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南京市创新资源集聚路径研究

2023-01-08 12:38徐瑞郑剑威张维祥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南京市长三角南京

徐瑞,郑剑威,张维祥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 210042)

1 引言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南京的科教资源十分丰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经济实力强劲,综合竞争优势明显。2019年,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指出,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2021年,酝酿20 余年的南京都市圈正式发布,这个跨省都市圈终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步入全新发展阶段。同年6月,《南京市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获得科技部批复,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

2.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一体化的探索一直未曾止步,力争让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1982年,上海经济区的建立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初体验;1997年,正式成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迎来了首批成员,共计长三角地区15 个城市;2005年12月,在杭州召开首次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审议通过,正式纳入了安徽合肥、芜湖等8 个城市;2018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挂牌成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对于江苏提出了新要求,即发挥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2 长三角主要城市情况

长三角扼守长江入海口,相比珠三角典型的多中心结构,长三角多年来维持“一超多强”的单中心结构,2021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四分之一的比重,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长三角就占8 个,全国万亿城市集中度最高。上海作为龙头城市的地位不可撼动,2021年,上海经济总量一举突破4 万亿元,迈向世界主要大城市的第一方阵,取得了8.1%的经济增速。多年来“长三角第二城”角色则由南京、杭州、苏州分别扮演。从GDP 来看,苏州远超其他城市,从创新创业的活力来看,杭州则力压群雄,从科教实力、交通枢纽来看,南京又更胜一筹。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南京、苏州、杭州3 市,一直都在GDP 前二十强占有一席之地。其中,苏州的发展以做大做强工业、制造业为主线,在地理位置上又毗邻上海,在引入外资和承接上海的产业和人口外溢上有先天优势。2021年,苏州GDP 为2.27 万亿领跑江苏,且与杭州、南京拉开较大差距。与南京同为古城的杭州则依托数字经济的东风,2020年末,杭州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8.19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四,对比资金总量、上市公司总市值,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则是长三角地区的后起之秀,2006年前后,合肥提出“工业立市”战略,紧抓“中部崛起”的机遇,利用合肥天然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此外,其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思维做产业导入,以投行的方式做产业培育,以异军突起之势成为了中国众多城市中的黑马。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中,在经济增速方面,2021年合肥以9.2%的增速夺得第一,杭州8.5%紧随其后,南京则受疫情影响,以7.5%的增速居于末位。

2.3 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集聚情况

长三角经济起步早,产业基础深厚,根据新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该数据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评估了2011-2020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得分情况。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一体化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反映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三大高地,分别是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高地、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高地、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高地。

2020年,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为67.97 人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2 倍,从人才流动的视角来看,“十三五”期间,科技人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跨区域流动达到165万人次。2020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2.8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两成,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明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长三角作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3 南京市创新资源集聚现状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京沪通道(一纵)和沿江通道(一横)的交汇点,全市下辖11 个区,总面积超6 500 km2,2021年南京市GDP 达到了16 355.32亿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 140 元,同比增长9.1%。近年来,南京坚持聚焦科技创新,连续5年将“新年第一会”的主题聚焦于“创新”并为此发布市委“一号文件”,“创新周”活动已连续举办3年,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的南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高新区建设方面,南京也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早在2017年,南京就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思路进行统筹规划,深入实施“去行政化”改革,83 个分散的产业园区被整合,共计形成15 个高新园区,各个园区则根据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发展1~2 个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主导产业集聚度提高到60%以上。2020年,南京高新区管委会正式揭牌,标志着南京正式全面启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在2020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南京国家高新区跻身全国十二强,其中,4 个一级指标中,南京在“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指标中排名第五。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高度重视,推进南京创新实力不断攀升,《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20)》显示,南京市排名中国第四,位居全球第二十一位,《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1)》显示南京位列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四,全球科研城市二十强排名中南京排名全球第八、中国第三。

3.1 高校资源优势突出

江苏省是一个教育大省,南京市内各类高校的数量超60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 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0 所,共计“双一流”高校12 所,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根据新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江苏共有16 所高校入围,其中,涉及南京的共有13 所高校,和首轮12 所相比,南京此次新增1 所,南京医科大学首次上榜,这更凸显了南京丰富优质的科研资源。这些高校中,除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类综合性大学外,还有特色突出的南航、南理工、河海、南邮、南农等高校以及南师大、药大、南中医等不同门类的高校,根据2020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南京高校表现尤为出色,南京8 所高校共10 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这些大学不仅科技实力强,科研成果丰富,还为南京输出了源源不断的优质人才,根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公布的最新就业质量报告:“留宁”依然是毕业生的首选,这些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南京的科技发展。

3.2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南京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发明专利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万企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增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数这5 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知识产权核心指标: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31 件,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有效注册商标430 265件,比2020年增长22.68%。

