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伟
(广东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是民族的根、国家的魂,国家的昌盛发展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特别是在七一讲话中提到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这一层次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而大学生在当下社会所处环境今非昔比,更多顺境成长的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是步入社会后无法排解由竞争带来的压力,由此产生问题的人比比皆是,这不仅给德育教育工作者加大工作难度,同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要攻克的难点。那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挫折教育在现今社会发展显得如此重要,同时是更多学者应该付出更多研究的领域。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其树立健全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点,也是当下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引导大学生增强抗压能力,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任务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强挫折教育的研究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中更要突出其重要性。
关于挫折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核心的论点都是以个体在不能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困惑、悲观等负面情绪。例如,我国早在《后汉书》中将“挫”“折”二字连用,表示失败,遇到阻碍。国外大多数学者也是从客观情况不能满足主观需要进而产生消极情绪这一层面来解读。而挫折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通过运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施加正向作用,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增强抗压能力,学会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的节奏。正如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所提到的“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格修为”,青年要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使命,这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挫折教育有三方面意义: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三观。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大学生思想层面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理论也逐渐得到学者的关注。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就提及了心理育人的重要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要切实改进方式,提升心理育人的质量。这也能看出国家和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一致性。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强调教学、实践、服务、预防等新的工作格局。从文件的条例能够看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那么挫折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势必会得到更多学校关注。2020年教育部等八大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把挫折教育融入心理健康课程,是这些纲要、意见提出的重要计划。在今后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中,挫折教育会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当下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就有对大学生人生信念的着重讲解,这为进行挫折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各高校进行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挫折教育的路径,例如:一些大学会设置朋辈心理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前进行军训、组织相关的班团活动、进行野外生存挑战的比赛活动等。而网络平台上自媒体也逐渐找到合适的方式对青年学生施加正向的引导作用。最后,挫折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得到了社会上更广泛的关注,并且成效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从中也受益颇多。总之,挫折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身也得到一定发展,这种教育与传统的打压式教育有所不同,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手段。
虽然挫折教育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育理念存在偏差。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依然更多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内容过于书本化,教育者的关注点没有使得受教育者真正感悟到挫折教育的影响,高校更多注重科研、考研率、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动态。其次,挫折教育缺乏长效机制。大学生挫折教育是希望学生能够认清困难,理性对待挫折,而高校设置只在入学第一年会有相应课程,之后就没有,导致了施加的挫折教育并没有注重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步入社会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再次,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挫折教育针对性并不强、师资力量不够。我国大学生规模庞大,而教师队伍并没有相应配齐,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进行挫折教育时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教育效果不显著。最后,社会大环境的限制。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依然是社会需求导向型为主体,无论是家庭、社会都对挫折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环境得不到有效监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强的不利影响。总之,挫折教育在当下发展而言,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资源和成果,而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思想理念的精华,代表了中国人共同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自然不缺乏对待挫折的态度。而古代不同的思想家在面对人生失意、困难窘境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后代人,所以只有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为当今高校挫折教育提供更多思路和价值。
墨子是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先秦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不仅对社会的文化发展拥有巨大作用,也能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墨子的“兼爱”思想时至今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墨家学派所具有的朴实无华、对他人友善的世俗伦理精神也一直影响着后人。墨子对待挫折亦是如此,他是这样认为的:“智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墨子强调了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智也不会高,[1]不守信用的人行动也不会有结果。墨子赞扬了能够拥有更好意志力这种品质的人,在现如今的社会也是能够提供很多借鉴意义。尤其是对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有很大的帮助。
