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探析*

2023-01-08 07:56于贵波马乔苏续军袁占杰车金立
智库时代 2022年28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于贵波 马乔 苏续军 袁占杰 车金立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科学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实施方式,这样的专业课程主体仍是科学文化知识,“科学”属性未变,思政教育主要通过蕴含其中的思政因子发挥作用,两者内容上是“面”与“点”的关系,教育形式上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但在“立德树人”这个育人目标上来看是同向同行、目标统一的。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教师是专业思政的实施者,专业课程思政实现了文化知识传授、能力素质培塑和人生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方式,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者、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组织者,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执行者,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方方面面都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因此,如何提升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清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变被动思政携行者为主动承担思政的践行者;提高专业德育素养,强化思政教学能力,深度挖掘课程内涵,由单纯的科学文化知识讲授到学识教育和思政教育复合教学转变;灵活教学活动组织,增强价值引领意识,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做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无瑕疵融合,切实完成合力育人要求,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主动作为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大学辅导员等政工队伍的工作,而专业教学内容的属性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应用学科,是基于客观理论的实际应用,其本身没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因此这两个领域的内容没有交叉重叠,是基本互不关联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培育过程中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造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之间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高校在实际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专业课的目的就是是“传授知识、培训技能”,自己只要完成好学生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就可以了,只注重了成才,忽视了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思政教师和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没有高等教育全程育人的观念和意识,缺乏开展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对此,首先应加强高校专业课教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厘清高校教育思政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本质和内涵上的相趋相同的关系,认清社会主义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政治定位,树立“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教学理念,强化专业课教师全程、全面育人责任意识,坚定课程思政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修身立德,努力提升自身思政素养。专业课教师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提高思想素养,坚定政治站位。专业课程一般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开设,专业课教师承担着特定的、重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任务,而且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小班教学。因此,他们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所以,专业课程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比其他课程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感召更直接、更深刻。同时,学生很快面临毕业走向社会,专业课程学习阶段成了大学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因此,专业课教师的业务素质、职业操守和精神境界,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实际和最具有震撼力的。

第三,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作为建设者,充分认清课程思政是完成育人必要一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业课教师要结合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背景、课程计划贴合思政改革,进行课程思政改造,结合人才培养总目标细化分解课程思政分目标,明确实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提取的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教学内容,对课程计划进行完善和丰富,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实施的时机和路径,完善教学内容,实现思政内容与专业学科知识的盐水相融,提高适合专业课程的思政意识、素养和能力。作为实施者和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保持课程模块体系完整、知识内容系统全面的基础上,将隐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思想、价值理念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率先垂范地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措施和形式,引领学生思考问题、探索未知和提高认识,最终实现传道授业和价值引领双重目标。

二、教师要革新课程,德育有道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要求与专业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之中,形成一种承载有思政育人因素的专业课程。在建设中既要保持专业课程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又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始终保持同向同行。

首先要因课制宜,突出特色,深度发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要注重政治价值,挖掘红色基因和时代精神的育人价值;自然科学课程要挖掘其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重点强化创新精神、严谨作风、科学素养和求实精神教育;技能应用型工科课程工程应用实践环节较多,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培养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等。比如在我校的装备课程中,老一辈维修专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装备维修保障事例、现在演训活动中的应急装备抢修案例以及装备拆装结合授课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案例等等,都是专业课程授课的内容,但又可以从中提取蕴含其中的听从指挥、不怕牺牲、严谨认真等思政元素再“反哺”教学。总之,各专业课程选择与本类、本行业密切相关的人文精神、行业情怀和职业操守作为思政资源,只有经过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的思政元素,才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成长。