3.3 创新人才资源丰富

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第七次人口普查总人数超931 万人,位列江苏第二;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南京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比35.23%,接近江苏省(18.66%)总体水平的2 倍;在全国城市高端科技青年人才数量排行中,南京排行第三;在2021年新增院士中,14 人在南京地区新当选,位列全国第二。

3.4 科技企业数量庞大

2021年,南京市共有189 家创新型领军企业进入培育库,上市公司总数达126 家,南京拥有独角兽企业17 家,瞪羚企业210 家。在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拟授奖公示项目中,南京拥有162 个项目,占全省的61%。2021年南京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超全省四分之一,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68 万家,增长67.3%。

4 南京市创新资源集聚的不足

总体来看,南京的创新发展正处在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虽然已集聚了一定的创新资源,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兄弟城市不断崛起,即使南京的综合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但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态势,南京需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4.1 头部科技企业缺乏

虽然南京拥有“不输北上”的科教资源,又位于经济活力十足的长三角,但南京既缺乏头部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企业数量较北上广也差了一个层级。2020年北京高企数量超2.8 万家,为南京的4 倍,上海高企数量1.7 万家,接近南京的3 倍。与兄弟城市杭州相比,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引领了杭州科技创新与发展;合肥则以中科大以及一众国家实验室为根基异军突起,培育了科大讯飞、京东方等头部企业,赶超发展势头明显;在南京起家的全国最有影响的品牌雨润和苏宁,在主业做强之后,走上了地产扩张之路,随着地产调控加码,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4.2 创业融资活力不强

在初创企业方面,南京的创业融资活力一直不强,远低于同处长三角的省会城市杭州。2016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开披露的融资项目总计1.77 万个,总融资事件2.53 万次,总披露融资金额达到3 万亿元,杭州融资额高居第一,是第二名的2.35 倍,苏州则排名第三,与南京相差不大。此外,在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创业企业城市排名中,南京排名第六,远低于杭州,且低于本省的苏州。

4.3 科研成果转化不足

南京研发投入的四成集中在高校院所,由于从事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才“输血”体系不足、专业平台的“造血”功能不足,公允的法律认可的科研成果评估体系尚难以形成,评估结果是否具有科学性极大地影响学校决策。此外,科研人员、学校和国家的“责”“权”“利”的界定难度较大,科技人员创业难以做到心无旁骛,导致发明专利转化和应用率不高。

4.4 科研人员待遇不优

2020年,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据中,IT 业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的收入较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吸引力,这体现了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认可和信任。但南京的高薪职位普遍集中在金融服务领域,IT 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没有明显的薪酬优势。而在兄弟城市杭州,IT 从业人员工资优势则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了南京的创新人才的流入,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留宁”率,在房价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科研人才更倾向于选择杭州进行就业。

5 南京市集聚创新资源的建议

5.1 重视优质企业培育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优质企业不仅依赖于承接产业转移,更要求本土对优质企业的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优质企业的代表,这要求政府或相关机构建立完善联系企业制度、科技创新会商制度,准确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收集企业技术需求,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此外,应抢抓北交所专注于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且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的机遇,联合优质券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前辅导,助力高成长性企业质量的提升,获取先发优势。

5.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一方面,鼓励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投放低息贷款,持续加大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符合要求的企业可辅以“小股权+大债权”的投融资模式;另一方面,可吸取兄弟城市“合肥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主导融资的方式,引入众多新兴产业的巨头企业,从而带动上下游产业的落地,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实现“弯道超越”式快速转型升级。

5.3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南京市可以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评估,对使用财政资金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推动确权式创新,从供给源头上明确单位与发明者的产权配额,赋予科研人员以充分的处置权、收益权,使知识价值看得到、后期收益摸得着,优化科研人员收益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内生动力,提高科研人员的创业积极性。

5.4 完善人才配套政策

南京市可以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对于高端引进人才,放宽人才住房申报资格条件,完善人才就医、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的便捷通道,完善职称评定、薪酬制度,不仅让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下。对于应届毕业生,完善落户政策,给予住房补贴和交通补贴,减轻生活成本。对于自主创业人员,给予房租减免优惠,鼓励银行为其发放低息贷款。

6 结语

南京作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战略地位突出,其发展对于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利用高校资源突出、研究人员和在校生储备丰富、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优势,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忘中心城市的使命担当,引领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是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只有抓住企业这个创新主体,激发其创新活力,提升其创新能力,重视引才用才,不断推进成果转化,才能不断加速创新资源向南京集聚,才能助力南京这片创新“高原”上竖起更多“高峰”。

猜你喜欢
南京市长三角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顽皮的云
南京大闯关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南京市长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