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沛锟
作者单位: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祭扫礼仪,是人们关于祭扫活动的一套意义系统和行为规范,是规范祭扫活动秩序、传导社会价值取向、创新殡葬治理方式的重要载体。祭扫礼仪自古以来在中国礼仪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思想。殡葬改革创新和发展了“生态”“文明”“绿色”等文化理念,为包括祭扫在内的殡葬活动和殡葬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实践中,近年来各地大力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祭扫方式得到更多认可,网络祭扫快速发展。2022年清明节假期期间网络祭扫群众达21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2%。总体上,文明祭扫、低碳祭扫渐成主流。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寄托哀思、传承精神的更高质量需要相比,文明祭扫礼仪建设还有较大差距,是当下殡葬管理服务工作的薄弱点,需要给予更多关切。
深化殡葬改革,需高度重视殡葬文化建设。尽管按时间序列“祭扫”居于殡葬活动末端,但无论是从重要性、紧迫性还是长效性来看,做好“祭扫礼仪”这“后篇文章”,对深化殡葬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祭扫礼仪建设是承载殡葬文化精髓的重要依托。“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丧祭之礼自古以来在礼乐文明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礼记·郊特牲》有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也就是说丧祭之礼承载着孝亲敬祖、慎终追远等传统重要价值,所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孝德的核心,就是追念先人懿德、团结族群力量、实现精神传承。传统儒家文化当中,精神传承是超越死亡的关键。如在儒家文化传统中,“死”和“亡”有不同的意义:“死”是肉体意义上的终结,“亡”是精神意义上的消散,推崇通过现世对集体和社会作出贡献达至精神的不朽,成就生命的意义。在传统文化语境当中,“祭”对先人来说,是活在后人心中的一种方式;对后人来说,是对先人“事死如事生”的重要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讲,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祭,祭扫礼仪是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最能体现殡葬活动的实质。因此,祭扫礼仪关系到对国人生死观的重塑与再造,抓好这个关键环节,对于规范全链条殡葬活动,都将有着基础性、根本性的影响。
(二)祭扫礼仪建设是促进政策制度运行的有力保障。制度联结思想观念与实践行动,其内嵌有价值理念,并通过为个人和群体活动提供稳定的行动框架影响具体实践。殡葬改革旗帜鲜明提出“文明”“绿色”“低碳”等政策理念,这些宏观的政策理念只有通过中观的礼仪规程的具象解读和配套指引,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明确和稳定的行动指南。同时,制度的运行客观上也受个体和群体文化认知的影响,需要在制定和优化殡葬服务政策制度过程中,充分考虑政策执行的社会文化认知基础,调和政策与社会文化认知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重视和加强殡葬礼仪建设,尤其是以祭扫礼仪建设为重要抓手,立足本土“破旧立新”,挖掘和承接传统优秀殡葬文化精髓,强化殡葬改革有关政策理念与具体实践之间制度联结,推动殡葬移风易俗,提升政策运行效果。特别是,对于推行火化、葬式葬法改革,更要有效建立与之适配的祭扫礼仪,做实“文明”“绿色”等政策理念,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寄托哀思,增强殡葬改革有关政策制度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三)祭扫礼仪建设是推动殡葬移风易俗的长效之策。文化是指引方向的思想旗帜。殡葬改革是重大的社会习俗文化改革,如果不能让优秀、先进的思想文化占据高地,陈规陋俗、封建糟粕就有可乘之机。但殡葬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治本之要在于以礼化俗。如中国古代先贤就重视“礼治”,将政治、社会、人伦价值和理想融入各类教育仪式。但殡葬的特殊性在于,殡葬文化因“死亡禁忌”而在传播上普遍面临社会压力阻力,社会成员包括丧属在内,对殡葬活动心存一定抗拒、抵触,对殡葬信息更是因忌讳而“避而远之”。而祭扫礼仪触及殡葬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当祭扫扩大至公祭范围,又更加贴近家国情怀、族群精神、人生意义、死亡哲学等命题,相对更容易以爱国主义、生命文化教育等多种形式,通过家庭、学校、职场等社会化主体得到传播和接受;同时,祭扫活动是被反复实践、形式多样甚至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如网络祭扫)的,对逝者的每一次祭扫和追念都是对生者最好的教育。尤其是让年轻人在祭扫礼仪中受到文化濡染,有利于实现思想观念的代际转化,从根本上推动殡葬移风易俗。
“制礼”是礼仪建设的核心内容。日前,《上海文明祭扫礼仪指引》(以下简称《礼仪指引》)正式发布,这是国内殡葬行业首个殡葬礼仪方面的指引,对于祭扫礼仪制定具有借鉴启发意义。下文结合该案例,探讨祭礼制定思路。
祭扫礼仪的制定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这一原则,祭扫礼仪的制定主要有5个环节:
一是“筛”,提炼传统祭扫礼仪精髓。重点是提炼传统文化精髓的实质内容,并要确有出处。筛选的标准,一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要求,二看其是否符合现代性价值。如《礼仪指引》中,保留了传统祭礼中“慎终追远、追念先人”的文化价值,把精神传承贯穿始终,“以古释今”,注重彰显家国情怀、传承家风等价值导向;祭礼的整体框架设计,囊括了祭扫的理念、时间、祭品、仪式步骤等祭礼要件,并着重对祭文撰写这一核心要素给出参考指引,充分体现传统精髓。同时,坚决剔除传统祭礼中封建迷信、等级森严、奢侈浪费的有关陈规陋俗。
二是“简”,所保留的传统祭扫礼仪要素在形式上删繁就简。传统祭扫礼仪传承的重点在于精神实质,过度繁复的形式议程应大幅简化。如《礼仪指引》在祭扫时间方面,把传统祭礼中多种祭祀活动整合为“季节之祭”“纪念日祭”“民俗节祭”三类;祭扫仪程方面,将传统的仪式流程予以简化,所形成的“清洁礼、秉烛礼……分祭礼、告别礼”等9项仪程,丰而不繁,明快有序。
