相应的管理方式要求也越来越高。

2 高校资产管理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注重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校资产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高校在推进基础科研能力的进程中,须注意提高教学设备、科研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与水平。研究分析当前高校资产管理现阶段情况,可以及时梳理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从而为构建更加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局。

3 高校资产管理问题

3.1 高校资源配置不合理

《条例》规定高校应当依法依规履行相关职能,根据高校发展的需要、实际资产存量、资产配置相关标准、资产绩效目标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来统筹配置资产。经调查,许多高校未能有效合理地选择资产配置方式,未能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有关资产配置的重大事项未及时经学校可行性研究和集体决策。某些二级学院、部门缺少大局观,部门化、个人化狭隘思想严重,贫富不均、超标准申购、不考虑性价比,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等情况时有发生。如大仪共享不充分,使用率低、重复购置,不能调剂的未采用购置、建设、租用等方式,而是一味地追求更新换代。

3.2 高校资产变动调整不及时

资产使用人、资产使用管理部门因人员调整、离退休等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提交资产变动交接手续。看似简单的条例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当前大多数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会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定期清查高校各部门固定资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是由资产实际使用部门来进行部门内资产盘点,这使得资产清查工作效果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在部门自行盘点资产过程中,容易存在不合规的情况:例如部门人员调整后,没有及时移交资产,当前资产使用人情况不符;或者部门资产盘点工作不扎实,现存入账资产账目不符等情况。

3.3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有待改善

随着高校逐年发展,累积的无形资产规模日趋庞大,但是近些年来,国内外部分高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这一情况直接造成了高校资产流失和浪费,也损害了高校的现有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由于没有有形的实物形态,容易被管理部门忽视其存在。诸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誉、高校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不少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意义,没有建立管理无形资产的相关制度,或是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台账。以上情况说明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3.4 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不足

近些年随着高校飞速发展,资产规模日趋庞大,资产管理队伍人才不足,导致工作量过于庞大,资产管理人员不堪重负。结合当前国内高校情况,部分资产管理部门中年长的教工相对较多,年轻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相对不足,且管理人员队伍中兼职资产管理员占多数,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资产管理人员不稳定,积极性不够,专业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使得高校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短时间难以迅速提高,影响资产管理过程中现代信息化技术等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和推广。

4 高校资产管理对策

4.1 完善资产管理体制,遵循资产管理原则

高校应坚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高校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绩效评价、日常监督等一系列制度。遵循“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权责一致”的原则,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并根据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确保资产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从资产计划、验收、入账、对账、清查、使用、维修、处置等方面,制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真正做到权责分明,规范全链条,提升管理效能。

4.2 加强预算管理,促进资产科学配置

《条例》指出新增资产配置要与资产存量挂钩,依法依规编制相关支出预算。这就要求高校应按照上级部门对资产配置的数量、价格、最低使用年限等规定要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严格、节约地建立健全高校资产配置标准。通过对现有存量资产的盘点梳理,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共享共用,有效解决高校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并把资产配置管理职能真正地嵌入预算管理流程中,使得财务工作与资产工作相互促进。新增购置资产在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大仪共享平台等现有资产存量情况后,经事前评估纳入高校预算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存量指导增量,促进资产科学配置。

4.3 建立评价体系,加强资产绩效考核评价

高校应按照国家规定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指标和标准,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如根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构建高校资产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布置rf射频标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尤其是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逐步建立动态考评。同时,把高校资产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到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中,杜绝重复配置、提前处置的现象,真正运用好资产管理考核和评价结果,从而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物物有人管人人都管物的良性循环。

4.4 搭建转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国家上位法有关规定,高校所持有的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应通过协议或市场定价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然要依托高校资产经营公司。大多数高校已按照上级要求将校企改制,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产经营公司将有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科技成果对外投资形成的股权及其产生的相关财产权益将纳入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这不仅能明确高校与公司管理责任,规范转化管理流程,加强产权保护,推进高校国有资产安全有效使用,更能实现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5 消除信息孤岛,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系统建立完善的资产全流程管理,实现从资产采购到入库的高校资产全流程信息化。目前,高校各管理部门对数据信息实行独立的管理模式,数据库不统一,数据难以共享。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建设高校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资产、财务、人事、科研、教务等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接各部门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将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集成到了高校的数据中心,实现各个系统与高校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并通过数据中心对关联数据进行提取、汇总、整理、分析和共享,全面掌握资产使用管理情况,为高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6 创新处置管理,提高资产质量

