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近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数量与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具有高学历的人才纷纷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承担起高校教育教学的重任。同时,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快速上升,相比较其他教师队伍而言,青年教师具备年龄、知识、教学思维等多方面的优势,是教师队伍里的先锋。高校青年教师的知识储备、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的高低,决定着高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关系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不断进步。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在传播思想文化的同时,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话题。高校领域是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教师的言行举止势必会对年轻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必须从根源上对教师职业道德引起足够重视与深入思考。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已有四十年光景,在向西方学习的宏观环境感召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西方文化及制度中的弊端也开始在中国社会显现,比如过分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性化自由,精致的利己主义等,忽视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而这一现象,在高校的年轻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甚至有一些青年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趣味,在课堂上通过哗众取宠、投机取巧的方式博得眼球,这种剑走偏锋的方式固然是受学生欢迎,但不得不发人深思:教师上课该不该,能不能个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我个人认为,与其称为教师道德,不如称其为教师自律。
所谓道德,指一种社会思想意识,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全唐文》第1部三十一卷中,对道德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解释:
道者“路”也,顺物办法之路即“道”,德同“得”,身口意三业具净无染是谓“德”。
无染之身,较易得染,是故,道德者,意即敬顺无染取,反而易得,努力染取,摄不护住,越争越少。故事必敬顺法道,身无染取,自得垢染,也即应为无为之为,道无道之道,是大为大道。
道穷为尽,道尽必穷,无道无德,无德无路,寸步难行。
一句“越争越少”,正印证了道德的特质,道德是不能强加于人的,道德必须是发自内心认可并表现在行为规范上。刻意去追寻道德,或是规范道德,必适得其反,如同手中之沙,越捏越少。东汉末期就有很多文人为了走上仕途做道德秀,相互比拼为父母守孝的年月,守孝时间越久,越显得自己道德高尚,越有做官的资本和可能,这恐怕不是统治者选拔人才时愿意看到的,因此魏武帝曹孟德才喊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那种打着道德的名义谋取私利的伪道德者,不要也罢。而在现代,道德上故意作秀的也不乏其人,近十年来,中国社会遭遇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瘟疫频频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都自发地,竭尽所能地向灾区予以各种形式的援助,共渡难关。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灾难无情人有情,国之将崛起,多难而兴邦。这种昂扬向上,万众一心的斗志,不牵扯任何利益的私心,也不存在强而迫之,有的只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觉醒。但同时,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灾难过后,有一些“热心网友”纷纷跑到名人微博下,指名道姓要求捐款,没有得到回复后,便开始质疑,“捐了吗?”“捐了多少?”诸如此类的声音充斥在评论区,这种带有道德绑架性质的言论令人感叹,逼捐现象的出现只会让这项原本充满爱心的正义之举蒙上阴影,让每一个后来想做出更大贡献的捐赠者犹豫,捐与不捐,捐多捐少似乎成了一道道德难题,一时间,捐赠者们纷纷晒出自己的捐款证明“以证清白”,这恐怕跟捐赠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所以笔者认为的道德应该涉及到两个层次,即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底线道德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例如相互尊重、不违背公序良俗、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保全自己等等,它既能责己,也能责人,比如随地吐痰,就是底线道德,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同时也可以要求,或者制止他人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这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而神圣道德一般只出现在重大灾难降临时,比如在面对地震、火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一定有人民英雄为了追求大义而勇于自我牺牲,或者甘愿冒生命风险去挽救他人等,这类崇高的行为只能责己,不能责人,我们可以以高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做一个高尚的人,去行危险之事,或者行正义之举,但无法要求别人也同样如此,正如上述捐款的义举,只能责己,不宜责人。
清楚了道德的内涵和适用范围后,我们继续探讨,作为高校教师的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该如何界定?现实的难题是,没有任何个人能够成为教师道德的制定者,也没有权利或者资格制定教师道德,特别是神圣道德范围内的执行标准,这就让教师行为没有依据,完全依赖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高低行事。故道德做不到的事,唯有法律加以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义务有如下规定: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们大抵可以判断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底线道德起码包括三点:(1)传授知识;(2)为人师表;(3)尊重、爱护学生。当然,法律也有其局限,譬如为人师表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爱护学生的表现是什么?在突发状况下,是否需要不计后果的保护学生?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教师法的理解各不相同,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也有差异,遭遇的突发状况也无法预估,所以任何人提出的标准只能作为个人标准,而不能作为道德准则。
作者认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最低标准,包括三点:
(1)言辞、着装符合一般性教师职业标准。
就像军人在出席重大活动时必须着军装,政府发言人在公开场合演讲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一样,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就应该考虑到教师身份和言谈举止。高校课堂上,穿奇装异服,或者使用粗鄙的口语,这些表现,个人认为都是有违职业道德标准的。
(2)尊重学生的正当权益,不做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
总体而言,社会给予了教师这个职业应有的信任与尊重,因为教师从事的是教学和育人的工作,教育对象则是国家的未来,所以社会期望教师能对学生起到升华的作用和正面的影响,不管这种期望能否在每个教师身上实现,但每个教师都应该以此作为师生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近年来,在教师队伍中频频出现的诸如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小学校长侮辱学生、高校教授剽窃学生论文等丑闻,无疑是给各阶层的教师队伍蒙羞,更远远超出了教师的道德底线。
(3)具备正确的专业知识,并准确传递给学生。
作为知识的传承者,不满足第三点,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这跟教师法里关于教师的第二条和第六条义务完全吻合。
满足此三点,即具备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任何阶层的教师职业,包括高校教师都不应违背此道德底线。至于高于道德底线的要求,则因人而异,当然我们期待越来越多专业过硬、道德高尚的青年教师涌现。
要求不等于执行,所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法要求或道德规范来实现,有没有办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杜绝社会上的教师丑闻?
