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平
假如世上真有天堂的话,一定是大理。这好像是著名诗人晓雪说的。大理作为大多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这些年来,我多次去大理,听过上关的花语,吹过下关的风,望过洱海的月色,就是没有看过苍山的白雪。
风花雪月的大理,如果没有雪,那是少了许多滋味的。这次去大理,正值农历,为的就是看美成童话的苍山雪。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由于海拔较高,一到寒冬时节,百里点苍,白雪皑皑,正是看雪的最佳季节。就在我们到达大理的时候,这一场雪,悄然而至。
大理山河壮丽离不开苍山积雪的景观,然而我们却得知来得不是时候,苍山洗马潭索道全线停运,进行年度计划全面维修保养工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苍山雪景,又一次成了我梦中的期盼。就在我准备返回四川的时候,突然传来好消息,大索道顺利完成检修,正式开始运行。“可以乘坐大索道上山玩雪啦!”妻子高兴得像个孩子。
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们准备好手套、帽子、防风抗寒的衣服,从大理古城南门乘车出发。可能是许多游客还不知道洗马潭索道重新开通的缘故,人不是很多。昨天刚下过雪,今早去看苍山的雪景,我想山上一定银装素裹,晶莹洁白,别有韵味。就在我浮想联翩中,妻子有些高原反应,我们在游客中心买了一瓶氧气,坐上摆渡车直奔洗马潭索道。
洗马潭索道路段已经进入风季,气温骤降,我们乘坐缆车,从山脚出发。在山脚和山腰都看不见雪,然而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我们就看见从山顶到山脚有明显的雪线,随着雪逐渐零星出现,然后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顶,白雪便清晰覆盖在苍山林海的表面,雪线以上已是堆银垒玉,变成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这让我想起明代杨升庵“巅积雪,山腰白云,天巧神工,各显其技”的话来。
缆车缓慢上升,看着脚下的斜坡,虽说不上是万丈深渊,但妻子忘了自己有些恐高症,不停地在拍照。到了山顶,还未下索道,便看到白雪覆盖在平缓的冷杉树脚和冷杉枝条上,延绵数里,十分壮观。一年好景致,最是苍山雪缀时。雪后初霁的苍山在碧蓝洱海的映衬下,似出水芙蓉,美得令人心醉。
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是大理送给我们的一份新年礼物,苍山洗马潭迎来冬季最佳赏景季。我们走的是“苍山洗马潭大索道”一线,这一条线视野最为开阔,海拔最高,景色最齐全,苍山雪覆盖范围最广,是观苍山雪的最佳路线。我们在半山腰的中和寺下了缆车,冷风如预料中一般直面而来,但苍山雪的美丽,让妻子有些不淡定了,显得兴奋不已。
这时候,我们走到游道入口,从高处俯瞰洗马潭,发现洗马潭的积雪很厚,整个洗马潭都隐藏在白雪里。天空还飘着微雪,满目的雾凇隐秘在山雾中,附着在树木上,深深浅浅,时浓时淡,轻盈洁白,被冰霜包裹的植物,姿态各异,宛如火树银花,我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冰雕手艺。
目睹苍山雪景,让人仿佛进入了童话里的冰雪世界。顾不得多想,我们沿着栈道而上,仿佛是在水墨仙境中穿梭。不知什么时候,雪花又从天空中落下,落在栈道上,落在空地上,落在高大的树木上。苍山雪是除了苍山杜鹃季之外,自然景色最与众不同的,它让大理的冬天变得更加鲜活起来。
雪后洗马潭 张慧云/摄
沿着落满积雪的栈道不断向最高处走去,原本洗马潭景区内独具标志的景色都被白雪覆盖,泉潭已经不见踪影,洗马潭更是只留下一块石碑。雪落苍山,成就洗马潭与众不同的风光。感受洗马潭的万籁俱静,我们无所顾忌尽情游览,虽冷到极致,却丝毫不影响游玩兴致,反而有一种登临绝顶的快感。
在苍山看雪,我才知道为什么“苍山雪”景色独占鳌头,拔得云南雪景的头筹,是因为它的独特韵味没有地方可比。苍山的雪是积年不化的,也许是女儿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苍山洗马潭3996米的碑前,她悄悄地为我们拍照。原来夫妻共白头的浪漫,才是苍山雪美的真正含义。
苍山上的天气一直都是那么任性,就在我们下山的时候,又开始下起“盐粒”雪了。瑞雪兆丰年,这让我们对新的一年又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待。
或浪涛拍岸,或微波粼粼,各不相同的两岸风景,永远浮于世俗之外。在大理喜洲,枯木、古树、远山,带着泥土的味道、草木的清香和水畔独有的潮湿,共同交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个遗世独立的画中之景,那就是湖水清澈,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的海舌公园。
