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3-01-08 09:55
智库时代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联网院校

吴 慧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并且物联网技术动态创新,这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较高要求。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阵地,校内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师结合时代发展现状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化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供需状态平衡。新时期下,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能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本介绍

(一)专业背景

物联网概念出现时间为1998年,其内涵即物体间在FRID、传感器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网络化互联[1]。随着信息传感设备不断更新,物联网覆盖面日益扩大化,这为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技能型人才支持,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顺势而生。当前,我国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中提供经济政策支持,以期扩大技术应用范围,从而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创造机会,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开展。

(二)专业内容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其中,理论课内容主要涵盖物联网系统概念、技术类型、技术知识等;实践课内容由物联网技能训练、物联网应用活动等组成[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涉及电气工程、通信工程等学科知识,专业教学内容往往与思政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结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课程设置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技术水平、市场发展、人才需求、学生情况、院校师资、国家政策等。课程类型包括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以满足学生课程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等需求,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因需求变化而调整,尤其是物联网应用技术+背景下,专业课程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真正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储备丰富人才

物联网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为确保所培养人才满足用人需求,应稳步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如今,物联网应用技术在多个行业实践,意味着行业内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针对性推进,从而为物联网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实践提供人才保障。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广泛普及,技术设计、技术应用、技术运维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同时物联网应用技术在不同行业的结合要点各异,所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能取得人才培养的良好效果[3]。

(二)带动行业发展

现今,我国物联网产业以较快速度发展,物联网技术与时俱进创新,当人才培养工作随之跟进,那么人才能够为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实现技术有效性应用,真正深化物联网行业改革[4]。当物联网+行业模式形成,并大范围推广,有利于发挥技术人才、专业人才的效用,实现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此外,当复合型人才及时供应,那么物联网应用技术综合效益将全面显现,真正为信息化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三、当前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速度较快,但技术人才供应速度相对缓慢,社会发展阶段存在技术人才供需失衡现象,不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并且会对社会建设产生阻力。下文客观分析了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通过问题分析来掌握人才培养现状,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作有的放矢。

(一)专业课程缺乏特色

如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关联,多数情况下基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部分替换或新增,然而替换课程或新增课程与人才培养需求脱节,这既会浪费人才培养资源,又会降低技术专业人才利用率。物联网技术课程体系完善阶段,普遍存在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脱节现象,高职高专院校多数教师侧重理论学习,但实际上课程内容缺乏特色,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需求。市场发展需求动态变化,意味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动态调整,使专业课程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契合,并随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进步。否则,会降低教学效率,不利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持续性发展。

(二)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软硬件设备缓慢更新,这与新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要求违背,导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短期内停滞不前。即便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物联网课程,但受资金限制,以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软硬件设备更新、升级步伐缓慢,并且实训室建设流于形式,不利于丰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信息化体验。一旦实训环境、实训条件不达标,则学生在物联网专业技术学习、实践等环节的进步空间受限,这既会限制学生发展,又会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如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物联网专业实践平台机械化增加物联网实验模块,如智能家居模块、RFID模块等,鉴于实验设备缺乏创新,最终会降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效率,所培养的技术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四、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路径

高职高专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大力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型人才,以便为时代进步输送所需人才,这既是对高职高专教育工作的认可,又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需要过程,为了顺利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应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实践在方案指导下有效落实。

(一)开发课程体系

结合高职高专学制特点,以及办学要求、办学定位,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锻炼需求得到满足。具体来说,就是为不同年级学生安排不同的课程内容,且学习节奏适当调整,使开发的专业课程满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促进学生进步,最大化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一般来说,一年级课程主要为理论课,二年级侧重场景实践,三年级课程多为毕业项目,即通过实践项目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在此期间,考虑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结构。需注意的是,打造课程体系结构,即公共课与公共素质教育课相结合、在校学习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这既能帮助学生丰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知识,又能锻炼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并循序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坚持多元原则

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践阶段,为多学科知识实践搭建技术桥梁,这既能发挥多学科知识共通、共用的育人价值,又能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多元化理念引导下稳步推进。需要注意的是,遵守多元原则,既要结合当今物联网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又要从高职高专学生个性化发展角度切入,科学规划专业课程,并有序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确保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技术实践能力。在多元原则引导下,保证办学目标的多元性,使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工作方向明确化,进而使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化、具体化。

(三)制定培养目标

针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阶段,应事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社会物联网职业岗位分布情况,据此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现今,社会物联网工程项目技术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的岗位缺口呈扩大趋势,基于此,针对性培养专业人员,并在人才培养阶段提供思政教育,循序式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思政道德水平,以及综合实践能力[5]。由于信息化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所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岗位日益细化,这意味着人才培养工作要精细化推进、高效率落实,真正为社会物联网行业发展储备多元化、专业化人才,以满足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物联网运维与管理、物联网设备营销等用人需求。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以及专业教师来说,既要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岗位类型,又要对各类岗位细致描述,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负责物联网项目方案拟定、产品选型、成本评估;物联网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平台设计与开发等。物联网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人员负责物联网设备营销、物联网项目售后服务、物联网技术支持等。物联网应用系统管理员负责信息管理、业务分析管理、服务管理、数据库管理;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管理等。因此,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实用,能为人才培养工作给予方向指导,使教学资源能够合理配置,从而真正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有效性。

(四)安排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安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教学进程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教学时间配置。高职高专院校围绕文中专业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顺利连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和技术核心课程,为专业学生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6]。不仅如此,结合新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打造基础课程与特色化课程。基础性课程包括网络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Linux系统应用。特色化课程包括RFID技术、物联网产品营销与服务等。课程设置任务结束后,适当设置课时,正常情况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总课时为2750,其中理论课时为1020,实践课时为1902,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占比较高。安排教学内容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重点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今,高职高专学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数字“2”表示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1”指一年课堂学习、一年实践培训。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如此安排时,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五)创新培养模式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是,动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争取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使人才培养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时期下,坚持校企共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这既能丰富人才专业知识储备,又能锻炼人才的技术能力。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价值,校企协同完善课程体系,制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开发实训教材。除此之外,通过校企合作调整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以便满足新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实训需求。为顺利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应打造专业化教学团队,由骨干教师、企业技术专员等构成教学队伍,并面向教师提供教育培训,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合作共同指导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使专业人才培养取得理想效果。

五、结论

综上所述,物联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培养专业化人才,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院校领导以及教师开发课程体系、坚持多元原则、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进程、创新培养模式。这既能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又能深化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从而为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联网院校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物联网技术》简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