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河北省粮食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石家庄050200)
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是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只有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高度契合,才能使事业单位具备蓬勃生机。薪酬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物质激励措施中最直接的手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在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拓展员工的自我价值空间,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实现工作的高效能,促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管理上缺乏成熟经验,对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而导致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和公信力下降,所以探讨与研究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十分必要。
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是指为服务事业单位总体发展战略,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针对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劳动价值给予适当报酬的薪酬制度,包括确定、分配以及调整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员工激励是指事业单位为提高员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员工潜能而采取的外部刺激行为,这些行为通过特定的方法与管理体系,将员工对组织工作的承诺最大化。员工激励包含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激励方式,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属于物质激励范畴,是根据员工综合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进行有区别奖励的制度。通过差异化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工作潜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更大的价值。
一方面,从宏观角度解读,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相互融合,即薪酬管理能够对员工产生直接且显著的激励效果,通过建立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动态薪酬管理制度,能够使员工认同、追随组织发展目标,使组织目标成为员工信念,从而带动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激发员工持之以恒的工作热情,为组织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高度契合,符合事业单位当下与长远发展目标的需要。
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解读,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是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的实施能够促成组织与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具体表现在事业单位由于得益于员工的价值创造和贡献,能够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员工个人从薪酬激励政策中得到实惠,改善了生活,获得了幸福感、成就感,也更加坚定努力工作的决心,工作热情高涨。二是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分工协作。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在工资结算环节存在交集,但在其他工作环节又彼此独立。工资结算环节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工资福利待遇单据,财务部门据此进行结算,而员工激励政策和方案则是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构建,其中,薪酬激励成效体现在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的制定环节。不同内部机构间落实这种分工与合作,共同提升了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
拥有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是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吸引并留住高精尖人才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意义深远。一套设计科学合理、运行高效长久的薪酬管理激励机制,不仅能够使事业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上脱颖而出具备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进驻事业单位,还能够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公平感、认同感、归属感,与事业单位产生共鸣,对事业单位产生依赖,对稳定员工队伍、避免人才流失的作用十分明显。
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积极性,体现在薪酬作为员工激励的主要手段,可以使员工个体获得物质生活保障、社会地位以及尊重,对这些需求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反映出员工业务能力、道德品行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深层次价值。通过多角度分析员工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薪酬管理政策,既能不同程度地满足或限制员工工作欲望、动机,又能使员工保持持续的积极工作状态,释放最大潜能,促进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的实现。
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能够增强事业单位员工凝聚力,激发团队的合作潜能,形成团队优势。应用团队奖励与个人奖励相结合的薪酬管理手段,能够将团队目标和个人价值导向有机结合,既做到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又能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员工主动参与事业单位核心队伍和文化建设。以河北省粮食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为例,在开展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时高度重视核心队伍和文化建设,每一位员工在参与中积极出谋划策、发挥自身特长,将团队荣誉与个人荣誉相统一,将个人职业规划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不仅增强了员工凝聚力,激发了团队合作潜能,也大大提高了组织的整体运行效率。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对薪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关注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评价,漠视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盲目认为人才市场永远供大于求,不担心“没人干活”。同时,薪酬管理理念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对薪酬管理认识片面,认为薪酬就是购买劳动力成本,不懂得利用薪酬管理实现对员工的激励,没有将薪酬管理的激励优势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因此,这造成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工作普遍薄弱,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留住优秀员工,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前景。
薪酬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从于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一些事业单位在设计薪酬管理体系时只注重薪酬分配过程的合理、公平性,忽视了薪酬管理策略,难以体现薪酬管理的战略导向性。实际上,事业单位薪酬体系的设计要根据事业单位的长远战略目标进行战略性规划,将员工的个人报酬、前途和发展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事业单位目标始终保持一致,共同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健康、长久发展。
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陈旧滞后,薪酬政策设计与管理缺乏科学性、灵活性、规范性。这类事业单位在设计薪酬体系时没有调研报告、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存在设计不合理、管理混乱、流于形式等问题,不能根据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奖惩措施,以上种种问题都会消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当前,多数事业单位对员工的薪酬激励主要依赖于固定工资、津补贴等方式,这些传统方式往往在短期内能够给员工带来满足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动力逐渐消退,不能产生持续刺激作用。员工入职单位,本身不仅具有劳动力的属性,同时也拥有技术、资本、人脉等多种资源,因此,辅以认同、个人地位等非物质激励措施,则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由于事业单位过度依赖传统薪酬管理方式,弱化了现代薪酬管理手段的引入,不利于员工多元化激励措施的广泛应用。
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通过薪酬管理进行员工激励的前提,但是一些事业单位至今未开展绩效考核,或者由于绩效考核设置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形同虚设,导致“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这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导致以考核为基础的薪酬管理制度丧失了激励作用。
“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是事业单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人文价值观念,先进的薪酬管理体系代表着事业单位拥有高精尖人才的能力,能够使事业单位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形势。所以事业单位管理者应当重视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努力做好薪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长期激励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短期激励有利于快速提升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在设计、建立薪酬管理制度时要依据事业单位的核心发展目标,坚持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薪酬管理在用人、选人上的优势,为促进事业单位发展连续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确保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以河北省粮食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为例,在培养优秀管理团队的过程中,中心高度重视基层员工的选拔和聘用,通过业务评估与考核从基层选拔了若干名优秀管理人员进入中层,被选拔的员工获得了升职加薪,干劲十足,凸显了薪酬对员工激励的强大作用,促进了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3.1 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在建立健全薪酬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只有保障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实现激励效能,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一是在分配环节,坚持公平原则,充分考虑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确保员工受到公平对待;二是在奖惩决策实施环节,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做到程序合法、标准明确、过程公开;三是追求机会均等,赋予所有员工同等的发展机会,建立沟通与申诉机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晋升空间。
5.3.2 将薪酬管理与单位特点相结合
薪酬管理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激励作用,特别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其具备创收能力,因此,根据自身的盈利能力设计、选择、创新一种或者几种薪酬管理模式,制定动态薪酬标准,使薪酬管理更具灵活性、适用性。例如,针对普通员工的薪酬管理,追求合理公平原则;针对高管的薪酬体系设计则侧重业绩激励因素。因此,基于不同的薪酬模式,事业单位构建了多样性的管理方式,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事业单位传统薪酬激励手段单一问题,建议引入多元化现代薪酬分配制度和多种激励手段,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挖掘与整合员工在技术、资本、人脉等多方面的资源,鼓励并支持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
绩效考核通过与工资、奖金等物质利益相联系,对员工履职和发展情况进行反馈,引导员工对标对表找差距,自觉学习先锋模范,激发员工作热情,是事业单位实行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不断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劳动薪酬相结合,能够使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才是确保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核心,是第一生产力,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并实施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与员工激励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