海舌公园是一片犹如桃花源般的净土,位于大理洱海西岸,苍山的万花溪从这里入海。这里原是一块三面临水的长形沙洲,地方史籍记称“青莎洲”。青莎洲长3里,由宽至窄深入洱海,形如舌头,因而得名海舌公园。这里三面临海,八面迎风,移步换景,四季不同,绝美的洱海景致,还有难得的文艺范儿店铺,是令人陶醉的好去处。
我每次去大理,一定会去风光原始的海舌公园,去看半岛深处清澈蔚蓝的洱海,蓝盈盈得像一面硕大的绸缎,泛泛地透着灵气。据说在早晨或傍晚去风景更是迷人。园内新枝吐绿,花姿悦目,移步换景,如在画中,如果再以那大片的树木和长长的蒿草作背景拍张照片,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拍到栖息在湿地上的白鹭,让人有虚实相生,美轮美奂之感,让人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感受,发现不一样的美丽。
去大理旅游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寻找景点,随便看看便觉满眼都是风景,满目都是风情。这次去大理,正是初冬时节,但晴空万里,天空就像一片湛蓝色的丝绸,没有一点褶皱。我们选择顺着海边骑行去海舌公园,那样便于走走停停,欣赏美景,享受洱海一隅的安宁。
有人说,海舌岛是“洱海之灵”,这片聚沙成洲的奇妙地方,拥有洱海最美的风光,任何角度皆成佳景。湖水倒映着天光,一泓碧水如青玉一般镶嵌其中,让人可以尽享洱海的苍阔。
海舌公园,虽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但海天一色,空灵纯澈,绿柳成荫,风景如画,是观洱海看苍山的最佳地。当我们步行走了一段路,缓缓进入海舌公园里面,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郁郁葱葱的竹林,绿得沁人心脾。阳光透过竹林缝隙洒在路上,映射出点点黄色光芒。园内的石桥、鹦鹉洲观景点、舌尖、大鹳鹏洲观景点、咖啡屋、鸟类观享空间、芦苇剧场、开物集、夫妻树等主要景点,各尽其美,和合相生,有着大理独有的休闲、文艺与浪漫。
再往里走,最原始自然的美景赫然出现在眼前,一条长长的林荫路,道路两边亦是草木繁盛,显示出生命的那份灿烂和倔强。无论路面还是植物,都呈现出一种自然生长的状态,并未见太多人工修整的痕迹,即便有几处石桥之类的造景,和其他景区相比,也显得十分随性,平添几分野趣。美景醉人,沿岸水草成片,海水、蓝天、白云、水鸟在这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风光,已经分不清到底哪里是洱海,哪里是天空。
在这个湛蓝纯澈的镜面世界里,清风中漾动浅浅的波纹,将天空晕染成渐变的宝蓝色,眼前一条细长的沙洲渐渐延伸到蔚蓝的水域中,水边的树木自在而孤独地生长着,但每一种都长得比其他地方肥硕和旺盛,一块一块的草木就像一个个的绿色小岛,呈现的都是水域生态中最原始和自然的状态,明媚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岸边的风很大,水面不停荡漾,沙洲若隐若现,不过,午后的天气正好,洱海的蓝,让人心醉!静静注视着洱海的潮起潮落,这片原始生态区域,正适合我们在安静中发发呆。沿着岸边,久久神游在这纯澈安静的环境里,海舌虽说是生态公园,但绝对可以说是原始自然的。一片清亮碧蓝的水域,在苍茫群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平静安宁。今天没有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安静得仿佛只能听见自己怦怦的心跳。
当我的目光越过洱海水面看到苍山之麓大片的村舍和更远处苍茫起伏的群山,才发现安静的水面四射着耀眼的光芒,白雪皑皑的苍山呈现出一派苍茫巍峨的气韵。我站在沙洲上,在生态与原乡之间,拥抱洱海之灵,头顶是一方无边无界的蓝天,空气略微有些清冷。海舌公园,自然环境极其良好,水质清澈,能见度高,在较浅的水域里,除了海草,还能看到鱼虾,清澈的水面就像一块明镜,在和煦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波光粼粼,宛如明镜之上反射出的耀眼光芒。
生态颜值,美美与共。净澈的蓝天,娟秀的云朵,岸边的水草,枯槁的树枝,氤氲的雾气,跃动出另一种流动的风景。收获记忆深处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情,轻洒的阳光与呢喃的风,将我的背影融入这天空之镜般的仙境中。
