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商而生”的汉口中山大道发展史与历史街区保护研究

2023-01-08 08:45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开埠汉口马路

文/邹 涵 湖北工业大学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呼 笑 湖北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引言

武汉汉口的中山大道是近代汉口最重要的商业交通要道。发掘汉口中山大道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帮助理解武汉近现代城市发展演进的轨迹和动因,便于对城市史展开研究,同时也为历史街区的风貌延续、文化传承及城市更新提供助力,从而实现对历史街区的有效保护。

1 汉口中山大道建设背景

武汉三镇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各自有其独特的城市发展历程。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 年),汉水主河道向北迁移;新河道北岸位于长江与汉水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天然良港,汉口由此兴起。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 年),汉口正式设镇,并于同时期设置了汉口巡检司。明清时期,汉口镇商贾云集,商贸文化繁荣,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镇”,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时期的商业重镇。近代汉口在开埠以前,由于商贸活动繁盛,其营城方式区别于中国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表现出了更加自由且更加服从于功能的形式,为近代汉口市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16 年汉口开埠,带动了区域乃至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空间发展与聚集效应的产生,从而最终帮助开创了近代汉口的“大物流”格局。此外,五国租界也设立在汉口。在长期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中,西方城市规划模式及资本与多种本土社会经济力量交织作用,形成了近代汉口城市化的动力,城市规划技术及城市建设方法也产生了明显变化。

1.1 内忧外患,经济贸易亟待发展

19 世纪60 年代,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利,被迫开埠通商。汉口是沿江通商口岸之一,这是汉口被动近代化的开始。英、俄、法、德、日五国在今汉口沿江大道的中段,江汉路以北、麻阳街太古下码头以南、中山大道东南的滨江地段设立了租界[1],并积极开办工厂、洋行、银行等近代化产业。1889 年,经清政府调派,洋务派重臣张之洞赴任湖广总督。他秉持“实业救国”的思想,重视扶持民族工业及民族资本的发展;并且认为汉口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关口、南北铁路沟通处,实际上是中国商业发展的枢纽地点,提出若要使国内商业贸易得到发展,应当把治理汉口作为开始。

1.2 拆城建路,近代化商贸的兴起

张之洞督鄂期间(公元1889—1907 年),汉口城区扩大,商业中心形成,人口迅速增加。为配合城市发展,1899 年汉口镇经清政府批准调整为夏口厅;1905 年又拆除限制城市发展的汉口城墙,并在原基址进行了芦汉铁路、后城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近代武汉对外开放的被动性,直接体现在商贸领域[2]。商业模式方面,现代股份制公司取代了传统家族式的作坊;同时汉口商业业态分布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如开埠后报馆业崛起,制茶、制革、卷烟、自来水、发电等外资工厂开设,以及沟通国内外商业贸易的洋行兴起。与此同时,近代化模式金融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外资银行对传统钱庄的挤兑,侧面体现了各国殖民者对武汉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压制。社会结构方面,产生了资产、买办、官绅及工人阶级等新兴阶层。中部崛起的武汉商场促进了内外贸易发展,直接带动了武汉城市地位的上升[3]。

汉口开埠后,城市经济重心在空间位置上较开埠之前下移,其商业经济重心由华界转向租界。张之洞督鄂后,通过夏口厅建制、对民族工商业的扶持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自上而下启动了武汉早期近代化进程。中山大道建于汉口开埠之后,路段总长约8.4 公里,并在艰难的背景之下发展成为近代商业繁华的地带,牵引了汉口商业经济重心的位移。

2 汉口中山大道发展历史

2.1 准备阶段——汉口堡的设置

明代中叶汉水改道后,汉口形成了天然良港。从此这一区域成为商船云集之河岸、商贾居住和商品交换之热地,商贸集市和街道由此形成[4]。据清《汉阳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 年)汉口就成为了商业贸易发达的封建市镇。由于地势较低,汉口容易遭受水害,其城市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 年),汉阳府首先修筑了拱卫汉口免遭水患的长堤,俗称袁公堤。长堤的筑成使得汉口商业发展愈加兴盛。到清朝同治三年十月(公元1864 年),汉阳知府为防卫水患及捻军起义,又组织商民在汉口后湖区域,修建了长达11 里的汉口堡,并建上、中、下三闸蓄泄洪水,在今中山大道上一线展开。

2.2 起步阶段——后城马路的建设

1861 年汉口开埠。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 年),张之洞主持修筑了长约30 里的汉口后湖官堤(今张公堤)[5]。汉口旧城墙因此失去了原先的防水作用,且汉口开埠通商后,原有的城墙阻碍了新商业模式的交流与扩张,限制了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将连绵的城垣变成马路,可以联络汉口数十条交通要道,将汉口有机串联起来。因此,湖北省府提出了拆除城墙,并在原址上建设道路的意见,同时为集资赎还比利时在汉口租借的地皮。汉口绅商因担忧损害华界路权,强烈反对该提议的实施。1905 年,时任江汉关监督的桑宝提出道路建设新方案:对汉口城墙两侧土地招商,在获取租金之后,再对马路进行修缮,并将拆下来的墙砖用作修筑后湖长堤的材料。张之洞采纳了该方案,成立了马路工程局负责汉口城墙拆除,并在城垣基础之上开始进行马路的建设。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年),汉口城墙被拆除,同年卢汉铁路通车。为配合开埠后商业贸易及自身的发展需要,官府在汉口城墙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新马路,范围西到硚口,东至位于华界与租界交界处的歆生路,成为当时武汉最长的马路。因此这条马路也有“城垣马路”以及“后城马路”之称。后城马路构造简单,路面狭窄,甚至为方便行人,官府需要随时对其进行维修;且距离华界市中心以及卢汉铁路都有相当距离,但它的修筑依然有利于扩张汉口的城市空间。

