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丹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合建筑设计现状得知,通过加强方案设计,能够明显提高建筑设计效果,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其质量对工程整体的设计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若方案设计不科学,会给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有关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并从长远角度分析问题,找到影响方案设计的主要因素,有效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所谓方案设计,指的是结合建筑项目特性、使用功能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条件,针对建筑项目内部的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通过采取图式思维,有效解决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在方案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想象力与立体感,并有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科学选择设计类型,确保建筑方案的设计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提供良好支持。
另外,方案设计属于建筑设计思维的一种体现,设计人员通过应用总体概念,找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为科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建筑方案设计具有灵活性特点,可采取假设和简化方法,使得建筑设计方案内容更加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单位通常会采用多种手段提升自身效益,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可以得知,通过加强方案设计,并科学运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建筑施工成本,为后续的建筑项目施工作业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建筑方案设计环节,要求设计人员对业务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方案设计的重要作用,保证建筑工程内部各项施工作业材料得到高效的利用,在降低工程施工作业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美观性。
在制定建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全面系统的分析各项资料,并按照有关规定标准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可以认真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要以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作为出发点,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划分,为其后续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条件,真正达到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成本的目标。
在原始社会,已经出现建筑模型,历经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建筑物自身的地域色彩越来越强烈,能够实现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对城市具体的发展历程起到见证。在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中,要全面明确建筑物传播文化的载体功能,并有效考虑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建筑工程设计有效结合,进而制定出满足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方案。
另外,设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将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以及文化氛围有效融入,更好地体现出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状态,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环节,还要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更好的增强城市文化传播的效果[1]。
建筑空间在城市整体建筑当中占据的比例较大,设计人员需科学规划建筑工程内容,全面体现出典型性原则,将城市内部的各项元素和精神面貌有效结合。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影响城市整体面貌的因素较多,例如市政建设、城市内部景观等,建筑设计占据的比例最大,故需要引起建筑设计人员的关注。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要全面了解建筑项目和城市原始空间,以及轴线之间的联系,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通过积极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能够明显提高建筑项目的空间层次感,使得建筑工程的体量造型和立面风格得到有效展现,进一步展现出城市精神面貌。同时,还要优化既有的设计方案,促进城市和建筑物的协调发展,防止出现盲目增加建筑工程数量破坏城市面貌的现象,更好的体现城市魅力。
除此之外,还要对当地居民生活习惯进行有效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全面考虑建筑项目施工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科学规划建筑场地。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加强建筑景观设计。通过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空间,可以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全面体现出土地利用价值。
近些年来,科技迅猛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最为显著的是城市道路交通越来越便利,道路车辆的数量逐年增长,使得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通过加强建筑方案设计,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通过有效调整建筑方案设计,能够显著减少交通压力,协调城市道路交通和建筑基底间的关系。与此同时,通过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规范性,可以减少道路交通拥堵的发生概率,让道路交通秩序更加和谐、稳定,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建筑方案设计通常要预留一定空间,方案设计人员需对工程的专业内容进行有效性分析,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完整性,有效发挥出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重要作用。合理改善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环境,能够提升工程施工作业效率,避免发生工期延误现象,为后期的建筑项目施工作业提供更多的保障。
设计人员需要科学选择设计模式,确保建筑方案设计更加灵活,通过合理使用施工图纸,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操作有序开展。受外部环境因素、市场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在建筑项目施工作业期间,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故设计人员还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加强资料收集,不断提高建筑方案设计质量[2]。
在建筑工程总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出基础性设计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比如,建筑工程安全出口与入口位置和建筑室外活动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人、车辆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科学确定出建筑工程项目的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等。人流的具体流动方向,也属于建筑设计当中的核心内容,此项设计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工程总平面布局与规划设计的最终成效。
