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集中核算提高核算水平

2023-01-08 14:03宋秋红
质量与市场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务科基层单位财政资金

■宋秋红

(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

引 言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在保持原核算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成立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统一办理资金结算、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强化核算质量,实施有效监督,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节约成本的目的,有利于各部门有效贯彻《会计法》,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中切实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也应看到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将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原理

1.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内涵

会计集中核算是指在保持原有行政事业单位仍作为会计核算主体、保持有财政资金的所有权、经费收支的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以控制资金合理、高效支出为目标,加强财务收支管理和监督为重点,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取消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的单位的银行账户,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入直接通过非税收入缴入国库。各单位的支出则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设立的单一零余额账户和基本户进行统一的资金核算和管理[1]。

1.2 会计集中核算的理论基础

(1)规模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学家Marshall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给很多国内外大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他的理论中,提出了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有一些成本是可以相对降低的,他也认为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内部的有效资源进行新整合,提升了自身的组织经营能力而形成的,这是理论中的内部规模经济[2]。

会计集中核算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取消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工作人员,只保留一名报账员负责报账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通过优化整合部门机构,配备专业性更强的专业人才,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完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会计制度,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共享经济理论。财务共享,是对不同组织机构或部门中的财务职能及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归集到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新组织或部门中,为该集团公司的内部客户提供更专业高效的财务服务,同时实现集团财务管理成本降低,创造新的利润点。这个独立或半独立的机构,就是财务共享中心[3]。

会计集中核算正是通过职能及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将财政资金集中核算,为各预算单位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服务,实现与各预算单位财务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2 A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取得的成效

2.1 A单位基本情况

A单位是市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水利基础设施维护运行,水资源保护,防洪调度等工作,设有12个职能科室,12个管理所。为适应水管单位经费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财务核算手续,简化报表报送、汇总程序,按照A单位领导班子会议精神,取消所级财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在具体工作中,各基层单位在保留资产使用权、财权的基础上,将财务收支业务采用报账的方式集中到A单位财务科,由财务科集中处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

2.2 A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平稳运行,A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促进财政预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进财政预算改革。传统的资金核算方式下,财务科收到财政资金后,按照计划指标将基本经费及项目经费统一拨付给各基层单位,由各基层单位单独核算,其弊端是由于缺乏财政的直接监督,资金使用单位有可能改变原有的预算用途,削弱财政资金的预算作用。集中核算后,所有收支票据集中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的完好使用,不仅能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而且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

(2)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集中核算之前,每个基层单位都有自己的财务,有独立的银行账户,虽然A单位汇总出的银行存款账面数额较大,由于资金多头管理,多处存放,实际使用效率并不是很高,财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基层单位账户,整合了A单位账户资金,将往来款中长期挂账资金进行统一清理,资金整合后,A单位利用整合资金相继完成了A单位调度中心楼的建设、锅炉房改造等工程项目,极大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3)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财务支出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前基层单位的核算是手工账,只有财务科使用的是财务软件,十几个基层单位,若统计某一项目支出数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的支出数实时反映在系统中,能及时了解各项支出实际情况,有效提高了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及会计信息质量。同时财务科配备了专业化更强的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报账员的工作流程及报销要求做了统一规定,包括原始单据的合法合规、报销手续齐全等,从而使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实现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4)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财务集中核算实施以前,单位私设小金库、预算外收支、大吃大喝、资金使用不合理等现象经常存在,财务票据、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集中核算后,特别是“八项规定”之后,积极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增加了公务消费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从源头上预防贪污腐败、挥霍浪费等行为的发生,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3 目前A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预算编制不合理,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但基层单位有些预算的编制在编制前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预算编制随意性大,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支出项目;有些预算的编制较为粗放,内容不够细化,有些业务支出无法进行合理分类,特别是专项支出,由于部门预算不够细致,在预算执行时发生项目支出调剂使用的现象;有些专项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细致、科学,导致绩效指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约束力不够,发生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调整现象。

3.2 预算执行较慢,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预算执行较慢,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项目预算编制过于粗放,内容不清晰,未能准确预测预算项目所需资金,导致资金下达后无法顺利实施。其次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是预算执行重要部门,然而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融合度不够,导致项目执行与预算执行不匹配,部分项目内容执行与预算执行出现脱节。另外有些项目,例如:渠道岸坡绿化养护工作,项目的执行受天气、季节等外界客观因素影响,执行进度缓慢。