其意义在于,汉口早期近代化的过程中,其发展一度被局限于沿汉江发展的小尺度城市空间;拆除汉口城墙,并在城墙基础上修筑后城马路及卢汉铁路之后,汉口经济重心因物理障碍的打破及交通设施近代化的发展,逐渐被牵引向发展空间更广阔的长江方向移动。

2.3 发展阶段——“马路经济”的兴起

区别于汉口传统的商业模式,如“上八行”“下八行”等①,西方近代化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反映在城市建设中,便是几何状有序的城市道路建设。开埠后汉口兴建了一批洋行、码头、银行、办公楼,及娱乐场、旅馆、里份住宅、教堂与学校等建筑物,以及水电厂等配套设施,商业重心逐渐从沿汉水地区向沿长江地区转移。后城马路成为商业集中汇聚地。

社会结构的更替与城市管理组织结构的变更,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共同开启了汉口“马路经济”时代。在近代商业模式的更替中,将城墙城堡改造成为马路,改变了依靠市民自治的传统“水运经济”格局;马路沿线鳞次栉比的商店,形成了新颖的公共空间与丰富的社会活动,使汉口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马路经济”。随着“马路经济”的发展,后城马路经历了多次扩建与维修,以满足新的以金融和消费功能为主的城市需求,促进了汉口的商贸活动发展。

2.4 繁盛阶段——后城马路更名中山大道

民国时期刚开始,后城马路是汉口华界主干道,但由于道路狭窄,该马路无法与城市交通要求相契合,政府对马路进行了多次扩充。1927 年,北伐军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后城马路改名为“中山马路”[6]。1945 年9 月,日军投降,武汉在重建汉口市政府的过程中将修整中山马路纳入了市政府的核心工作范畴。但因为材料短缺与财政紧张,市政方面能做的唯有“通过对临时材料加以利用来对路面进行修补”。1946 年中山马路正式更名,之后便称之为中山大道,其路线也基于原有线路向北进行了延伸。根据1949 年《最新汉口市街道详图》,经过延伸之后,中山大道最北部已经到达一字街(今长春街)西侧位置,可以完全横跨整个汉口市区(将之前的租界以及华界市区均囊括在内),成为了一条十分关键的交通主干道[7]。中山大道是中国第一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命名的马路,开国内“中山”路名之先河。

经过不断修整和改良,后城马路发展成为由沥青和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宽阔的中山大道,成为汉口交通大动脉。中山大道的兴建与屡次扩建,是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的形成、发展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拆城墙建道路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的变换与新兴商业模式的需求;在近代化商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山大道在演化中形成了整齐的马路与两侧的商业建筑群,为后来成为城市商业中心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3 中山大道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

2015 年,武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获批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很多历史城市旧城中心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类似,作为城市经济文化生活聚集点的中山大道,也面临着产业结构雷同、交通堵塞、步行体验差、街道景观设施短缺以及历史文脉模糊等问题,因此展开一系列保护与复兴规划建设。

2015—2016 年,为解决中山大道遇到的困境,武汉市以《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为依据进行了中山大道综合保护与改造工程。该方案以“生活因街道而更加美好”[8]为设计理念,主要的规划内容包括提高(1)提高步行空间比例,依托中山大道丰富的交通资源,打造“慢行交通”;(2)提升街道景观品质,打造“十里绿廊”;(3)拆除无特色及破坏程度较高的建筑,通过增设具有社交功能的邻里绿地空间和步行空间来促进社会融合。

保护与更新方式上,在保护里份原有肌理的前提下,该规划采用了小规模、分阶段的社区更新办法,兼顾了土地产权复杂的问题;经济发展方面,维护中山大道城市商业核心的地位,同时鼓励低端产业向文化体验型商业升级,并通过将历史建筑及周边微环境改造为可共享的社区服务中心,鼓励居民将居住与就业相融合;更新机制上,该规划多方吸收居民意见,提供了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机会。

2016 年12 月,改造工程初步完成。市民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增设的中央绿岛、街头绿化广场等公共空间,让居民及游客愿意在街道留驻;对三德里、美术馆、汉口水塔、汉口民众乐园等节点的美化更新及视线规划设计,加强了城市文脉印记与中山大道历史街区的可读性;通过保留老字号及引入文化旅游类商业,规划引导历史街区进行商业业态更新;此外,该规划方案还通过对商业的合理布局提升了街区品质与活力,提高了区域内经济收益。

在一系列保护与更新工作之后,中山大道历史文街区的社会结构得到了维系,区域内丰富的历史建筑得到了修复,街区风貌及城市发展文脉得到了继承。《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获得了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奖项——“规划卓越奖”。

结语

商业文化贯穿了武汉中山大道的发展历程,是武汉中山大道历史街区的文化基石。今天“因商而生、因商而盛”的中山大道依然是汉口核心商业区的组成部分。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城市更新工作中,着重体现中山大道商业文化脉络,因势利导,结合新的产业模式,发扬悠久的商贸文化内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历史街区空间品质,以实现历史街区遗产保护与城市经济效益提升的双赢。

注释:

①“上八行”一般指银钱、典当、铜川、油烛、绸缎、布匹、漆货、纸张;“下八行”一般指手工作坊。

猜你喜欢
开埠汉口马路
过马路
近代华北开埠城市《红楼梦》戏剧演出述论
法国领事馆旧址 见证重庆百年开埠史
梅兰芳汉口吃河豚
《汉口北》
论近代三都澳开埠对闽东社会的影响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
过马路
过马路
刍议条约开埠与中国近代口岸城市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