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智慧供热作为供热行业供给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赋予了供热企业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而智慧供热需要建立在供热计量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上。以热计量设施和大数据为基础的热计量管控系统平台建设和发展是管理供热计量数据的必要手段和首要前提。可靠的热计量数据的获得除了要排除监测运行过程中各级表具可能出现的计量故障外,热计量设施验收前的安装把控也将影响到计量数据的可靠性,后期对使用中的热量表进行运行管理与维护也是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保障。热计量装置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表计安装、运行管理、后期维护四者相辅相成形成闭环,只有闭环管理才能保障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供热计量工作的准确、有序开展,是供热企业促进自身管理提升,实现闭环管理的有效方式。供热计量与闭环管理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大数据时代的热量管理已经改变了我们企业的管理理念。
对于热计量工作来说,热计量装置质量把控、热计量管控系统平台建设是保证热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从2010年开始,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按照政府文件精神,要求新建建筑全部安装经过严格招标、入围把关的具有远程集抄功能的超声波热量表,并把远传抄表系统一并引入计量管理工作中来。
选型环节主要从热量表、远程控制阀、室内测温装置的现场安装及后期实际使用情况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热计量装置的安全性、准确度、防护等级、传输方式、控制方式、经济型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取匹配度最佳的热量表及配套设备,避免由于选型不当导致计量不准和传输失败。招标环节由集团公司制订指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热量表及配套装置的质量技术标准,按照该技术标准制订招标技术规范书,由市招标中心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确定热量表及配套装置的合格供应商,从源头上把控质量。 抄表系统必须具备抄表查询、故障报警、经营收费、统计分析四大基本功能。
通过几个采暖季的运行与整合,现在已经实现了各厂家不同系统数据的同步同平台读取,新的数据管控系统平台支持站表、楼表、户表的三级计量,支持热量表配套的远程控制阀和室内测温装置数据的读取,能够兼容不同品牌的热计量装置和集中器通讯协议,支持百万表具装置的数据采集和10个采暖季运行数据的存储,对于海量的数据查询,不仅快速响应,而且对集团公司所有供热范围内的计量装置数据可以进行同界面筛选、比对和分析,新的计量管控系统足够的开放性和持续性满足了未来智慧热网的发展需求。打破了各厂商以前各自为政的平台运行模式。
热表的稳定性和远传数据的抄通率是供热数据分析的前提,严格把关热计量装置质量问题,保障热计量平台稳定可靠,可以减少后期重复的人力和物力维护,为热计量大数据管理打好软硬件基础。
热计量装置的规范安装是供热计量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新建建筑每户安装了户用热量表、远控阀,每栋楼安装有楼栋热量表,安装中出现的问题均会影响计量数据的准确性;户名地址与表、阀号不一致则会造成结算错误,影响供、用热双方的利益。这就需要规范热计量设施建设安装,严格把关热计量工程竣工验收。
热表前后直管段距离不够、热表安装方向错误、供回水温传探头反装或者温传探头随意无效放置均影响计量数据,为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集团公司从热计量装置的安装和验收抓起。安装前现场踏勘并出具供热计量方案,方案中对热量表安装标准及施工技术全流程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监督,增加样板工程查看工作,及时发现、纠正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引导施工安装程序化、规范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总结后,集团公司编制、发布了热量表安装标准图集及施工技术规范,对热计量装置安装全流程做出明确要求,以此为基础指导解决各施工单位遇到的共性问题,有力的保证了热计量装置安装过程中位置合理、方法正确,规避了因安装过程偏差导致的热计量数据不准确。
供热工程竣工后,由集团生产管理部牵头,组织分公司和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对热计量装置的安装质量、安装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远传系统抄通情况、验收附表的填写情况等项目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并对于经常出现的安装问题重点监督检查确保热计量装置使用前的计量性能及控制功能准确、可控。
对于热计量工作来说,运行期间的数据监测是保证热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数据监测及跟踪可以判断热计量装置安装是否正确、运行是否正常,对于热计量装置出现的数据异常情况可以根据报警类别去初判是安装故障、质量问题还是通讯故障,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查找异常原因。数据异常分为数据未抄回、温度异常、流量异常和耗热量异常。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故障表计量失准,从而影响整个采暖季计量工作的进行[1]。借助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提高发现异常数据的及时性和处理时效性。在日常管理中,集团表计管理部门借助远传抄表系统,实时监测及跟踪在用表计装置各项运行参数,以下列举监测分析中发现的温度异常、流量异常、耗热量异常的典型数据,并初判异常原因。
