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朋飞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施工工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主要是对基坑侧壁采取加固、支挡等措施,以保证基坑周边、地下结构的施工安全,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种类较多,具体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建筑深基坑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确保施工操作的匹配性,有效预防深基坑塌陷、变形等现象的发生。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大多数建筑物都需要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深基坑支护技术获得较好的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建筑地下结构的安全。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地基承受力也随之变大,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应满足基坑深度的要求。
地质情况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地质条件,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之前应全面勘察施工地域的地质情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建筑物位于人员密集区,在此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阻碍支护技术的应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搭建具有临时性特点,支护工程存在较大风险,若资金投入较少、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会增加风险性,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于开挖对周边土体造成一定的变形,或者导致支护结构变形而阻碍正常使用,但对结构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的极限状态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指的是支护结构遭受破坏,造成大范围的失稳现象的极限状态。
一方面,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应确保承载状态处于安全系数范围内,避免出现结构失稳现象,以便控制工程位移。同时在深基坑支护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支护结构稳定施工的界线,找到相应位置进行施工。
另一方面,利用地泵将混凝土压入桩孔内,一边夯实一边提钻,确保混凝土达到要求的高度,在含水砂层段施工时,应放慢提钻的速度,防止发生缩径现象。最后,准备好钢筋笼、导入管、振动锤,在对准位置之后,借助振动锤将钢筋笼吊放下去,达到设计的高度。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柱列式灌注排桩支护技术的应用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其支撑力优势尤为突出。排桩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把控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只有保证间距合理,才能够提升支护的效果。在排桩支护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采取密排、疏排两种方式进行,并根据深基坑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其刚度、承载力较强,排桩支护的操作较强简单,但对支护强度要求非常高,一旦排桩不合理,地下水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通过借助钢筋混凝土帽梁进行加固,并避开地下水回流[1]。在排桩支护过程中,不会发生较大的振动现象,能够有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危害,这也是其优势所在。
钢板桩支护技术是建筑深基坑支护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钢材进行布置,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在深基坑支护中起到较好的支护作用,避免在施工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钢板桩支护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发挥较强的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深基坑支护效果,有效避免塌陷风险的发生。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优势明显,且操作十分方便,具有极强的经济效益。
此外,钢板桩支护技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自身柔性特点较为突出,很容易发生形变,一旦结构布置不合理,则会出现变形现象,导致深基坑失稳,所以钢板桩支护技术一般应用于深度小于7m的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的刚度较大,有较好防渗效果,地下连续强支护技术通常应用于位于地下水中砂土、软黏土的施工环境中。地下连续墙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起到挡土作用,还是主体结构的侧墙,有较强的支撑性,可以有效预防软土层发生形变现象。地下连续墙主要是借助成槽机械,沿着地下结构边墙开挖,挖至一定长度、深度后,将沉淀的泥渣清理干净,利用挖好的深槽,在其内部设置钢筋笼,并灌注钢筋混凝土,形成支护结构。混凝土是从槽底向上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会置换出泥浆,当浇筑到标高之后,则完成一个单元槽,在连续施工后,形成多个墙段,形成连续地下钢筋混凝土墙,用于截水、挡土、承重[2]。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整体刚度、稳定性较好,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深基坑环境,应用条件没有较大的限制,且效果极佳。
土层锚杆是借助锚杆钻机进行钻孔施工,保证达到一定的深度,在灌注完泥浆之后保护好孔壁,并穿入钢丝绞线,做好补浆工作,并锁定。土层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增强主体的强度。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掌握关键点,以提升土层锚杆支护效果。施工前,应全面测量主体,标明钻孔位置,明确钻孔深度,在施工过程中不会造成较大的误差[3]。在钻孔过程中,一旦发现障碍物,应立即停止钻进,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钻孔。在灌注水泥浆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工艺要求配置浆体,并采取多次注浆方式,确保主体的安全。