来云南大理多次,多是徜徉于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等景点,从没真正走进过见山见水见乡愁的古生村,这让我心里生发出些许遗憾。听女儿介绍说,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古生村时曾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让我对古生村有了更多的向往。
古生村位于大理湾桥镇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小村沿海而建,从南至北蜿蜒两公里。几年过去了,古生村有哪些变化?带着疑问,在女儿的陪同下,走进了苍洱之畔的古生村,去感受古生村人达观富足的心态和安居乐业的生活。
我们去古生村的那天清晨,是从大理站驾车去的。车窗外,旭日东升,清风怡人,绿柳摇曳,万古生春。古生村,村如其名,青瓦白墙间,一切都蕴含着穿越时光的古朴味道。村内清流迂回,道路整洁,一条条青石板铺设的路面,一幢幢涂满诗情画意彩绘的白族民居,与悠悠的蓝天、白云、碧水,构成一幅“美丽乡愁”新画卷,道尽了古生村的古老与生机。
走进古生村,视野所及,垂柳掩映,绿树成荫,溪水环绕。村子西边田地油绿、阡陌纵横,特别是新修建的洱海生态廊道,如同珍珠一般,将白族村落与洱海紧密相连,成为人们观洱海盛景的宝地。清澈的溪水沿着村边的青石板渠汩汩流淌,徐徐汇入碧波荡漾的洱海,阳光洒在洱海上,浪花卷起千层雪。
古生村民居古朴、街巷整洁,古老的村庄在山水之间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村内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历史悠远。古生村虽然濒临洱海,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村子,发源于莲花峰和五台峰之间的阳溪,四季不绝地浇灌着1200多亩农田。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勤劳安稳的日子。
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没有上桌,便闻到一股稻米的清香。打听得知,这些米都来自村口的那几百亩生态示范田。大理历来盛产稻米,充足的日照和高海拔的昼夜温差环境,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稻米风味。近年来,古生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其“湾桥米”更是受到市场的欢迎。
民宿的老板用酸辣鱼招待我们,这是大理当地传统美食之一,酸能生津解暑,辣能祛湿开胃。老板说,洱海沿湖的鱼塘、耕地已经退塘退耕,建成湿地公园,鱼等食材也是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只有蔬菜是自己种的。我品尝了一下,果然鲜美回甜、口口留香。
吃完午饭,我们开始了千年古村的乡愁之旅。古生村一直保留着传统白族民居的样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甚至可以看到“六合同春”这样颇为壮观的白族组合式民居。一院连着一院的民居,蜿蜒在溪水和道路两旁,门楼、照壁、檐廊等随处可见精美的彩绘,水墨淡彩与青瓦白墙相映成趣,如同一幅田园村落的画卷,古香古色、质朴典雅。
我们来到一个白族庭院,门上有“乡愁小院”的字样。院内宽敞明亮,红花朵朵,绿意盎然,青瓦白墙的房子上雕梁画栋,正对着一面极具白族特色的大墨画照壁,大门、照壁、墙面、木雕等各种细节体现着白族人对于建房的重视。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时称赞:“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到此旅游的客人一般都会来此打卡,感受照壁文化和耕读传家韵味。
女儿早已是云南通,她领我们来到古生村的广场中心,千年古戏台静静伫立。这个古戏台是村民平时文艺表演的场所,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戏台的彩绘和题书美轮美奂,让人忍不住惊叹。离戏台的不远处,一棵大榕树长得非常茂盛,相传已经有300多年的树龄,它是村民最喜欢休息玩耍的中心之地。三五成群的古稀老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绘成一幅恬静美好的白族乡村生活图景。
行走在古生村中,沿路的绿树红花彰显着勃勃生机,古树、古桥、古戏台,呈现出一派千年古村的风貌,青瓦白墙的古朴民居、秀美的田园美景、田间劳作的村民,带着悠悠乡愁,连接着人们对山水的情感。这时候,我的耳畔又响起一首独具特色的白族大本曲,古生村人带着独有的中华文化自信和面向未来的强大底气,唱出了白族儿女满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