首先,在选拔教师队伍人才时,就应当“严防死守”,深层考核。目前国内高校的教师选拔主要有两个标准:学历和经历。受过高等教育,有一两年的教学经验,即可以通过绝大多数高校的考核加入教师团队,至于学历和经历之外的因素,学校往往不再考虑,譬如价值观考核、人际关系考核、家庭状况考核等,这些看似繁琐的考核内容恰恰强烈影响了教师的成长和社会表现,根据心理学研究,有虐待倾向的患者,在成长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过类似虐待而导致心理扭曲,单亲家庭成长的小孩,可能较为孤僻。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针扎幼儿或掌掴学生的教师丑闻,恰恰是教师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学历问题。
学历和经历只能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唯一标准,就像高学历未必高素质,低学历也能出现高道德一样。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一个都不能少》里出现的善良负责的乡村老师魏敏芝就是低学历高情操的典型代表。学历可以深造,通过时间和努力就能实现,但是情操与生俱来,而且影响一生。
所以广大高校或一般学校在选拔教师队伍时,应该把价值观、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作为考核标准之一,并逐一量化,对每位候选教师进行深入了解。当然,这样设计导致的选拔过程可能会耗时费力,但凡为好事必是难事,优化教学团队、筛选教师精英,才是保障高质量教师团队的不二之选。
其次,提高精英教师福利待遇。如果上述优选能够实现,提高精英教师福利待遇是保障教师团队完整而稳定最强有力的措施。马斯诺需求理论将生理和安全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衣、食、住、行、安全感。倘若教师的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有效满足,那就谈不上提高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最后,高校内部,高校之间定期开展教学交流,职业素养研讨会。环境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经过优化之后的教师团队具备了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研讨会适合小群体内自发展开,自由交流,然后集中表彰。如果以开例会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展开,难免会流于形式,教师因为校领导在场,可能会囿于权威,产生交流障碍,言不由衷。
综合上述观点,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福利、开展教学交流是保障教师职业道德,提升教师职业自律的有力武器。
本文在开头提到,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这个命题涉及到旧式教育模式和创新教育模式之争。
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文化,自孔夫子创立儒家文化起,几乎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儒家文化提倡“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将君父夫的地位拔到无可匹敌的高度,集中体现了“服从”在中国古代思想控制领域的重要性,而儒家是中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门下弟子众多。虽然孔子本人属于开明式的教育者,但后世却将这种服从性、同一性融入到了教育领域,再加上为了封建统治阶级需要而诞生的科举考试制度等,这就导致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具体表现在:
(1)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学习者跟着教师转,课后围着教材跑,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充当知识信息的接收器,知识在老师那里,学生只能在被动和封闭的环境里应付式地跟学。
(2)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扼杀,创造能力无法得到发挥。
(3)教师为学生的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学生苦不堪言,教师无可奈何。
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学校,也包括众高校在内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很显然,这种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90后”“00后”这批学生的特殊性导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下诞生并成长起来的学生年轻,有活力,不刻板,喜欢新鲜事物,希望主动参与。特别是在高校教育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他们更不希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刻板和循规蹈矩,使用教条式语言和思维。而事实上,学校和教师们限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并不敢完全放开让教师自由式教学。
所以一些民营教育机构代表才会提出所谓“尊重个性、激扬青春”,这符合学生的特点,也符合教学的规律。事实上,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创办中国第一个私塾的时候,就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当时的上课时间地点也并无固定,经常是三五个学生席地一坐,夫子便开讲,旁边还有学生鼓瑟奏乐,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老师根据学生作答,哪怕同样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回答。何其令人羡慕的教学境界,由此诞生了孔门七十二贤人。
谁也不能否认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卓越有效的,而且很明显,孔子的教学方法用现代的眼光判断是“个性”的。所以关键是怎样为个性下一个定义,作者理解的个性化教学应该符合以下几条特征:(1)能引发学生自主思考;(2)启发学生追求真理;(3)教学生正面的知识;(4)教学手段可以灵活,但符合教师底线道德要求。
北京精华补习学校,历史高级教师袁腾飞以其通俗的授课语言,幽默的表达,深入浅出的引导博得了学生的喜爱,其上课的视频片段在网络上培养了一大批粉丝,后袁腾飞老师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为观众讲解两宋历史,更是创下了收视佳话。成名后的袁老师也面临着很多非议,例如不尊重历史,将野史当正史讲,课堂上大放厥词等等。在这些非议者眼里,这样的老师可谓个性老师,问题老师,但是在学生眼里,袁老师是厉害的老师,有水平的老师。单就教学效果来看,有相当多袁老师的学生通过听课,建立起了对历史浓厚的兴趣,甚至表示在升入大学后能进入历史系学习,用袁老师自己的话说,他希望能践行古人“为往圣继绝学”的愿望,从这一点上说,袁老师是成功的,让更多的学生重视历史,喜欢历史,研究历史,有什么不好?至于教学手段,并不是为了迎合“观察者们”的喜好,而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要符合上述个性的特征,未尝不可。
综上,本文结论如下:教师职业道德不能简单界定;教师职业道德也要区分底线道德和神圣道德,底线道德必须遵守;提高教师职业自律;个性教学必须符合教师特征,不能片面理解个性;在不违背教师底线道德的前提下,应当鼓励个性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