3.3 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无法参与单位有效管理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基层单位取消了会计机构,只保留一名报账员,负责报账到财务科,由于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更没有预算管理经验和能力,致使有些预算的编制不合理、预算资金的使用不合规,更无法为基层单位业务活动的有序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4 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发展需要

目前,A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充分,将会计信息化等同于会计电算化。财务部门只是安装了财务软件,信息化程度较低,会计集中核算只局限于会计业务处理,数据资源不能在各部门之间互通有无共享使用,不能及时传递财务信息。例如:查询某项数据时不能通过信息系统直接查看,只能靠财务部门调取数据,基层单位无法随时了解本单位财务状况,一方面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4 对A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提出的优化建议

4.1 加快预算编制的合理化,提升项目绩效编制水准

虽然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基层单位的财务由A单位财务科集中统一处理,但预算编制不只是财务科的事情,需要各基层单位的紧密配合,共同推动预算编制的合理化。首先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前,各基层单位全面梳理家底,科学合理的预测今后发展方向及支出费用,真实准确和完整的申报所需项目,确保预算表中数据的科学性,杜绝随意编制数据。为实现全面预算奠定基础,避免预算执行中的频繁调整。二是要细化预算项目。细化预算编制内容,细化预算编制的标准和规则,使各基层单位编制预算时有据可依,将每一个预算项目都能清晰、完整和准确的表述出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4]。三是细化绩效目标。加强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指标设置应细致、严谨。例如产出数量指标统计时应涵盖全面、数量准确,产出质量指标设置时应更加明确等,确保项目绩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发挥其约束作用。

4.2 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实现既定的预算目标,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共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科学细化的预算方案是预算顺利执行的前提和保证[5]。各预算单位应结合实际需求认真分析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所需资金,细化预算的编制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保障预算能够顺利推进。

二是“业”“财”团结协作,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业务部门应制定细致、有效的项目执行计划,明确项目关键环节的具体任务内容,设定最晚完成时间,分析是否完成预算执行进度等,并将其报财务部门备案。财务部门对各项目执行计划中涉及资金支付任务的时间节点进行监控、督促,并将预算支付进度情况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积极沟通、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预算执行进度。

三是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预算项目顺利完成[6]。

四是建立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以预算执行责任制为切入点,在各部门、岗位职责明确的前提下,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及责任人实行季度、年度考核,切实做到以奖惩相结合,以考核促提升。

4.3 加强基层报账员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一,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作为基层报账员的任用条件,报账员不能仅仅是原始票据的传递员,而应是熟练掌握财务专业知识又熟悉本单位业务,实现“业财融合”,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第二,加强报账员及全体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法律意识,更好的服务单位,服务社会。

第三,加强报账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交流,对报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业务上及管理上的指导。

第四,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学习,及时了解、掌握新的政策导向,合法合规准确高效开展业务工作。

4.4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一是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本土化”改造。单位在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往往从外部购买财务管理系统。对于系统中实现的功能与单位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要针对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改造和开发,使其满足自身需求。二是充分利用财务系统电子化传输的功能。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会计信息收集、处理、保存、共享的功能,如将原始票据上传系统进行电子化远程审核,省去多次跑腿浪费的人力财力,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性。三是加快推进财务、预算、决算、工资、采购等等各系统的整合。通过将财务系统、工资系统、预算系统、决算系统、采购等等各系统整合,实现数据资源在不同项目之间的共享使用,节省大量人工进行重复性工作,既降低了运行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实现财务系统开放查询权限和基层单位共享数据。各基层单位通过查询系统可以随时了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清晰的了解本单位财务状况,为今后合理安排工作提供信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7]。由此可见,加快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实现财务共享为单位发展决策提供服务,加快会计集中核算由单纯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5 结 论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持续优化会计核算体系过程中摸索出的一种核算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需要以单位基础工作扎实稳健为基础,包括预算编制合理化、预算执行高效化、人员业务专业化、财务系统信息化等,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改善。同时,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会计核算中心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算监督与管理决策作用,加快向管理型转变,保证单位的稳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科基层单位财政资金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清除无形的牌子才能保证真正减负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跑腿
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