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燕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第一次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这一正式场合上提出“专业思政”的概念,他指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并提出专业课老师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责任人。
同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同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第9条明确提出:在“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从教育部部长提出“专业思政”的概念,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到教育部强调的“三全育人”格局,都凸显了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密不可分,为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022年3月31日,笔者在知网以“专业思政”为篇名,查到文献4837篇,其中,仅有212篇是关于专业思政的,其余大部分是篇名是关于专业课程思政。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对于专业思政的研究。第一,理论层面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的构建、载体和实现途径。第二,实践层面的研究。学者们探讨了不同专业开展专业思政的实施路径。本文中,将采用王伟宾,闫岩[1]所提出的专业思政的定义,即:专业思政是指在专业建设全过程中,从专业目标的设计,到课程体系的建设,再到专业教育的管理,最后到专业课程教学环节,积极发挥专业负责人的带动作用和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把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专业建设的各时段、各领域,强化价值引领,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是指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课程思政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理论萌芽阶段、整体谋划阶段和制定纲领时期。2012年,“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描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就有了理论基础的萌芽。2015年到2017年,“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不断夯实。核心标志是中宣部和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校思政政治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强调“以教材体系、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支撑体系、综合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关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至此,“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在各高校普遍展开。2018年至今,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并行,成效非常显著。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成为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南。
伴随着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者们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截至2022年3月31日,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在知网进行搜索,检索到文献31814条,其中明确包含“课程思政”的1.75万条,关于思政教育有1942条,涉及思政教学的有1867条,关于教学改革的有1517条。通过梳理文献可知,目前学者们在课程思政的研究重心集中在核心内涵、重要意义、实施路径、具体实践、教师挑战五个方面。不过,以“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为主题,在知网上检索,得出12条结果,说明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融合暂时还不是研究的主流方向。
专业和课程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要素,两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课程是专业构成的基本元素,一门课程涵盖一个或多个专业的知识点,一个专业要通过多门课程尤其是课程体系来体现。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是专业思建设的重点。专业思政建设必须依托于课程思政,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前沿知识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课程的结构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并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实现专业思政建设的目的。同时,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方向引领,脱离了专业思政而去做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就会呈现出碎片化、零散的状态,立德树人的效果并不明显,体现不出课程思政的专业特色。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选择适合专业要求、符合科学认知规律的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因此,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重要落脚点。仅关注课程思政,很难形成思政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挖掘思政元素为起点,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改革,利用专业思政育人平台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因此,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重要性凸显,二者密不可分,专业思政给课程思政提供引领,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坚实基础。本文以信用管理专业为例,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近年来,信用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近日,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第十八条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强化信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强调了信用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东部地区一所高职财经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我们采用了“抓特色 突亮点”的专业建设理念,将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面向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担保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微型金融、类金融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熟练的懂征信、会评级、能进行风险评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信用管理专业实行专业主任负责制,党总支副书记挂帅,主抓“专业思政”建设,强化教师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专业教研室的协同育人作用。
为了做好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工作,制定了信用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将总目标确定为:立足当前的教育方针与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适应我国信用管理创新研究与教学人才,遵守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坚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精神,热爱所学专业、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格局视野开阔、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勤勉好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信用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可分解为4个维度目标,包括:家国情怀、学科素养、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
