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泉 武益飞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民政局 江苏省句容市民政局
殡葬是民生大事实事,与每个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公益性公墓土地紧缺问题日益突出,节地生态葬正逐渐成为安放逝者的新选择。2021年,镇江市结合江苏省林长制试点契机,以低效林改造为切入点,嵌入殡葬设施,在全省率先试点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推动殡葬领域改革创新、移风易俗,走出了一条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安葬新路径。
一是高位推进“一盘棋”。镇江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以“高位推动,强化战略引领”“高效联动,健全运行机制”“高频行动,广泛宣传部署”为方向,努力探索殡葬改革新模式。在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推动下,镇江市句容市结合林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将位于白兔镇古隍村一片18亩的省级公益林作为林地生态葬复合利用的试点进行先行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细化分解,督促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审批条件实施,在保证改造后的林地既适宜复合利用又保持林地功能的基础上,营造出一片“墓隐于林、是墓却不见墓、见墓却不惧墓”的浑然景观。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王金华司长点评“这是一种全新的安葬方式,既解决了长期困扰民政部门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逝有所安’的问题。”
二是科学推行“一张图”。作为试点,既不能盲目推动,又不能“行而无新”。为此,镇江市经过多方考察研究后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民政、林业、国土等方面专家,对该试点的合法性、可行性、设计方案、风险因素等进行评审,根据评审建议,优化项目方案。同时,结合林地生态葬的用地性质和林地性质,考虑殡葬设施布局规划、各区域安葬需求,试点优先选址交通便利、覆盖范围广、便于森林防火,并避开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红线区域。在穴位设置上,排序依地形布局,标准化设置主要人行通道,合理衔接墓区坡度。在生态林保护方面,经过林地清理、疏伐抚育、局部择伐、补植、修枝“五步疗法”,使林分内的目的树种或目标树株数不低于每公顷600 株(每亩不低于40株),郁闭度不低于0.7。句容市的林地生态葬试点有效破解了殡葬设施建设土地制约瓶颈,改善人文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应用推广“一条心”。随着句容林地生态葬试点完成,下一步就是有效推广。镇江市把林地生态葬纳入“强富美高”建设大局,纳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围绕“惠民绿色文明”这一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城市公益林地生态葬,填补城市公益性公墓空白,满足群众多元化殡葬需求。由民政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林地生态公墓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丧属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管理,实行“四化标准”,即服务程序标准化、服务项目系列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收费公开化。加强宣传引导,有效推广林地生态葬试点模式。一方面通过开辟专栏、专刊,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公交车站牌、手机短信等媒体、媒介以及出动宣传车深入乡村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林地生态葬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将林地生态葬工作融入到村规民约、村民自治之中,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引导群众转变殡葬观念、转变行为习惯,逐步树立节俭礼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