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3-01-08 11:13杨淑祯
智库时代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特色时代

杨淑祯

(河南大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信任青年,鼓励青年,党和国家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还需要新的青年一代来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战略需要,在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础上,围绕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发展道路、成长机遇、教育教学等方面作出了诸多重要论述,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当代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关于青年一代培养与发展的具体化实践。它既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方向,又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考量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核心内容

党和国家对青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厚望,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场合及重大会议中就青年、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进行了重要论述,涵盖了青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成长成才等多个方面,概括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其中具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培养观

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需要不断更新新鲜血液,补足精神之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想、意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各方面对“青年如何培养”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其一,青年应保持坚定的初心和清醒的认识,坚定自身理想与信念,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少年能够时刻坚定自身的前进方向和政治方向不动摇,成为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其二,青年要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戒骄戒躁,与时俱进,以良好的高尚品格投身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标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思想、展现中华民族力量。其三,广大青少年带头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用自身的道德认知去践行道德规范,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作风精神,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先锋。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成才观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把学习和实践作为首要任务,又要勇于挑战自我,创新创造新生活。一方面,广大青年正处于学习奋斗的黄金时期,要把学习看作一种精神来源和生活方式,只有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才能与时代同进,提高创新能力。不仅要学习科学系统的文化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丰富自身的能力才干,在祖国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绽放青春。另一方面,广大青年要努力把握在条件复杂、环境艰苦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在实践中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号召广大青年下基层、进西部,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感悟中国的社会和国情,做到在祖国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前沿,服务社会和人民,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奉献自身的热血和青春。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使命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具有的知识储备、生理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等因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所必需的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既面临着人生机遇,又面临着时代挑战。一方面,青年是责任的担当者、改革的践行者和时代的呐喊者。时代青年要不断完善人格,深化思想,保持理智,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成为德才兼备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另一方面,广大青年要明确自身的历史定位,勇于拒绝各种不合时宜的诱惑,树立并弘扬与时俱进的主流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净化自身的内心世界,与社会一同前进,与祖国同心协力,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拓进取。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1.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塑造学生人格、纠正学生观念、为学生解疑的工作,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建设的中心环节,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展现出的思想和观点贯穿融入到各部门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施,努力开创全方位多角度高校育人新局面。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重大事件,如党的重要会议、活动庆典、党建活动等,提取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因势利导的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及时关注并回应广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和疑惑,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思想铸魂育人,满足学生良好的成长需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2.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各地区各高校逐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发表的关于青年的重要内容和讲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呈现出新气象,也面临着新任务。为了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并做好育人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首先,高校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因事而异、因时而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学生学习并宣传新时代青年观,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其次,领导干部和师风建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要完善领导负责制,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治校能力和管理作风,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强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使高校广大青年主动践行新时代青年观思想,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最后,高校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高度融合,用欣赏协作的观点相互交流与共享资源,促进学术交融,提升办学质量,规范学术教育,为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有利于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人才

思想指导行动,实践凸显理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前进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青年面临着多极文化和思想潮流交锋的时代,青年的思想观念、活动趋向、宗教信仰等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什么时候,站在社会进步与青年发展的高度而言,青年一代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而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担此重任。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广大青年了解自身的地位和使命、理想与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论不动摇;有利于广大青年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峥嵘岁月,促使自身练就过硬本领,孕育良好品格,加强品格修养;有利于广大青年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赤诚之心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肩负新时代重任时成就一番事业。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思想深邃,涵盖面广,站在党和国家的发展高度对“青年是什么”“青年为什么这样做”“青年应该做什么”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和分析。在我国,高校是广大青年学子的活动聚集地,承担着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主要任务。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发展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融入高校的思政工作中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采取的实施路径,而这对改进高校思想工作、加强文化建设、实现人生价值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群体与受众主体相互合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不能只凭借单一的个人或群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在高校的传播和践行需要凝聚各种条件,发挥多方力量,汇聚不同思想,构建群体队伍。传播群体是新时代青年观思想融入校园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辅导员、校领导、党政干部、学生骨干等都应参与其中。其中校领导充当指引方向的作用,监督并引导新时代青年观思想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通过采集、编辑新时代青年观中的各种思想,将其与教育教学中的知识、身边发生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学生接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思想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氛围的影响下,能使广大青年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力量。辅导员和党政干部要抓好对学生日常的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学生骨干是新时代青年观在校传播的重要策划者和组织者,对其他学生起着示范表率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主体主要是富有思想、充满激情和力量的青年学生。他们接受着传播群体所释放的与时俱进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将新时代青年观所贯彻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自身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传播群体与受众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不断吸收不同的思想内容并通过自身的影响将其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期形成最大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二)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在内的优秀文化建设,同时整合“四史”教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能够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丰富并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操。优秀文化既能塑造青年的精神根基,又能筑造青年的精神之魂。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2],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具有价值整合、文化支撑和方向引导的作用。因此要推动优秀文化进校园,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需要高校各方面的有效协同与合作。其一,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储备和理论修养能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教育武装他们的头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时用自身的良好品德和丰富阅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其二,既要充分利用好宣传栏、广播站、文化长廊、教学楼等校园文化基础设施阵地,又要借助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网络平台资源,扩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和优秀文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吸引力。其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学习活动,如主题宣讲、主题讲座、主题支部活动等,同时适当挑选符合当代社会主流价值的优秀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有机结合,将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融入到校园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引导师生爱党爱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3]

(三)借助活动载体,将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拓展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实现教育教学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开展多样化的校园实践活动,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其一,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文艺展示、诗歌诵读、知识抢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和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形成良性互动,这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学互动理论,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其二,构建部门联动。高校应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设置一套科学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活动方式,灵活运用历史档案、纪录片、网络资源等资料,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与其他领域优秀内容结合起来并提取出具有时代内涵和价值的片段或资源,着力促使“知识体现教材”“知识走进课堂”“知识进入头脑”。另一方面,要做好校外的拓展工作,将思思政建设和育人工作贯穿其中。高校为了青少年研究与学习的需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有以进行革命教育为主的红色基地,以参加志愿活动为主的服务基地、以开展勤工俭学为主的活动基地等。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基地有利于了解社会和国家,增强自身独立性和适应力。由此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将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拓展活动相结合,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三、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发展与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整合丰富资源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思想融入校园,发挥高校各方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作用,用优秀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熏陶学生的思想并佐以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加以锻炼青年的身体素质,以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不仅是提高青年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历史文化素养的精神需要,也是新时代社会的育人使命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实践需要。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