护坡桩支护是按照设计的深度使用螺旋钻机进行钻孔,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压灌混凝土,以地下水位作为施工段界线,利用地泵将混凝土压至桩孔内部,一边夯实,一边提钻,确保混凝土达到合适的高度。该技术的施工效率非常高,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并且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与其他技术相比更加简便,在实际应用期间,应充分结合设计方案,增强成桩质量。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技术主要是以水泥、石灰材料为主,借助深层搅拌机进行搅拌,制作成水泥砂浆,并形成连续水泥桩加固挡墙。在水泥材料搅拌过程中,应合理把控搅拌的效果,如果基坑内为水分较高的软土层,可以添加适量的固化剂,加快水泥砂浆与基坑内土的混合。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深基坑内部水泥、土层的融合固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并且挡土、挡水的效果较好。同时,该技术有极强的经济效益,其适用范围比较大,在大多数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都能够采取这一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应把握好结构的优化,既要利用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土,还应构建隔水帷幕,尽可能避免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
土钉墙支护是利用土钉墙围护结构进行设置,在深基坑边坡结构中形成钢筋网,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使用混凝土材料喷射时,能够形成稳定的混凝土面板,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在钢筋网的实际布置过程中,应结合深基坑开挖操作进行,保证协调匹配,以防出现不协调现象。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应用,既能够起到较好的挡土作用,避免各种土壤成分造成的影响,还能够起到较好的挡水效果。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提高对施工方案审核的重视程度,施工方案包括了地质勘察方案、后期施工方案。在建筑项目设计前,应对方案的可行性展开研究,严格审核每一个施工环节,并在实际施工中按照相应的标准开展。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有序进行[4]。因此,加强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审核非常重要,项目投资方应提高对深基坑支护项目的重视程度,并加大资金投入。在设计施工方案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并引进先进的支护技术,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完善。
建筑深基坑施工环节较多,包括开挖、围护、挡土、挡水等,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操作不合理,便会影响施工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引发事故。因此,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以及规范流程开展施工,针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控制。例如,制定好土方开挖方案之后,对周边建筑物、地质情况、地下设施等进行全面分析,对于特殊土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膨胀土地区,开挖最好避开雨季;对于软土地区,开挖深度不应过大;在开挖过程中不宜过快,避免对原有土平衡产生影响[5]。
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加强监控周围土体。深基坑工程一般会深入地下,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应对基坑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掌握深基坑具体施工状况,促进施工的顺利开展。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地下水对施工影响较大,应深入了解地下水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高的区域,监测人员很难准确判断地下水实际情况,进而影响施工进程。
在施工期间,雨季施工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并对周边土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应全面检查周边的土体,并判断地下水、土体应力对周边土体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方案,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材料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砂石、水以及各种掺杂料,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严格检测施工材料的质量。对于混凝土材料,采取放样测试,检测其质量。对于砂石材料,采取含杂量物理粒径检测方式。对于水的检测,通过pH 值测试,避免因水中酸、碱过多而导致混凝土混合不到位。对于掺杂料的检测,通过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其环保性[6]。通过以上方式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涉及的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材料质量达标。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指的是深基坑的刚度是否达标、稳定性是否牢固。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由专业监测人员对深基坑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测,观测道路是否出现沉降、裂缝;基坑底部是否隆起;支护结构顶部是否出现位移现象,并了解周边建筑物的情况,依据实际监测数据,与设计预期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分析,掌握位移的变化情况与规律,并预测下一阶段的工作动态,预报可能发生的险情,设置预警值,一旦超出设定的位移预警值,则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工程施工安全[7]。
混凝土在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关系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在实际支护施工中,还应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划分,落实责任到人制,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及时追责。
在混凝土养护中,借助喷水作业、毛毡遮挡等方式,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使用质量。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强混凝土性能,并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发挥至最大,以此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使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地下施工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形式。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采取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助于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在具体施工中,结合深基坑实际情况,选择钢板桩、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护坡桩等多项支护技术,并加强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合理控制深基坑周边土体、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等,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