其次,要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一定要注重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用好思政元素这个“发光点”,找准专业课程内容中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序衔接、无缝链接和有机互融,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水乳交融,达到“技以传道、道技结合”的课程内容和谐状态。比如在装备部组件的分解结合过程中,不可避免接触到油、泥等,而且大机构的拆装可能持续时间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外,更应针对分解结合过程中诸如摩擦力调整、螺帽预压力的设置和关键部位涂油、涂胶等特殊处理等细节内容,进一步着重突出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技术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是所有的专业课程知识都必须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要把握合适和适度的原则,切实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教育,避免为“思政”而“思政”“勉强”思政和提醒式“思政”等错误做法,摒弃灌输式、标签式的道德输出绑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第三,立足课程,做好教学设计再优化。专业课教师在全面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背景、课程计划、学生职业需求、发展意愿和社会实际等情况下,将思政元素融进专业课程中,优化教学设计、拓展教学内容,灵活教学实施。在课程再优化、再设计的过程中,要丰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培养规律和岗位能力素质需求,提出课程思政要求和目标;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优秀的专业行业传承、现实任职岗位能力素质构成入手,适宜融入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教育;多元教学模式,比如结合已有的电路设计,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分析,提出各自的改进和性能提升方案,教师最后点评讲评,活跃课堂思政气氛;灵活教学方法,运用构造原理+结构分析+实装拆装探究,优化语言艺术,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和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思政思考;多样教学资源,构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认知-岗位实际应用的教学链,充分利用每个教学环节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多路径;转变教学理念,通过维修保障案例、机械结构设计探究、课堂“小教员”体验式教学让课堂“活”起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教师要组织恰当,润物无声

专业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德育素养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要想把专业课程思政顺利、成功地应用到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与素养方面获得认同和升华,实现立德树人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老师在课堂上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尤为重要。

首先,引发学生思想共鸣要顺势而为。与显性教育的思政课程相比,专业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学生在接受专业学习中受到隐性的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中将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起到春风化雨、循循善诱的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是隐性教育,也是一种“隐性思政”。比如在讲解装备检查座维护保养时,首先强调检查座是装备纵横水平检查的基准,检查座的锈蚀或磕碰,将直接导致装备整体纵横水平的校准和使用,突出理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深刻意义。教师应亲身示范保养维护过程,进一步强调日常保养和检查的重要性。在装备技术勤务时要严格遵守规程、按照程序,仔细、认真地进行擦拭、涂油、保护,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扎实肯干、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进行爱装用装管装教育。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来展示教学内容,善于运用当代青年的交流话语体系来传递教学内容,善于捕捉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所引发的思想共鸣和碰撞,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要画龙点睛。在专业课程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时,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要求,采取探究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将现实社会、当代热点问题、行业优秀传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深入探究和思考。比如在学习某装备“插拔机构”装置时,通过该装置的作用引出必需具备的零部件组成,再进行该装置的结构分析,最后综合这些结构的联合动作来分析是否完成了该装置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学链。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可引导学生就如何完成装填后的“插接”和发射后的“拔脱”设疑来进行学习,结合结构爆炸图、动画演示和实装操作,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最后教师进行汇总分析,说明插拔机构实质上是一个带有多种附属机构的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巧妙的完成插接和拔脱,也正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四连杆机构使装备发射实现了由无控到简控的里程碑式发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有发散思维、独具匠心、奇思妙想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自己丰富的专业学识和深厚的职业技能正确引导学生解除疑惑和理清思路,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

第三,引领学生思政升华要自然天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要在专业课程中通过学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进行德育人才培养。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基础和载体,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引领思政教育,并在学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实现价值认同和思想升华。比如在学习位置定位技术发展中,由最初的国家标志点定位法到引进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再发展到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改变了我国卫星定位系统由原来的依赖国外不自主、不可控、“卡脖子”到现在的高精度、多兼容、完全独立自主的世界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这一切都来源于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更多科研人员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激发学生爱国强国、爱岗敬业的学习热情。因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政元素本身就源自专业知识和其内在价值,所以在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社会观和价值追求,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和能力素质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内在联系,起到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功效。

新时代、新形势、新征程,要求高校做好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大、建设思政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快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专业课教师是最具有能动性的重要一环。在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想上必须要因时而进,行动上必须要因势而新,落实上必须要因事而化。高校专业课教师是接续高校思政教育的力行者,也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这场战役的指挥者和战斗者,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专业课教师要探索思政塑人规律,遵循高校教书育人规律,紧贴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高高校的育人、树人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