法家思想也值得我们借鉴。管仲在年轻时遇到过很多坎坷,但是他说“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管子·宙合》),告诉人们无论人生前面有多少困难险阻,依然要乐观应对。在《管子·内业》中说“全在心中,不可蔽匿”,这句话指内心想的会表现在脸上,不要试图掩饰,从这可以看出,我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微笑,对自己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2]韩非子作为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曾经多次上书韩王进行改革,却并未得到赏识,而韩非没有因此气馁,相反是从著书着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来得到秦王的认可,并使得其思想发扬光大。他曾经说过“自胜之谓强”,从这里就能看出韩非对待挫折的态度,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在我们生活中,特别需要面对困难的勇气。总之,我国古代汲取丰富的价值对待挫折教育在当下具有明显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强的人性色彩,这种人本精神对待挫折不仅有积极应对的观点,也有消极的态度。占据主流思想的都是以乐观应对为主,不仅有“丈夫贵不挠”“穷且意坚”等积极应对困难的思想观点,对待挫折有着消极状态的观点也受大众的青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整个民族的财富源泉,为挫折教育提供多条路径,不仅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得到宣扬,也能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
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是学校,挫折教育主场合是课堂,丰富相关课程的建设,会提高大学生对于挫折教育的认知。从教育者而言,高校挫折教育的主力军是教师团队,要想达到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授课能力。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长期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熏陶,享乐主义充斥在更多大学生的头脑中,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容易陷入误区,这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三观的养成。而这时老师的学识素养就成了关键。所以,高校应更多地组织学校的讲座,为教师授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也要注意到一点,应鼓励各学科的教师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完善教师团队的发展,为高校挫折教育长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课堂中要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要想使得挫折教育不流于形式,必然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氛围之中,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利用5-10分钟时间进行课前活动,这样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完成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目标。最后,教学上的内容是挫折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应该有组织的对其进行生命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教育,能够更好地有效遏制大学生自杀等现象。针对于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问题,此类教育必不可少。利用伦理道德内容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将是更好的选择。
高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是挫折教育由课堂向外发展的良好契机,不仅使学生锻炼了真正的本领,也能拓宽挫折教育的形式。首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讲座、把优秀传统文化带入校园文化节、选准校园模范等全校范围内的活动,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真正使学校形成浓厚的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挫折教育。其次,可在不同学年、不同班级进行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可让一些学生持续进行军训式体能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出良好的体魄,精神面貌也会得以提升。组织去山区的支教活动,让大学生更好磨练意志品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挫折教育实现隐性价值。最后,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挫折教育的融合生成实践活动的机制,这样实践活动才能发挥优秀传统的效能。[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挫折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借助有效的载体提供保障。首先,我们要发挥出校风的隐性价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于环境舒适度的要求很高,那么加深、加大对图书馆、寝室文化相关的建设会是校风这一领域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在这些能够让学生明显看到的地方融入传统文化,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触动。学校的定位也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校风之中,能发挥更多效用,很多学校的校训就是生动的体现。其次,我们要构建多种平台保证挫折教育的实施。例如,各个学校都会开设心理咨询室,但一些学生由于种种问题不能参与其中,这样的话挫折教育的效用就无法发挥出来,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设置茶会、画室等等机构,从不同的层面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这种环境氛围中。最后,要正确利用互联网的导向作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而大学生不能更好的辨别是非,这时就需要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生活的时间比较多,高校的教育者应更多关注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出反应。学校可利用学校的官网、微博、公众号、百度贴吧等各种平台发布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达到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同时要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空间。网络平台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社会社交平台经常会出现“网暴”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多是人们不在意或者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所造成的结果,而这种现象也会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就是迫使当事人走向绝境。所以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引导正确的舆论,使得网络空间朝良性方向发展,这样会减少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更加和谐。[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而当代青年要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要扛起文化的大旗,这不仅能提升青年的文化修养,引领大学生成才,更能弘扬社会良好风气,坚定文化自信。挫折教育是近些年社会、学校关注颇多的领域,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可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多思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挫折教育中会是不可或缺的路径。
【相关链接】
广东理工学院(Guangdong Technology College),位于珠三角城市肇庆市,是由肇庆市科培教育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科为特色,文、经、管、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
学校始于1995年创建的肇庆科技培训学校,1999年更名肇庆科技成人中专学校,2001年更名肇庆科技学校,2004年更名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201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定名广东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