高校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资产的维护维修负有管理责任,如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等造成高校资产损失的,资产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资产管理部门平时更应重视自身行为,科学规范开展资产处置工作,通过处置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稳妥地处置已有资产。同时处置管理创新,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处置,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按需配置更新,及时调账,从而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提升处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处置年度报告制度,总结经验,提高国有资产质量,使国有资产管理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4.7 加强内控建设,强化监督管理

高校资产体量巨大,管理极为不易,要从思想上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红线意识,始终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廉洁自律。从招标和采购、资产验收、资产有偿使用、资产处置、设备维修等主要风险点入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防范风险,从关键节点强化内控管理。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资产配置计划、招标文件制定、验收、资产有偿使用、资产处置等环节,邀请多部门参与,强化纪委、审计等部门协作联动监督,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

5 高校资产管理实例——以Z高校为例

Z高校位于沿海经济带,是全国重点建设医学院校。其在所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Z高校部门单位50余个,资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管理尤为不便。“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为摸清资产家底,Z高校下发了开展资产专项自查工作的通知,各部门、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开启资产自查工作。为确保自查成果,Z高校打破以往以资产管理员为主的局面,让每一名资产使用者都参与进来,以手机端资产明细为主线,采取“以手机端资产明细找实物,以实物查资产明细”的方式双向进行,并按资产使用状态进行分类,力求账实相符。经过对所使用资产逐一核实使用单位、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逐一核实,对无法使用、达到待报废条件的资产,及时进行填报资产处置单。在部门自查过程中,对缺少标签的资产逐一打印标签进行张贴,对涉及多部门的,由学校统一协调,将资产自查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完善了资产信息,规范了资产管理。

在摸清家底后,Z高校资产管理的重点放至资产的入库及处置,严格资产的验收与报废,巩固资产自查的成果。资产入库方面,Z高校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充分调动了校内用户和供应商的积极主动性,加快推进履约验收和资产入库,为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打下了良好基础。资产处置方面,Z高校对自查上报上来的处置单资产进行认真核实。发现部分资产具有维修的可行性,随后制定设备维护的相关管理规定,通过招标的形式遴选了办公设备维修单位和空调制冷设备维修单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完成学校日常办公设备的维修维护,做好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空调等设备维修保养。与此同时,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停摆、不能使用的维修为提前养护,延长寿命,节约了资金,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质量。Z高校对处置单资产认真核实后,对确需处置的资产合理规划工作进度,开展多批次报废处置会议并邀请相关部门单位参加处置会议,加强资产处置监督,所得收入全部上缴国库并对所涉及的资产逐笔核对减账,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资产配置。

Z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发现,自查摸清了家底,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手段还有待提高。Z高校已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多年,但其未与校内其他系统进行对接,如用户登录还是独立的用户名密码、财务入账减账不能读取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实际资产使用者管理不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Z高校从实际出发,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统一认证平台的对接,有效解决了系统账号认证的问题;通过与财务软件供应商探讨,确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对接方案,资产数据直接被财务读取,从此财务记账减值变得不再困难;为方便资产管理员及资产使用者,上线了自助打印终端,开通了资产管理手机端,实现物物有人管人人都管物的管理理念,彻底解决资产管理存在的痛点难点。

Z高校经过不懈努力,资产管理信息建设已基本实现,但其信息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如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如何结合,新增资产配置与资产存量如何挂钩,资产绩效评价信息化如何建设等。相信Z高校会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探索出一条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新途径。

6 结 语

高校资产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高校资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将直接影响学校事业发展进程。高校资产数量大种类多,日常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调整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加之人手配备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起来便显得捉襟见肘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更是对高校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高校资产管理需要国家、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高校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新高度。

猜你喜欢
资产部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