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编制统筹源头活水解发展需求现实之困

2023-01-08 18:51郭晓丹
中国机构编制 2022年8期
关键词:县市区周转株洲

●郭晓丹

株洲市通过“减加协同”“减多补少”“减上补下”等措施,深度整合各类编制资源,打破部门、层级、地区和种类壁垒,做好编制供给侧统筹,着力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之间、“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矛盾,有效服务了大局中心、民生事业和基层发展。

湖南省株洲市通过深度整合各类编制资源,打破部门、层级、地区和种类壁垒,做好编制供给侧统筹等,着力破解编制总量控制与刚性需求、“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之间并存的矛盾,有效服务了大局中心、民生事业和基层发展。

一、减加协同,推动瘦身健身

坚守编制总量不突破,通过“大力减一批、精准加一批、优质调一批”,科学精准调配编制。

(一)大力“减”。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做好“减法”,推动事业单位不断“瘦身”。全面清理撤销“空壳”事业单位,整合撤并“小散弱”事业单位,优化整合职能相同或相近事业单位,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事业单位整合,共精简事业单位394家,共收回事业编制3600余名。全面清理和剥离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减少事业单位174家,收回事业编制394名。撤销经营类事业单位28家,收回事业编制706名。

(二)精准“加”。服务市委打造“三个高地”和“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决策部署,先后为各领域增加各类编制1000余名。利用市直所剩30名待分配行政编制和从市直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200名事业编制,建立市直行政编制周转池和市直事业编制周转池。设立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长株潭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二是聚焦社会民生事业。为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增加编制28名,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市儿童福利院增加编制20名,优质服务保障孤困少年儿童成长。调优做强市人才发展中心,设立人才编制专库,为人才引进提供上不封顶的编制保障;为5所市管职业院校增加编制269名。

(三)优质“调”。加强编制需求侧引导,充分发挥部门主观能动性,鼓励部门在系统编制总量内统筹调剂,盘活存量资源。一是所属事业单位之间调。先后推动市委办、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从有空编的所属事业单位中分别调剂编制到市保密技术服务机构、市统战事务中心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保障中心工作所需。二是不同管理口径之间调。优化中小学综合实践和劳动教育发展,将市实验学校(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更名为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学校),并将35名编制不再纳入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序列。三是不同编制类别之间调。全面规范群团机构编制类别,将市级群团组织使用的34名行政编制按照1:1.2置换为事业编制,用于建立市直行政编制周转池;对历史原因形成的市直机关使用的193名行政编制、离退休服务人员编制进行统一规范。

二、减多补少,唤醒沉睡资源

当前,城镇化加速发展,老龄化进程加剧,城区教育、卫生等公益服务领域“无编可用”问题和编制资源固化、“有编不用”现象并存,编制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制约了公益事业发展。株洲市委编办通过全市统筹、减多补少等方式,加大编制统筹使用力度,创新挖潜资源效益。

(一)统筹县区教职工编制资源。实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一年一核”动态调整,依据市教育局提供的上年底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学生数,严格对照国家基本标准,统筹调配各县市区空余编制,及时调整当年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2022年4月,从醴陵市、攸县等县市区调剂682名教职工编制用于天元区、经开区等学生数量持续大幅增长的城区,全面优化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

(二)统筹市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在不突破全市编制总量的前提下,从市直多年积累的事业编制总量内,一次性调剂1000名建立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周转池,用于市本级7家公立医院周转使用,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周转编制实行单列管理,纳入各市直公立医院事业编制基数,使用周转编制的人员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周转制度按照“总体平衡、一院一策”的原则,以三年为周期,推动公立医院形成人员结构优化、队伍梯次合理、激励作用明显的人员编制管理机制。同时,强化督导考核,每年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对周转池编制使用、人才引进、医疗业务水平提升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周转编制效益。

(三)统筹镇街医卫编制资源。按照乡镇卫生院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人的人员编制标准,重新核定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在各县市区均预留一定数量空余编制后,从县(市)共调剂出404名基层医卫编制,其中315名定向到编制不足的城区,89名作为全市基层医卫编制周转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订单医学生等,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和防疫体系保障效能。

三、减上补下,夯实基层力量

株洲市委编办利用权限下放、打通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形式类别壁垒、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园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大力推动编制资源向县乡流动,有力保障基层人员力量。

(一)减市补区。一是将城区工商、质监、食药监分局职责整合,组建城区市场监管局和市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分别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和市市场监管局所属执法机构。除按比例保障城区分局执法人员编制外,其他编制全部由城区管理。按照“人编对等”原则,下放城区市场监管系统各类编制总量358名。二是根据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将城区原国土资源分局和规划分局职责整合,人员编制整体下放,下放编制170名。三是为切实解决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滞后性问题,从市本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收回的编制中,调剂1000名建立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重点对学生数预期增量大、“民转公”任务重的县市区予以重点保障,有效解决学位增加和编制紧缺的供需矛盾。

(二)减县补乡。编制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目录清单,建立职责准入机制,促进乡镇依法履职。除法院、公安、税务等党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和国土所仍然实行派驻外,其他设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全部实行属地管理。在机构限额内设置内设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和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将林业站、畜牧站、水管站等全部取消派驻,统一整合到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同步转隶到位,全市各县市区从县市区直部门共下放825人,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强化保障乡镇和涉农街道农业生产发展。

(三)“减区”补园。优化园区体制机制,推进园区聚焦主责主业,不再管理社会事务,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先后完成株洲经开区代管的三个乡镇(街道)移交株洲石峰区委区政府管理;明确株洲高新区不再与株洲天元区政府合署办公,切实为园区松绑减负。突出服务园区特色产业类别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差异化设置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天元区调剂71名事业编制用于保障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所属事业机构改革需要。此次清理规范,全市为10家园区增加编制共148名,有力保障园区人员力量。

猜你喜欢
县市区周转株洲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伍兹物料周转用品(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湖南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水平评价
——基于122 个县市区2020 年调度资料分析
断 掌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