另外,建筑方案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内部的地形图,包括项目所在地区周围道路的交通分布状况,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针对最终的判断结果和现实情况进行对比,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总平面布局规划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在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中,不但要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归类,还要对建筑工程的功能区和安全出入口分布进行合理布置。比如,科学划分建筑工程项目的活动区和休息区,并对既有的设计流程进行调整与优化,保证建筑方案设计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针对功能比较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若未提前对建筑项目功能空间进行划分,建筑方案设计容易混乱,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定位建筑工程的各个功能区,进而给最终的建筑设计成效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可采取功能分析方法,针对建筑项目的功能空间进行科学的划分。
另外,方案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功能空间进行设计时,还要充分了解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对建筑项目的功能空间进行竖向划分,然后进行水平方向空间划分,在划分建筑项目功能空间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从宏观层面分析,建筑项目竖向功能空间具备优先权,所以,在建筑项目功能空间竖向划分的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以建筑项目竖向空间划分作为重要基础,然后开展水平方向的空间划分,进而全方位的提高建筑项目总体设计水平。建筑项目的竖向划分和水平划分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有效协调,可以更好地提高设计效果。
方案设计人员需科学调整建筑工程功能空间和空间规格比例关系,并全面优化与改进建筑项目的平面布局与规划设计[3]。同时,还要对建筑项目内部各个安全出口与入口的实际宽度、采光效果、通风效果,包括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计等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建筑工程的总平面布局规划设计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主要以某大型住宅项目方案设计为例,第一步,设计人员需要有效明确建筑工程内部功能空间和窗户设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比如建筑室内家具的陈列、采光效果和通风效果等。第二步,针对建筑项目结构柱网和墙体的具体布置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建筑工程的柱网数量与墙体空间位置,并合理确定出建筑防火分区的具体数量和范围,不断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确保建筑工程投入到实际使用后更加安全。
第一,加强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对建筑规划的影响比较大,要想提升方案设计效果,要求设计人员加强调研,并以此作为核心内容,有效完善既有的方案设计内容。通过加强深入调查力度,明显提高方案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而提升方案可行性。在具体的调查研究工作中,设计人员还要有效规划前期与后期的调查,加强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调研,确保连续性和平衡性,防止建筑方案设计中出现过多的疏漏。设计人员采取正向逻辑设计理念,准确预测方案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并加强验算与调整,确保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第二,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因为方案设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故设计难度也比较大,如果单纯依赖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无法有效保障最终的设计质量,因此,方案设计人员之间需要加强团结协作,经过合理的拆分之后,进行有效组合,促进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使得方案设计内容更加完善。
第三,加大工程造价预控力度。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得到科学的把控,设计人员需要有效地优化与调整方案设计,并合理配置建筑项目内部的各项施工材料,加强处理力度,确保方案设计内容更加完善,不断降低建筑项目的整体施工成本,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总体效益。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可以得知,针对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细化处理,并科学规划建筑项目内部的资源用量,减少损耗,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效果。与此同时,在方案设计环节,还要对工程内部的物力、财力与人员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科学分配,在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同时,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的损耗,使得方案设计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得到双重提升[4]。
第四,强化建筑绿色设计。绿色设计范畴比较大,主要包含节能、环保与绿色经济等维度,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充分体现出绿色理念,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人员的主要责任与义务。针对建筑设计人员来讲,需要从安全性角度分析问题,打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绿色、环保的宜居环境。例如,建筑设计人员可以运用信息模型技术,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与后续运维等环节有效融合,使得方案设计效果得到良好的提升,减少设计错误的发生,降低返工现象发生概率。
第五,有效融入智能化技术。在方案设计环节,通过合理融入智能化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最终的设计水平,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比如,在建筑工程照明设计环节,通过合理融入智能化设计理念,对建筑灯光开启与关系实施自动化管控,可以显著减少用电量。同时,通过加强建筑项目智能化照明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照明设施使用寿命不断延长,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建筑照明系统中加强智能化设计,通过安装感应装置对各类照明设施进行有效管控,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在不同条件下的照明需求,在一些比较高端的住宅小区中,建立了智能化机器人送快递包裹系统,设计人员在方案设计环节,需要全面考虑机器人的具体运行路线,并加强路线优化设计[5]。
方案设计人员还要加强创新设计,进一步明确建筑项目的具体发展方向,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调查,针对建筑项目的具体功能与环境等各方面进行提炼和创新。例如,通过对之前制定的设计草图进行优化与改进,综合考虑建筑项目的整体性,并采取多样化的解决对策。从本质层面展开分析,通过将模糊意念转变成实体图形,并运用图示思维和图示语言,能够在较短时间之内呈现出多个层次视觉表达。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对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要点进行有效性分析,例如在工程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功能空间划分中的应用、在建筑细节设计中的应用等,并提出具体的注意事项,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加大工程造价预控力度、强化建筑绿色设计、有效融入智能化技术等,可以明显提高方案设计效果,故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