在思政教学内容方面,指南对不同类型的课程选定了范围。公共类课程要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两门课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明理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价值观念;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个模块知识的讲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
专业类课程的思政教学内容主要有:树立学生对中国特色征信制度探索的勇气、自信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信用评分与评级操作中,公正的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通过宏观环境分析,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和国家经济政治形势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格局视野开阔、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勤勉好学。
对于社会实践类课程,通过真实的信用项目实训、企业实地调研、信用知识进社区等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
在专业课程思政指南的指引下,信用管理专业选择《信用管理基础》课程作为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发展的着力点,建立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信用管理基础》课程面向信用管理专业大一学生开设,开课时间为大一下学期。课程性质是信用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介绍信用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础理念,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基本认识与热爱,开启对信用管理专业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1.建设高素质的思政导师队伍
《信用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共五人,包括专业主任、专业副主任、专业骨干教师、信用协会专职秘书长、产学合作单位资深信用评级专家,其中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任专业主任,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思政导师队伍开展集体备课,定期开展行业走访,互通信用行业发展动态,不断加强专业思政理论、实践的探讨。
2.重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
虽然信用管理专业开设已有20年,但是学生对信用管理的认知程度不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色做法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既有的知识理论性强,趣味性略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不适合过多的理论讲授。
为此,《信用管理基础》课程组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分为课程导论、信用与信用管理、信用实践和信用实务操作四个部分。课程导论主要介绍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信用管理专业面向的岗位和岗位群、课程体系、如何学习专业课程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信用与信用管理部分则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国家信用三个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提升个人信用、企业如何开展信用管理、国家信用管理的重要性,理解专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信用实践则立足于信用金院实践和信用浙江实践,通过展示信用建设的成果,引发同学们对信用建设的自豪感,思考如何为未来投身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准备。实务部分为专业实习,包括信用知识进社区、信用调研实务,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信用调研方案并实施,最后撰写信用调研报告。
在课时安排上,采用模块化教学。即将18课时分为6个模块,每个模块3课时,各由1位思政导师分别完成1次授课任务,最后一次课为专业实习的答辩环节。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过程化考核,课堂学习占比30%,专业实习占比70%,其中专业实习主要从调研方案设计、调研报告报告撰写和答辩三个环节构成。调研选题涉及钱塘区企业调研、信用+社会治理调研和信用浙江实践调研,调研优秀作品将作为校赛参赛作品推荐参加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激发学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双平台+双团队”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第一个平台是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信用管理专业引入浙江省信用协会、浙江省租赁业协会、浙江省人力资源协会和信用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专业与行业资源开放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依托该平台,专业建立了两类学生团队,包括会计与信用研究会学生团队、任务导向的学科竞赛团队。教师带领学生,以学徒制为依托,以实际信用项目驱动信用人才培养,探索数据、技术与人才资源服务相关产业的行业信用监管实践,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全国首个融资租赁行业团体标准—《浙江省融资租赁行业诚信企业评定及管理办法》团体标准;每年完成人力资源行业企业星级评定50家;每年完成租赁行业企业诚信等级评定12家。会计与信用研究会荣获“2018年全国学生最具影响力理论研究社团”称号。第二个平台是社区服务平台。信用管理专业与富阳区东洲街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信用管理专业学生前往街道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调研与实践,调查了解公望家庭指数的内涵及使用场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东洲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学生团队服务百姓,开展了信用知识进社区、信用大讲堂等活动,为信用+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献计献策。为了进行区域信用建设比较,专业负责人带领学生前往山东威海、荣成等地,了解山东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在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完成了14篇信用调研小论文。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情况以视频的形式体现出来,宣传信用文化。学生团队创作的作品荣获“信青年杯”信用火种传播创意大赛二等奖。
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专业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与专业特征结合,做好顶层设计,以课程为基础,无声地“融入”到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用管理专业教师团队以《信用管理基础》课程为突破点,对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还存在很多的发展空间。
(1)加强教材体系的协同建设。教材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薄弱环节。信用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不长,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专业主干课程中大量课程可选教材有限,仅一两本与这些课程高度相关,修订频率极低,案例相对陈旧,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尤其是针对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配套教材更为缺乏和滞后。未来,教材建设是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构建常态化的教材开发组,采用分工与协作的方式推进教材建设;其次,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融入思政元素,加强数字化教材、立体化教材的协同建设。
(2)教师队伍协同建设。专业教师是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力量,但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因素制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差异较大。需要以多种形式,如培训、研讨会、教学技能比赛等,不断增强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其育人能力。另外,将思政课教师引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构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的常态化课程设计团队,共同致力于挖掘专业特色的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