热计量表故障除机械本身故障外,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为故障。其中导致温度异常多为人为干预行为,如:人为破坏探头、人为剪线、人为拔出探头。流量异常由安装错误、人为破坏、表计质量等多方面问题造成,而部分停热用户只关闭回水管单阀门的情况也易引起误报警,需要求报停用户关闭供水管阀门。经数据分析与现场查看后,耗热量异常表计不好界定是表计质量问题还是正常用热,需后期细化检定确定。私开并拆除热表的盗热行为系统不会报警,较难远程发现,需加强现场抽检巡查。
加强对计量数据的管理能力,定期做好数据分析,对于系统分析有异常的热表进行现场查看,努力做到在供暖期间就确认问题结点。无法确定原因的热量表做好详细记录,停热后进行检定。
热量表作为热计量交易结算的重要计量器具和数值依据,必须保证计量的准确性[2]。首检工作是检定工作的第一重保障,各供应商供应的热量表经过出厂检测合格后,在安装使用前均送至省、市计量科学研究院,按照100%的检定比例进行首次强制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进入安装环节。
按照JJG 225—2001热能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3],热量表使用三年后,需要进行周期检定。现阶段无法执行全部定期检定的情况下,集团公司自行投入设备,对到检定周期的热计量表采取强制周检、数据分析与随机抽检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报警功能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来排除热表偏差,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与用户的损失。
1)用于计量结算的公共建筑大口径楼栋热量表执行三年强制周检规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此类表计需出具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定结果后方可继续按热计量方式结算。
2)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热表报警数据分析后,对现场查看无法确定原因的热表进行检定。
3)每年随机抽取不低于装表数量百分之一的热量表进行抽样检测,对非人为破坏而检定不合格的热量表由厂家负责更换新表后方可安装使用。此措施虽增加了表计拆装检定工作量和费用成本,但极大地保证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规避了计量失准的风险,维护了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了计量纠纷。
对使用中的热量表进行定期周检、故障检定和随机抽检是验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供热计量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供暖期与非供暖期,集团公司都会安排专业人员不定期的到用户现场进行表计的例行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消除各类可能影响计量数据失准的安全、技术隐患,确保表计在线运行完好率,同时在管理日志中同步记录[4]。
我公司招标入围的热计量装置厂家在签订入围企业供货及服务合同中均约定八年质保,但现在有大量表具推广与使用已经超过十年,开始面临过保超期的情况;同时,八年以上表龄的表具也进入了设备不稳定期,故障率呈上升趋势,急需大面积维护或者更新。国家政策规定热计量价格中应包含热计量装置更换和维护费用。太原市在并热政发[2010]31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供热计量装置初次安装费用纳入建房成本或改造费用,维护管理或更换费用纳入供热价格成本”。但是,目前的计量价格只是按照电厂售热价简单计算而来,维护管理和周期检定的拆卸、安装费用及八年质保期后的更换费用全部未予以考虑,致使这部分费用缺失。虽然自2019年开始,集团公司出资对过保欠电热量表更换电池8万块,对过保损坏热量表维修、更换3万块,但缺口依然会不断扩大。
我们在做好新装表具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过保设备的维护、检修与更换,建立健全维护设备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统筹落实相关配套资金,确保数据准确性。
无论是热力公司还是用热单位,都顾虑由于计量数据不准确,有可能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供热公司还担心由于热量表不精确、不稳定,有可能造成频繁的热费纠纷,增加投诉量。在保障热计量数据准确可靠中,通过对产品质量、热表安装的把关,结合运行管理与设施维护的综合协同,得出如下结论:
1)热计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供热企业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做好此项工作的选型、安装、验收、抽检、后续运维等每一个环节,只有形成闭环才能使这个系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2)在验收过程中需进一步细化竣工验收明细要求,制订统一可行的安装建设指南,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3)现阶段对表计的周期检定工作无法全面落到实处。目前需加强设备投入,采取对热计量表强制周检、数据分析与随机抽检相结合的方式来排除热表偏差,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与用户的损失;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安全、正常运行问题,但随着待检设备数量的增多,还是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困扰。
对计量保障费用的建议:
目前热价的制定没有包含热计量装置周期检定及拆卸安装费用、对坏表的不定期维修更换费用和过保后的维护更换费用,这都是不小的费用。
计量热价中未考虑热计量中抄录、传输、统计、分析热表产生的额外成本。不论热计量设备采用无线还是有线传输,都会产生通讯费用。热计量系统运行的电源保障费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各供热企业在热计量建设中建立起来的热计量远传抄表系统平台,其建设费用、日常运转的费用、后期维护费用都非常可观[5]。
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个全面的统筹管理办法,落实表计管理的主体责任,保障相关资金来源,或者以符合市场规律的供热计量价格来调动热企和热用户参与供热计量改革的积极性,促进热量计价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