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芬 朱潇丽
(南宁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在各高校、各专业、各学科课程的持续探索,我们认识到,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端正的职业态度和责任意识的优秀大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亦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知识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融入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人文价值的协调和统一,因此,如何做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培养一批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和职业操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当下财务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必须思考与积极探索的重要任务。同样,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承担着与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思政教育任务,需要任课教师积极探索课程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理论的有机融合。
财务分析作为高等院校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以会计核算、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和预测企业未来提供财务信息及参考依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与分析财务报告、掌握企业财务管理以及评价企业财务绩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分析应用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良好教学效果。
2020年求是期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文章,对在校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作出指示,表示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的“拨节孕穗期”,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发展、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群体最是需要精心地引导和栽培。而思政教育正承担着培养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担,为我们在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改革和发展,市场调节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社会的生产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勤勉尽职、离不开财务人员的专业严谨。合格的财务管理可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健全的财务体系可以为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参考,精准的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布局提供有益借鉴。作为一名财务分析人员,应当认识到财务报告对于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职工、政府、客户以及供应商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利益相关各方提供客观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作为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为培养财务管理的优秀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承担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执业操守的财务工作人才的重任,如何在财务分析课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树立坚定的爱国信念、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完成本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财务分析课程的思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分析课程作为一门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知识的专门性、实用性与广泛应用性特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价值观与能力的综合培养,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地融入思政教育形成知识与思政的显隐结合,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中,形成财务分析课程思政建设基本思路。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通常会将思政教育归类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的传授,即使专业的职业道德也只在专门章节讲授,由此形成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成了独立的三个内容,而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恰恰是将三者整合。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要求教师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积极探索知识与政治修养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认知,在描绘职业发展蓝图的阶段获得远大理想抱负的引导。财务分析课程作为财务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财务人员做出的财务分析对于不具有相关分析能力的人群具有较大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引导和指向性的效果。因此,财务分析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强化知识、价值与能力的多元统一,让知识的力量发挥其正当的用途。
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课中生硬地开展政治宣传,而是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糅合,做到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显隐结合。但是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内容在课堂讲解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拿捏好两者之间的课堂讲授技巧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基于此,在财务分析课程中,讲好财务分析课程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财务分析知识的内涵与应用技巧,显然是该课程的显性需要。因此,教师应以财务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作为课程的显性主体,进而融入精神文明与时代价值的思政建设的隐性内涵,以此实现财务分析课程中的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显隐结合。
课程思政作为课堂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模式,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离不开教师在备课环节的设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做好思想政治与知识传授的良好融合,如“盐溶于水”一般,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外化于无形而内化于学生内心的良好效果。教师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像“盐溶于水”一样融入知识的讲授中,无疑是课程思政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准备过程中做足功课、下足功夫,巧妙设计课程思政在课堂中的融入点,用恰当的方式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思政内涵的传递。
根据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内容,以财务分析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方法,以财务报告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数据信息为支撑,重点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能力展开分析,为财务信息使用相关方提供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效率以及公司价值等方面的财务综合分析评价。
随着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和补充,财务分析已经成为一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成熟的财务类学科,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形成了多种分析方法,为深度分析企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更多维度的视角。但是,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只是我们开展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财务分析的过程离不开财务人员对具体信息的具体判断,需要财务人员灵活地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紧密联系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要求,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在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课程中,授课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的财务工作中自觉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科前沿建设做好铺垫。
企业财务效率分析是指通过企业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判断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以及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四个方面。在企业的指标分析中,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疑是我们开展分析的基础和保障,进而做出的客观、全面的分析,为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投资者、政府监督管理机构、税务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负责。因此,财务人员的工作需要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必须秉承客观、公允、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要求,体现经济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性与公平性,保障每一个社会经济参与者在经济活动中享有公平、公正的权力。
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是通过一个有机的分析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剖析从而做出对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客观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财务综合分析系统要做出全面、客观以及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分析结论,不能照抄、照搬先前的分析内容,需要财务人员结合最新的政策文件要求做出综合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因此,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以往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未来的发展需要。随着我国双碳要求的提出和实施,企业的经营中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绿色概念,如绿色金融、绿色生态产品、绿色信贷等,这些绿色概念无疑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和财务人员在企业财务综合分析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初步形成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加快与绿色经济的衔接,将绿色发展融入企业的战略部署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企业财务综合分析评价中,单纯的数据指标已难以准确地判断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需要深度结合国家的经济政策导向,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策、学好政策、用好政策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好财务分析课程思政,往往需要教师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通过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反馈不断地修正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以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课程思政虽然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改革内容,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教书育人”的本质是“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在“育人”理念得到不断提升的当下应该受到一如既往的重视。“教书”作为传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并更新知识体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为祖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在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的“育人”工作才能得以有效开展。着眼当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能够将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时代祖国建设者奋勇前进的故事讲好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一个能够正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者;是能够将知识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前沿问题开展教学的知识传授者;是一个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的价值引导者。
随着课程思政的提出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逐步探索、发展和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开始从最初的培养人、全方位育人的供给侧角度到“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双向课程思政,更加注重学生作为教育需求方的特质。学生群体作为教育需求侧,今天的在校大学生与过去的学生已然不是同一人群,00后正在接替90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力量。00后所具备的特质较以往的学生群体都更加特殊,他们是伴随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中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具有极高的互联网参与度及活跃度,而互联网中的信息具有开放自由、碎片化、隐匿性等特点,对于涉世不深、辨别能力不强的在校大学生群体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课堂思政教育应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与时事教育的紧密结合,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奋斗目标和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体魄、坚定的信仰投身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高校教育中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定期给予评价,这在高校教育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反馈途径的同时也为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评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随着课程思政在教学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以及检验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的能力成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学生评教,设置部分针对课程思政的评价问题,让学生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传递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做出评价,以此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和理解和看法,实现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双向信息沟通,从而保障课程思政的有序开展和积极改进。
随着课程思政的持续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化,已然是当下教师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逐步显现。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其必要性出发,着重分析了财务分析课程思政的开展思路、融合方式以及保障机制,为不断深入探索课程思政在财务管理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