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泽敏
2009年8月,我轮岗到重庆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任职,弹指一挥间,10多年过去了。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繁琐复杂、千头万绪,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十年来,在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怀着满腔的热忱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服务工作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社区工作者是干嘛的?之前总有朋友问起,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城乡社区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全国400多万城乡社区工作者戮力同心、英勇奋战,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社区工作者也被更多人熟知和认可,之后再也没有朋友问我社区工作者是做什么的了。十年间,我切实感受到,我们城乡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保障持续增强,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薪酬待遇也有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选择加入这支队伍中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治理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对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升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的路上,我们探索创新的脚步不曾停歇。我们坚持去机关化、去形式化,坚持“办公场所最小化、服务阵地最大化”,构建“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温馨家园。2015年,我们开始试点在社区开展民主协商,推进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引导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商议,自己的社区自己管理,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居民的自治意识越来越高,对社区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2021年,《城市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导则》和《重庆市中心城区推进街道中心和社区家园实施的规划要求》相继发布,提出在每个社区建设1个社区家园,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今,社区面貌已焕然一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站、社区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设施更齐全了;居民议事室、人民调解室、残疾人康复室、微型消防站、市民学校、妇女儿童之家的功能更完善了;专业的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创建高品质生活社区。
居民群众所急所盼、所愿所需,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为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我们加快探索提升社区治理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建成“人、地、事、物、组织”5个信息资源数据库,拓展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5个民主”应用场景,搭建网上村(居)民委员会,实现线上会议、线上协商、线上村(居)务公开、线上民主评议、线上收集意见建议,畅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通道。如今,大数据、智能化赋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精细化、便捷化的社区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居民生活添彩。
十年间,我们脚下的泥土越来越厚,与居民群众的心贴得也越来越近。看到社区环境显著改善,居民福祉不断增进,我深切体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有朋友问我,是什么吸引我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岗位一直干到现在?我想,是信念,更是信任。如果我的辛苦指数能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新征程新起点,我将一如既往,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重庆市民政工作迈上新台阶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