三是“融”,以替代或新增的方式融入契合法规政策要求与现代性价值的祭扫礼仪要素。对传统祭礼精髓的适应性转化,是制礼的重点难点,关系传统祭礼的活化及其与现代礼仪要素的融合。把一种礼仪尤其是传统礼仪要素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日用,前提和基础是要合法合规,契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常识和认知习惯。因此,“融”的核心,就是要用符合当下法规政策和现代价值的礼仪要素对接和融通传统祭礼要素,在新的祭扫礼仪当中实现传统和现代要素的创造性重组和有机整合。如《礼仪指引》坚持与时俱进,融合了现代社会“化家为国、砥砺后人”的精神价值,彰显了“绿色祭扫、文明祭扫”的社会价值;结合本地区家庭结构和祭扫习惯实际,将部分传统的祠堂祭礼融入墓祭礼中,将民主机制融入主祭人的推选规则;列陈的鲜花、影像、鞠躬等要素,更是符合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习惯;同时,专设服务指引,引入社会工作等方法理念,设置心理疏导等服务,融入代客、直播、网上祭扫等祭礼服务,充分体现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等现代价值;整体上,传统与现代要素在新礼仪上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四是“雅”,充分彰显祭扫礼仪的人文内涵。祭扫礼仪是寄托哀思、抚慰心灵、承载教化的重要活动,文字上须厚重典雅、格调高雅,体现人文内涵;同时,又须考虑传播受众,还应雅俗共赏。如《礼仪指引》在“基本理念”方面,以“敬”“静”“净”“雅”四个字连缀“内心诚敬”“氛围安静”“环境洁净”“仪式隽雅”丰富内涵,将符号与仪式、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彼此融为一体,言简意深,格调静雅;祭品选用方面,提出祭品应“丰而不繁、近而可得、示而有礼、展而有意”,选用原则的提炼着重内在精神的阐释,简约清雅。
五是“容”,保持祭扫礼仪的包容性。不同于法规政策,祭礼重在因势利导。因此,祭礼要给予人民群众合法合理的多元化选择。如《礼仪指引》重在于“引”,坚持开放性,时间上不拘于时,一年四季、纪念之日、民俗节日均可祭扫;形式上不拘于俗,无论是家祭、网祭,亦或是代祭、墓祭,均可寄托;观念上不拘于物,不论鲜花蔬果,均可寄情。
按上述原则和思路制定祭礼指引,有望实质性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回应市民“逝有礼祭”文化需求,以“文明礼祭”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祭扫礼仪建设,推动“文明礼祭”高质量落地落实,还需要多措并举、系统推进。
一是强化“殡、葬、祭”的有机统一认识,在殡葬工作总体布局中把“祭”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深刻认识“殡”“葬”“祭”的内在有机联系和客观工作规律,系统谋划殡葬工作全局。全面认识“殡”“葬”“祭”尽管各有侧重,但在殡葬活动中是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体,都是殡葬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做好“殡”和“葬”的工作,是回应丧属送别逝者需要的“当务之急”;抓住“祭”环节做好后篇文章,是涵养社会文化基础的“长久之策”。要加大对“文明礼祭”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加强“殡”和“葬”两方面工作对“文明礼祭”的支持和适配建设,持续发挥“文明礼祭”对带动整体殡葬礼仪建设、推动殡葬工作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是加大祭扫礼仪建设支持力度。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有序铺开,支持各地以传统礼仪文化为基础制定祭扫礼仪,加强对传统殡葬文化尤其是祭扫礼仪文化的研究梳理,充分听取当地人民群众,尤其是殡葬礼仪专家意见,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祭扫礼仪创新实践,推动地区间经验互融共鉴。在总结提升地方经验基础上,适时制定出台全国性祭扫礼仪指引范例,推动“文明礼祭”蔚然成风。
三是多渠道推动生命文化教育。提升殡葬服务机构的生态人文内涵,充分依托殡仪服务机构、人文纪念园等纪念设施,建设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举办“开放日”“体验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生死观、殡葬观。推动文明祭礼、生命文化有关内容进入党员干部培训和国民教育体系,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大力推动生命文化教育与普及。充分发挥生命文化在慰藉心灵、弘扬孝道、传承精神、涵养族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殡葬服务和治理队伍建设。推动更多高校设置殡葬管理服务、生命文化教育等院系或专业,完善殡葬行业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强化殡葬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全面提升殡葬服务人员知识、技能和业务水平。加强基层殡葬治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文明祭扫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红白理事会实质性发挥约束作用,有序推动专业化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人民群众在祭扫活动中体现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打造殡葬服务场所、基层服务阵地、村(居)民公约等宣传阵地,联合各类新闻媒体共同建立文明祭扫礼仪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抓住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节点集中宣传,着力加强对殡葬文化的正面解读,营造全社会支持“文明礼祭”、支持殡葬事业的舆论环境,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创造宽松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